班级文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8 17:35:09

班级文化管理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

一个班主任是教育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开花结果。在小学班主任这方百花争妍的教育领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近年来,笔者学习了一些国内外班级管理理论及众多优秀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并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地实践积累,整理和探索了以下几种班级管理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升自我。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让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服从你的教育方式,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佩服,让他们配合管理工作要心服口服。斯大林曾经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应该热爱教育,把教育事业当作一项伟大事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教育奉献就会变得顺其自然,就会忘我地工作,不求回报。以上可以看出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是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知识、文化积累的职业。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越出色,学生就会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

二、组建班委会,培育班主任助手

接班后,要及时组建班干部队伍,选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而又热心的为集体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可实际情况是,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谁也不听谁的。学生的管理能力很差,要想选出几个好的班干部都很难。就说打扫卫生,学生竟然不会扫,我让他们一人扫一行,先上凳子再扫地,扫的扫,搓的搓,分工合作。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才能在组长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扫地任务。再说学习管理,班内学生人数多,让组长帮着管,可组长并不情愿管学生,根本管不好有时连自己都管不住。因为孩子年龄小,天性贪玩是他们的特点。于是我就少布置作业,尽量集体订正,待学生学习基础稍好一些,再逐步培养班干部和组长参与管理学生学习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班干部和组长们都养成了自觉管理学生的习惯,帮着老师检查作业,帮着学生纠正错题。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套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制度。这样才能给学生的自主创新指明正确的方向,营造实施的空间。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照找出本班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罗列,公布于众,使学生明白班级存在的问题及自身的不足。

三、信任班干,让他们成为班级的实际管理者

信任是一种尊重,信任是一种激励。每当开学初,我就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评选组建班委会,班干部确立后,切记剥夺或架空班干部的权利,应该下放权力,信任班干。不然被架空的班干部嘴上不说,心理却不服气,渐渐的就会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班主任也失去了班干部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我对确定的班干部给予足够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各自的职责。像卫生委员周涛同学就是一位得力的小助手,他除了每天安排好值日的同学,还认真的进行检查监督,我班的卫生情况非常好,从没有一个同学偷懒。还有科代表的工作也非常出色,及时收发作业,晨会做好早读工作等,让班主任的我工作轻松了许多。

四、关注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给学生发言的权利

现在的学生比较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像以前我们当学生时,觉得老师的话就像“圣旨”,什么事都由老师来安排。所以班主任还要给学生发言的权利,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师生关系会更融洽。像今年的“六一”,学校要各班安排游园活动,我一宣布这一消息,全班学生就高兴得不得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开始我觉得有点火,准备教育一下这些孩子,但还是很快静下心来,一想何不让学生自己来安排这一活动。这时就有同学提议让他们自己组织活动,我马上答应了,只给他们提了几点安全问题。果然“六一”那天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连平时一言不发的同学也唱起来。

五、家校相连,构建和谐班级

通常我们采用家L来学校校访和电话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今的学生家长都忙于工作,校访等形式已不太适合采用。但我觉得如果老师能亲自去学生家了解情况,会比电话等方式好一些。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了解甚少,家长对老师的了解只是道听途说或从孩子的交谈中得到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接触的机会不多,那么老师上门了解情况,让他们了解你,理解你,进而支持我的工作。同时学生和学生家长也会有一种亲切感,那么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多抽出时间去上门“拜访”。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三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庭和学校教育得不到沟通和协调,它将对儿童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见,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

六、“多元评价”管理策略

评价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抓手。采用多元评价的策略,将评价的“权利”下放给小组和学生自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评价的改革,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

1.评价内容要全面。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考了多少分,应注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既要看他们学习成绩提高程度,更要看他们平时学习参与程度,学习兴趣浓淡,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既要看他们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程度,更要看他们非智力品质,如毅力、心理承受能力、认识社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既要看他们在学校表现状况,更要看他们在学校以外的表面状况,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发展评价。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辅助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它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行为,使同学们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本文将从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建设班级文化,服务班级管理三个方面探讨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辅助作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管理理念的体现,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班级文化创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班主任的认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班级文化创建对班级管理的辅助作用,为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所认同。许多班级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建设班级文化,但是,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还有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误区一,认识上的误区:把班级文化简单看做是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而认识不到班级文化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仅把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局限于是对教室环境的美化,那么班级文化真正的管理效能是发挥不出来的。

