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路径

时间:2022-07-26 09:55:2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路径

新时期背景下,全域旅游可谓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不仅获得了国家和企业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重视。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根据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及内容,适当地调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内容上的优化。不管是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还是旅游新业态的出现,都要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将人才培养当作首要任务。另外,专业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工作,要在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视野下达成专业转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一、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让他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放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游放松身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让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对该专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往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且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限制了学生未来的发展[1]。众所周知,旅游业涉及范围广,和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酒店住宿息息相关,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应联系多学科的内容,以实现多领域知识的相辅相成。对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把旅游管理专业和交通服务专业、商贸服务专业等内容整合到一起,这样可以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让该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显著提高。全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出现也让全民旅游成为可能,每年的旅游人数都在增长,而以往的景区旅游模式也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对此,要转变这一局面,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从以往的景点旅游、区域旅游,逐步朝全域旅游过渡。全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所以各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积极应对来自新时期的挑战,做好人才供应。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往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式内容难以满足全域旅游需要,对此要实现专业转型,打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专业教育内容,让旅游管理专业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上更加全面。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工作现状

(一)人才培养体系有待优化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尚未重视市场调研工作的开展,这也导致以往的教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教学方法也不具备趣味性、创新性,致使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2]。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可为旅游专业学生确定发展范围,让学生的学习压力随之减轻,也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其作用和价值难以发挥,这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不同院校在特色专业设置上也存在差异,但是它们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尚未把特色专业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致使最终培育出的人才的综合能力不强,面对实际的专业问题时也难以独立解决。

(二)专业定位不够精准

虽然当下我国旅游行业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但这也并不表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轻松找到理想的工作。反之,有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只能找到和旅游管理相近的就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定位以及专业内容定位时,需考虑上述问题,尽可能拓展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的情况来看,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眼光不够长远,只是将学生的未来发展定在了旅游管理行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选择的就业范围比较小,无法保障学生的就业率,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现如今,课程设置不合理可谓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共性,这也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发展。旅游管理属于管理和旅游的综合体现,学生不仅要全面了解旅游行业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当具备管理的能力[3]。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才能够把抽象的旅游管理知识转变成自身的能力。在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若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那么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挖掘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致使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阻碍。

三、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路径

(一)多方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社会迫切需要全域旅游人才,这也使得人才培养的重任落到了学校、社会以及相关企业的身上。在此背景下,应多方合作,一同培养全域旅游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当牢牢把握全域旅游发展的最佳时机,与时俱进,和当地的旅游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域旅游人才,也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教师工作站以及大学生就业基地,并让专业教师定期去企业挂职锻炼,也让学生定期到当地各个景区实习。此外,还可以举办与全域旅游相关的讲座,邀请专家以及企业人才进入课堂分享知识。另外,校企合作一同制定全域旅游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新教材的开发、新课题以及新项目的研究,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二)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突出国际化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需完成转型,除了要根据全域旅游人才岗位设定核心课程,同时还需要拓展学生的国际化眼界,使学生了解全域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4]。另外,高职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时,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拓展内容。如加强国际合作,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与国际院校或者是企业进行合作,不断开发国际化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增添一些和地区历史文化、地区全域旅游有关的课程内容,不仅要呈现国际化内容,同时也要凸显本地特色,使学生以国际化的眼光学习旅游管理知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确保人才培养体系的规范性、有效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并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5]。同时,跨界知识、职业文化和创新意识三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人才培养中也需要重视这些方面的内容。当下学科交叉也属于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时代,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有很多。对此,在实际培养工作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文化,为其未来发展提前做好准备,使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学习方向,从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除此之外,跨界知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体现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另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依靠过去的经验往往不够,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可以确保后续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汲取知识,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转型。如某职业交通技术学院展开了“旅游+交通”人才培养改革,利用学院优势,积极培养交通旅游类人才,为房车露营基地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提供了人才支撑。再如某网络工程技术学院积极展开了“互联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探索旅游管理专业的全新发展方向,实现旅游信息化,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构建岗证融合新课程体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工作的开展,可以从构建岗证融合全新课程体系入手,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感受课程知识,逐步满足构建全域旅游产业集群的要求[6]。在构建全新课程体系时,要确保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让工作室、实验室、企业均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可尝试运用“1+X”的岗证融合新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证书,让学生在日后就业时有更多的优势,这样能够满足旅游背景下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全新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让其参与生产实践、定岗实习的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五)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

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工作而言,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影响转型工作的效果,尤其是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对此,为了加快专业转型的速度,学校应当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学校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转变教师教育思想,使其不再一成不变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利用各种全新技术方法展开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的革新与优化。其次,学校应严格考查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信息化素养,同时要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并让学生成为监督教师教学的一分子,以此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让教师更为用心、细心地完成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再次,可借助网络学习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此让专业转型工作更加顺畅。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应改变之前的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把全域旅游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新时期旅游业所发生的改变。最后,教师还可利用云平成教学,把课堂上的交流互动逐步延伸到课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旅游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在此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加快转型,牢牢抓住新时期赋予的机会和条件,实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以此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从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推进我国从旅游大国转变为旅游强国。

作者:袁文芳 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及建议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