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时间:2022-03-23 11:26:16

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关于中学学生地理思维素养的提升,首先脱离不开的就是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主要是为了提升他们对地理事物的认知以及空间感。对后面深入学习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打下基础。特别是需要以地理空间思维的角度来解决一些地理现象以及地理问题。长期下来,对于提升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思维以及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空间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并且,他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它重点强调的是通过表面或者具体的事物进行思考,逐步上升到抽象思维。当前,在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然后对自然地理的知识作判断和分析。但是,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非常差,所以很难做到记忆。长期下来,对于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说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以地理的角度面对问题,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地理与空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1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要求教师以综合能力素养培养学生。而空间思维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综合素质。当前,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综合能力素养来培养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以知识结构系统的方式进行培养,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对于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素养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具体过程中,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长久下来,能够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需求。第二,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空间想象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关于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对于正在读初中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空间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刻,举个例子,地理教材中拥有大量的人文图片,这些图片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一个漂亮的空间。能够将地理知识具体化,锻炼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是思维空间提升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作答,这种答题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关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

2.1丰富教育内容

教师对于课本教材的内容讲解,需要有计划地将空间思维的知识点贯穿在知识点中,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空间思维意识。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世界宗教和语言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将地理空间引入课堂,然后将宗教和语言进行空间划分。在学习人类聚居地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将区域划分或者区位的优势引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空间分析。在学习,我们生活的亚洲这篇章节的时候,可以以亚洲为教学形式引入区域地理的理念,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人文,自然环境,地理的关系更加了解,并且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2使用直观教具根据当前的地理教学来说,教具可以把地理内容更加具体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形成表象。这种方式能够将地理的概念更加科学的构建,并且能够增加学生的想象能力。地理中的教具主要有挂图,示意图,模型等。一般来说,教学挂图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虚拟空间有一定的了解,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示意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动态的地理现场。关于图文资料和模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表面现象观察地理事物。

2.3有计划的设置问题

在开创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分组讨论,并且需要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本内容问题进行思考,当然每一个问题设置都是有技巧的,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且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课堂效果达到满分。同时学生也能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以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开展课外实践课程

关于地理的创新思维,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新鲜的事情展开创新思考,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以课外实践课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

3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教学的基本原则

对于初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是初中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创新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推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地理教师便需要在开展教学创新优化之下,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以制定教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3.1目的性原则

初中地理教师应遵循目的性的基本原则,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之时,一切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和教学举措都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多元化的设计,以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基本落实。

3.2主体探究原则

初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需要遵循主体探究时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转换教师的教学角色,发挥就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功能,去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实现主人翁,最大化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认知水平。第一,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正确处理学生与地理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之中实现主体性的发展;第二,初中地理教师要关注于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学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下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而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之中也需要积极帮助学生走出以往教学的束缚感,更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实现对地理的探究交流和分析,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强化学生学习意识。

3.3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的含义是:对于学生,教师应先让他思考。思考之后,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再去指点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悟,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坚持这一原则教学中应努力做到:(1)教师讲授的内容应集中在教材的难点上,讲授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讲学生急切需求的知识,满足他们的求欲。(2)要讲练结合,使学生经常处于思考状态。(3)设问应具有启发性。(4)加强自学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教给一些地理方法论知识。(5)适当组织讨论,让学生动脑、动口。(6)应充分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

3.4情感培养原则

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而言,需要发挥情感的巨大作用,比较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对于任何事物出现的第一反应。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遵循情感培养的基本原则,要求学生能够发挥情感优势,去迫切的完成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究与探索意愿。在地理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自身情感的展现,用自己的耐心、爱心与关心来点燃学生的信心,使得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之中。第一,初中地理教师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的方式,按照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感知,激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情感探索的思维,并感受到地理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与魅力,增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初中地理教师可借助开展多样性与多元性地理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之中,产生对于学好地理课程的情感,实现地理空间思维的发展。

3.5直观性原则

初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情况之下,需要遵循直观性的基本原则。首先,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准备一些直观感性的地理材料,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感知等方法,对所看见的地理知识形成直观理解并产生学习认知,形成更为深刻的学习记忆,努力将所学到的直观性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之中,以强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将许多知识进行胡乱堆砌,在具体运用之时而无法寻找;其次,初中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挖掘乡土地理材料的方式进行课外地理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并能够形成对实践类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幅度发挥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4以中国的行政区分为教学案例

4.1实践目的

首先需要对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进行了解,产生学习的信心,同时让学生产生地理空间的定位能力。

4.2具体过程

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分小组进行学习,每一组都需要有配套的中国行政区拼图。然后在具体的小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行政区划分的位置和轮廓。第二步,可以根据区域位置的不同将34个行政区划分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对于学习任务可以由简递难,一个个地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又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为地理空间思维创设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关于拼图,大家都知道需要手动进行,这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参与对各个行政区域进一步了解。就好比黑龙江,辽宁以及吉林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然后进行手动拼图,让学生能够对东北三省的位置有具体的了解,同时学生也能更加明确东北三省的关系,如下图。第三步,可以将每一个行政单位进行列举。比如展示广东的地理拼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判断一下广东行政区域跟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最像,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络绎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像大象在喝水,有的学生觉得像大鸡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利用拼图教具让学生对每一个行政单位的形状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每一个行政图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可以将他们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对区域的记忆能力,如下图。第四步,可以将拼图分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拼图快速拼好,这种方式虽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但是出现错误的时候并不可怕,学生可以在错误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且能够加深对行政区域位置的认识,提升了一定的地理空间能力。第五步,教师可以结合新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向学生介绍中国行政区。让学生首先观察图片,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34个省级行政区域安排在对应的位置。教师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比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胜负欲。并且这种以团队模式进行竞争,能够让学生明白团结的力量,大家的参与度也会非常高,对于训练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第六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形容区域简称的字特别复杂,并且有的行政区的简称字体很像,所以教师需要单独提醒学生对他们的认识。关于课后巩固,需要让学生能够对省级区域的名称以及简称在图中标识出来,然后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让学生对地理产生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空间,逻辑,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对课本知识进行展示,以及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对课本内容有效展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卢海燕 单位:阳江市田家炳学校

上一篇:中职美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下一篇:工程建筑商品房如何增加隔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