误区二,定位上的误区:不同的班级应该有不同的班级文化,即使相同的班级,在不同的时期,班级文化也不尽相同。而这个不同文化的确定,主要是依据自己班级的特点。一个班级应该有长期的目标,也要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几个短期目标。同时,要考虑自己班级的不同情况,哪些地方有欠缺,就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比如班级学生缺乏信心,我们可将培养学生自信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如果班级同学不团结,我们就可以将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如果班级同学普遍比较浮躁,那么我们的文化建设可能就是强调踏实认真;如果班级同学情绪好激动,做事爱冲动,那我们可能更多地会在意学生情绪的控制,等等。

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班级“软文化”和“硬文化”之间的关系。硬文化是教室的环境及教室内的布置;软文化是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硬文化其实就是为软文化服务的,如果没有软文化,硬文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也只是空喊口号而已。一些班级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过分注意显性的文化,而忽略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真正核心――精神文化的建设。

三、建设班级文化,服务班级管理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服务于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班主任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理念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室内的图片、黑板报、宣传栏都是班主任用来宣传自己管理理念的阵地。比如,我们班内张贴的我设计的以“德”“智”“体”“艺”分别为主题的四幅宣传画,代表了我对同学们在这四个方面得到发展的一种期望。教室后面的奖状区则是展示班级荣誉的天地,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我们要利用好教室的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教室环境成为班主任管理理念的“代言人”,使有限的教育空间变成无限的教育资源。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服务班级管理的保障。

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软管理”。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要想健康地发展,仅靠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缺少有力制度的制约、束缚和规范,那是很困难的。

制度,《辞海》中解释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班级制度对班级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保障。

1.班级制度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在同学们的认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体现。各项制度提倡和禁止的行为,对学生们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健全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使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得以彻底贯彻执行。

2.班级制度还能起到弱化班主任和学生矛盾的作用,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使班级管理中那些不可避免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弱化为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矛盾。

(三)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服务于班级管理的核心。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其中包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多种内容,是浸润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的一种隐性文化,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班级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1.多彩的活动,起到统一学生的思想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班级建设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创作、演唱“班歌”,形成班级主流精神导向。

“班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时时浸润、感染每位学生,使他们体验到作为班级成员的温暖和自豪感;“班歌”可以营造班级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在班歌的创作、学习、演唱过程中,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净化,他们对班级的挚爱和归属感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升腾起来。

3.树立典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典型示范方法是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和鼓舞人们,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结合班级特点,树立典型,很容易得到学生的确认,使他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同学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同学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开展多层次的评比竞赛,创造班级的竞争氛围。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同学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实践证明,文化即教育。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离开了文化,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班主任的管理起到辅助作用。

总之,充分利用级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是班主任深化班集体建设,进行班集体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全班同学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的影响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3篇

美观大方的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学生在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中,将对班级的热爱和对艺术、文化的追求融入美化班级的活动中。1、良好的班训。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班级的奋斗目标,如:做最好的自己。2、绿化角。种上一两盆绿意盎然的植物,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养护花草的过程中,学会关爱生命、关注环境。3、黑板报。黑板报是班级文化的展示台,主题鲜明、书写工整、图文并茂的板报总是最能吸引同学的眼球,能发挥最大的宣传作用。4、专栏。支部生活、学习园地、科普角等专栏展示了同学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了专业文化,宣传了防震减灾、消防安全、环保科技等知识,是班级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制度文化所具有的严肃性、强制性、固定性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就是将“民主”与“法治”引入班级管理。1、制定班级公约,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魏书生老师认为:“制度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班规制定时,先分组讨论,鼓励每一个同学积极参加班规制定,再广泛采纳班级同学的合理化建议,最后提炼出涵盖团员活动、住宿生活、课间操活动、考勤制度、值日卫生、个人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与要求,晚自习秩序、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大家共同认可的班规,制作成公约树贴在墙上,从而在班级学习生活的点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习惯。2、制定班干部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执法必严”。班干部管理班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统一领导”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班长负责班级的总体工作,团支书总管班级团员活动,下设学习、考勤、纪律、卫生、宣传等干部,分管班级的各项工作,每位班干部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在各司其职外相互配合落实各项工作的完成。3、建立操行评定的量化管理,让班级管理“违法自纠”。德育操行评定量化管理制度是学生行为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自我调节的坐标,学生每周对照操行评定标准评价自己的一周表现,通过操行评定的加分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通过扣分项目引导学生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遵守校纪校规。当每位学生的行为通过每周反复的调整之后,按照一个大致相同的标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时,这种个人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集体的习惯而逐步升华为一种班级特有的制度文化。

(三)班级的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中的行为文化是学生因制度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它存在于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1、整洁干净的卫生文化:整洁的教室让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结合学校的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课程与每天的卫生值日,学生一方面掌握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体会劳动的辛苦,提高全班同学的环保与文明意识。2、和谐协助的宿舍文化:同宿舍的同学向兄弟姐妹一样共同生活,学会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形成独特的和谐协助的宿舍文化,这种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文化影响着每个宿舍成员的生活态度、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3、坦诚相待的尊师文化:在班级提倡学生尊敬老师,提倡师生之间以信任为纽带,在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4、激情四射的班会文化: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节气、纪念日、社会热点议题或是突发事件等确定主题,分组轮流上台组织班会,每周都有一个主题,形式不拘,学生乐于参加乐于讨论,并在班会活动中学会关注社会、明辨是非、抒感。5、诚实守信的考试文化:诚实守信是每个学生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考试时,没有诚信的聪明就是欺骗与狡诈,所以在班级弘扬“诚实做人,诚信考试”是非常必要的。

(四)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集体的文化内涵,是班级行为文化的升华和提炼,是班级保持凝聚力、生命力的动力和源泉。1、班级就越容易管理。2、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有了团队精神,大家才会共同维护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才能以大局为重,相互之间沟通顺畅,班级才会更加和谐。3、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首先,教师用爱心对待学生,以民主解决问题,班干部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地沟通和协调;同学之间能以较强的责任心看待问题,这样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就能形成,从而有助于保持班级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总之,班级文化具有陶冶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调节功能,它在班级环境中陶冶,在制度中规范,在行为中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升华,班级管理离不开优秀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4篇

处于当今文化下的学校显然避不开这“七日”的生活逻辑,学校日常事务势必会按照这种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和安排,似乎有点儿枯燥乏味。

事实上,将学校“七日”中的每一天赋予实际意义上的节日文化色彩,可以让学生有节奏、愉快地适应这种生活,活得更有意义。可以采取像“过节”一样的方式,用节日的文化氛围去引导学生、影响学生,用文化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学会做事为人,从而有效地实施“人的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为此,笔者在所任的班级设立“班级日”活动,做出了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班级日”活动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当前,学生学习生活是以“七日”而循环往复,节律清晰明快。刚刚升入初中,学生们不太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茫然而无目标,学习生活秩序混乱。为了改变学生这种无序的生活状态,使其有节奏、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也为了增加初中学习生活的魅力使学生有一段美好而富有意义的回忆,笔者以设立“节日”的方式,提出“班级日”活动。

一、星期一――“高效学习日”

“高效学习日”是魏书生老师的提法。他曾讲到:“自己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某一天抓得紧,一件接一件地做实事,顾不上惆怅,没时间犹豫,来不及拖拉,就这么不停地在做中享受实干的幸福和自豪。”提出“高效学习日”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事不拖泥带水,使其感到时间的宝贵,更加珍惜时间。周一,学生刚刚过完两天的假期,松散劲儿还没有散去,把周一设置为“高效学习日”是为了提醒学生尽快恢复到最佳做事、学习的生活状态。

二、星期二――“控制三闲日”

“控制三闲日”的设立,旨在让学生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少些闲话、少些闲思、少些闲事,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控制三闲”也是魏老师的提法。他曾提到,凡是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他们控制了“三闲”,而是“三闲”控制了他们。引导学生控制“三闲”就是使其逐渐明确哪些是有用、有利的言、行、思。能够区别之后,学生会下意识地对那些有害的言、行、思加以控制。虽不能完全控制,但控制总比不控制好。将周二设为“班级日”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潜意识,使其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这是一种无形的“慎独”教育。

三、星期三――“爱我班级日”

周三设立为“爱我班级日”。原本周三是学校规定的大扫除时间,笔者顺势而为,以此引导学生共同珍爱和维护班级环境,爱护彼此的学习生活家园。此“班级日”的设立旨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一个人只有学会关爱集体,才会更好地爱自己。

四、星期四――“同学互助日”

到了周四,四天生活的点点滴滴势必会引发学生们的各种苦恼和忧愁,不大不小的困难会逐渐出现。此时设立“同学互助日”,旨在引导学生课余时间互相交流、嘘寒问暖,让那些“失助”的孩子得到群体间的关爱帮助,使他们郁结在心中的委屈、无助,在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中欢愉地散去。这一刻,让学生体验同学间友情的珍贵。

五、星期五――“自我反省日”

周五,孩子们完成了一周的学习生活,五天的学习生活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周,“三闲”自我控制得怎么样?做事为人如何?哪些事情处理得很好或不好?本周学了哪些学科知识和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那些存在的问题?哪些解题方法应该重点掌握?有哪些错难题需要整理并强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这些问题。如此,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使反思逐步形成习惯,使“人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六、星期六――“独立作业日”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这里的“独立作业”不仅仅是指完成书面的家庭作业,还要完成“独立生活”的作业。周六,笔者会要求学生至少独立完成三件事情,如自己洗衣服、洗澡、做饭、其他家务或者自己想独立完成且有意义的其他事情等。周六设立为“独立作业日”,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种生存教育。

七、星期日――“尊老爱幼和周计划日”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前六天的学习生活较为紧张,而周日相对较轻松。独生子女又比较自我,这一天他们会玩游戏、看电视、出去闲逛等等,却很容易忽视与父母的沟通,很少关注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其他亲人。原本“亲”是建立在“见”之上的,没有孩子对家庭成员的积极关注和主动交流,亲情教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如此,“尊老爱幼”,亲情教育使然。而“周计划日”是为了使孩子们开始一周学习生活之前的有效准备。计划好了,七天的学校生活才有秩序、有条理,过得才充实而有意义。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5篇

所谓班级文化亦即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在班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下面我根据多年带班的经验对班上的文化一一解读,供同仁分享。

一、昨天的辉煌已成记忆,今天的起步才刚开始

我带的班是素质班,很多学生在初中基本上都是佼佼者,但汇集到一起就觉得很一般,可家长习惯都是与初中比,说物理、数学以前是强项,现在却考得不好,听得懂做不来题目。其实高中是全新的一种学习过程,过去只能代表基础,决不能代表优势,开学初班主任一定要帮助他们摆正位置,树立新的起点观念,及时帮助他分析原因,让学生明白到高中格局会改变,正如世界多极化发展一样,如果不变的话,那么中考第一名考清华、北大,第二名考浙大。谁还会拼搏呢?我们班为什么成绩比别人好一点,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比别人好一点,花的时间更多一点,比别人更吃苦一点。有的班学生其实比我们聪明,他们玩起电脑,打起球来比我们历害多了。

二、好习惯很难养成,坏习惯一学就会

好习惯是成功的保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记得上届考取清华的学生讲过:“说他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追求优秀,看着那些好学生挺羡慕的,于是自己也力求成为这种优秀学生的一员;第二阶段是成为优秀,在自己执着追求的过程中成为优秀;第三阶段是习惯优秀,一旦达到优秀,虽然不一定是停留在优秀这个平台上,有时候可能要退下来,但是你继续追求,后来优秀就变成一种习惯。”我经常教育学生说卫生都搞不好,站队都站不好,怎么搞得好学习?例如:迟到一次本身并没什么,天也不会塌下来,罚站也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你如何克服迟到,闹钟坏了要修,修不好要买过,不能任其发展,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很多事情你觉得难,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做,积累起来效果绝对超过你的想象。养成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目标――树立好目标就能抵御诱惑

比如电脑游戏,虽然好玩,可真耽误事,你要是被它抓住了,陷在里面一时爽了,一辈子就不爽了。

2、要从小事做起,(如不迟到、不旷课、讲卫生)这些虽然是小事,但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3、要开好头不要开坏头,比如说我打算背单词就立刻开始背,我打算写日记就立刻写。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它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到时候就自然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

4、咬牙坚持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懈。

5、创造好环境,例如:约定几个人大家互相督促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的氛围,为什么老年人能坚持天天煅炼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环境,有一个好的团队,某某人偷懒,团队就会督促,自然也就不好意思了。

6、不找借口,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他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让你偷懒,让你逃避,让你丧失勇气,让你不去反思,不去分析原因,不去总结经验,结果你丧失了智慧,从找借口到编借口,最终会丧失诚信……如有的家长问子女为什么没考好,他总是回答说,坐在后面看不清,老师上课声音太小,听不懂,同桌的人喜欢讲话等等,自己的原因一字不提。

三、学习苦苦在种,学习乐和在苦中

一个学生如果不想吃苦,就不能享受到学习快乐。

你要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就必须有一个吃苦的前提。

你坚持刻苦一段时间,成绩有所提高,老师、家长都表扬你,难道这不是一种快乐吗?当你苦思一道难题,经过一段时间做出来了,这种成功的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例如:当我告诉张俊同学9科考第一时,她不敢相信,后来我把成绩单给她看,她激动得跳起来,这难道 不是一种快乐吗?她高兴地说张老师我真想抱你一下,我说想抱就抱下吧,我也被她的快乐感染了,心理也格外快乐。

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上网、打游戏、逃课甚至打架、抽烟、谈恋爱、乱花钱,虽然表面潇洒,很快乐,但空闲下来你会觉得心里很虚,甚至非常痛苦,一旦有人刺痛你,伤了你的自尊心,你会觉得痛不欲生。为什么有那么多劳改犯有时也会流下伤心的泪呢?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四、今天

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走出去别人问你,你很自豪,我在高一(8)班,学校的素质班,心里美滋滋的,但是你要珍惜,不能为(8)班抹黑,要发奋图强,争取三年以后十年以后8班以你为荣,学校因你而荣,正如我们的很多优秀校友一样,母校以他为荣。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第6篇

一、班级管理中的严与宽

一次与同事闲谈班级情况时,她对我说:“曾老师,你对你班的学生管得不够严。也许你是出于想和学生打成一片拉近距离,但是这对班级管理不利。”是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该怎么“严”呢?开学的第四周星期三这一天是我班丽莎同学的生日。但我还没送上祝福就发生事情了:当天下午大概六点钟左右,有位老师打来电话:“你班的学生在某某地方喝酒了,那里有很多学生,叫我马上去看看。”挂了电话我就急匆匆向学生喝酒的地方去找她们。当走到学校操场的时候,我看到我班一群同学嘻嘻哈哈的向学校走来,有的头发是湿的、有的衣服是湿的、有的脸红红的,还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那时我绷着脸,声音沉重道:“你们这是什么形象?马上给我回教室去。”她们看到老师生气了都不敢作声跑回教室去。我的火气不住地往上升,走到教室。她们虽然诚惶诚恐地看着老师不敢说一句话,但都流露出兴奋、天真、不屑的眼神。那一刻我的心很痛。深吸一口气轻轻地说:“参与的请举手。”他们接二连三举起了手,有二十二个同学举了手。我点点头示意他们放下手,语重心长地对她们说:“孩子们,《弟子规》里讲到‘身有伤,怡亲忧’啊,你们这样喝酒不正是伤害自己的身体吗?谁在担忧呢?爸爸妈妈在担忧啊,孩子们你们可知道你的生日是你母亲的受难日?母亲为了你的到来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痛苦的挣扎,你们的这种行为是‘孝’吗?”此时同学们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伏在桌子上,“孩子们,你们生日的时候要记住是母亲给了你生命,要感恩父母把你带到这美好的世界,为你们的父母做点什么吧,当父母离开我们时就再也来不及了······”我轻轻的走到丽莎同学身边,拉起她然后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孩子,老师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祝福你生日快乐!‘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记住别再伤害自己了。”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叫同学们马上回宿舍把湿衣服换了别感冒了,安排好一些工作后没再说什么就回家了。回到客厅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夜自修课后十分钟,喝了酒的同学一群群地来到我家排着整整齐齐队伍深鞠一躬:“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被同学们的认识、觉悟、真诚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十三、四岁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因而自控能力较差,犯错误在所难免。著名思想家波普说:“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格管理是无可厚非的。但“严”也不是管理班级的唯一法宝,不要以为“严格管理”甚至是惩罚,就是严厉。一味地严格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胆小怕事,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让愤怒冲破了理智,惩罚了那些喝酒的学生,后果可能会更坏,与其一次又一次的批评学生,倒不如给学生多一些宽容,使学生在宽容中知错、认错、改错,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宽容学生的错误,并不是软弱、妥协,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有反思的机会,感受到老师的期待,把外在规范的约束变成自我的压力,进而转化为动力。

班级管理中身教重于言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施教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每天都要在教室、宿舍转一圈,当我看到纸屑和垃圾就叫学生打扫或捡起来。但一个星期了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没有改变。接下来我不再叫学生而是自己弯下腰捡起垃圾或拿起扫把打扫,这之后我发现教室、走廊干净多了。有时我刚拿起扫把,就有同学立即过来:“老师,我来。”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渐渐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认为它虚假失真。要求学生要做好,自己不能怕脏怕累。如果自己却只是在发号施令,袖手旁观。这怎么会有说服力呢?有人说“育人的效果一半是说出来的,一半是做出来的。”没有身教的教育是缺乏力量的教育,没有亲身力行的身教也是缺乏感召力的。只有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身教为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营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

班级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体现。所谓处处物语皆心语,它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教室虽小,如果我们能精心布置,体现班级不同的个性,就会催人奋发,促人向上。使全班同学在优良的班级环境文化熏陶下茁壮地成长。

走进七(1)班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教室两旁的警言励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团结创造无限,我努力,我成功。”黑板的上方是班训“存好心,说好话,读好书,行好事,做好人。”在黑板的右边是我班精心布置的“图书角”,在“图书角”里,摆满了中外名著和趣味故事,同学们在认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热爱书籍。“图书角”的上面用自制的塑料瓶养了两棵吊兰。教室的后面是学习园地,有学生的绘画作品、优秀的作文。“问答墙”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写出来贴在上面,有世界之最;有世界名果;有国花荟萃;有动物之最;有猜十二生肖;有智力陷阱等,谁知道就回贴在问题后面。这极大地满足孩子们求知与好问的天性。

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形成班级凝聚力

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在我班教室的后面有一块“心愿墙”,我 设计了一张鱼和海洋的小卡片。之前我开展主题班会《放飞梦想》,介绍了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一心一意为祖国,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袁隆平为了让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吃上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心进行杂交水稻的试验,成了杂交水稻之父等事例,然后让学生列举还有哪些名人从小就立下远大的志向,或者一直为自己远大理想而拼搏?同学们列举了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名人,最后我进行了总结,现在我们进入中学,我们的梦想又是什么呢?请大家郑重写下自己的志向、目标,让它伴随我们走过今后的初中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起自己的理想,让梦想成真,并以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吧!有了个体目标还不够,达成班级凝聚力还需要班主任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愉悦,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如学校举行七、八年级的跳绳比赛。这是一次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好机会。我班有好几个不会跳绳的男生有弃权、退出的念头。我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一次辩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哪怕是跳一次也是为我们班里添加了一份力量,争取了成功的机会。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都在加紧练习,那几个男生也跟着在努力。当我们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时,他们激动的欢呼,笑的最灿烂的那几位男生相拥在一起。除了学校活动,利用班会课还组织了“团结”的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上一篇:信用监管机制范文 下一篇:矿山工程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