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策略

时间:2022-11-29 10:54:1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策略

摘要:本文基于对传统村落情况的了解,阐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要素,针对其中存在的文化、宗教、经济等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在有机更新理念下提出了加强文化连接、调整村落格局、优化人居环境等规划设计策略,为传统村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有机更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对传统村落提高了重视程度,由于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居建筑,成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村落出现没落、同质化现象,因此需要优化设计内容,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要素

1)选址与格局。对于传统村落来说,一般情况下选在临近山水的位置,与自然景观有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格局布置,促使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交相呼应,继而发展今后的生产生活等相关活动。对于格局布置而言,指的就是对村落进行适应和改造,促使村民、环境与物质空间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展现出传统村落的有机特性。传统村落在构建过程中可能由于形成原因的不同,受到地质、地形、环境等多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形成了多元化、多样性的布局结构,相应的给村落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便利条件[1]。2)村落肌理。传统村落肌理指的是民居布局与村落整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秩序表现形式。村落肌理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呈现出多样式的民居分布,但仍具备较强的规律性、聚集性特点。3)村落空间。村落空间指的是由多种物质实体结合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范围性,主要内容包括民居建筑、活动区域和主次路线等节点,是传统村落居民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聚集了较强的文化属性。针对传统村落的节点空间来看,一般可分为建筑空间、活动空间和文化展示空间三种类型,同时在设计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对功能分区进行明确划分,才能确保传统村落设计满足居民的各项生产活动需求,并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构成符合传统村落发展规律的景观风貌,促使物质空间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特点。

2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2.1宗教文化

首先,在传统村落选址布局过程中,与风水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追求风水理念对村落基本格局进行有效设定,不仅能够给予村落居民便捷的生产资源,而且能为村落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空间;其次,从空间布局方面看,传统村落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以传统且带有标志性的物质空间为中心节点,所以需要在设计中以此为中心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需要遵循当地的宗教文化和礼法来进行有效设计,部分村落中还存在等级化现象,所以需要在融合当地历史文化的同时,处理好传统村落内部的布局关系;再次,从传统民居建造方面看,通常情况下宗法礼制主要是体现在建筑方面,主要包括建筑样式、结构布局等方面,根据古代等级制度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因此,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等级观念进行充分考虑;最后,从方面看,其对传统村落整体形态和布局具有重要影响,诸多村落都以宗教文化为依据,对建筑和村落布局进行合理构建和设置,并留有专门的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和区域,进行祭神、祭祖等活动。

2.2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对传统村落布局、肌理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换句话说,民俗文化是在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积聚形成的,其中包含了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经济模式以及特有民俗等,通过长时间的变化和发展,促使其充分表现出村落的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根据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传统村落的生存形式也具有较强的差异性,比如农耕方式、捕鱼方式等,都是自给自足的劳动分配模式,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模式的制约,其对传统村落的积极发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除此之外,传统村落的服饰、歌舞、生活习俗等都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特点,所以需要将民俗文化与有机更新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在保护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李方村为例,由于是传统村落,虽然非物质文化要素种类多样,难以对整体村落结构布局造成较大影响,但是由于其对自然因素颇为崇拜,所以火把节文化和大锣笙文化对村落布局影响较为明显,每年都会在特定场所空间举办传统祭祀活动。除此之外,由于李方村传承的是彝族文化,所以在建筑结构和装饰上也体现出文化特点,同时还喜爱用彩绘形式来表现民族艺术文化。

2.3综合因素

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有机秩序退化的原因,通过详细分析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整改:①社会因素,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村落内向封闭的发展模式,导致其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发展状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出现大量劳动力转移现象,促使村落经济模式发生变化,以致呈下降趋势缓慢发展,相应的地理位置偏远、文化水平有限等都是限制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原因;②经济原因,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传统村落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除了劳动力大量转移外,村落居民的认知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出现过于认同外来文化的现象,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保护发展设计中适当的融合城市化理念,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③旅游因素,乡村旅游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人们越来越向往在旅游休闲的同时体验到多样式的民族文化,深刻感受到质朴氛围,这种外界需求给传统村落设计规划以及村落的使用功能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设计规划中既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又要满足游客期望的各项民居功能。

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优化设计策略

3.1遵循有机原则,加强文化连接

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经济和文化效益产生联系,因此,为了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严格遵循有机原则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将有机更新理念渗透到村落设计的各个环节,从各个方面实现对设计内容的深化,促使传统村落向自然型、节约型方向积极发展。从保护对象方面看,不仅需要对村落的节点物质空间进行保护,而且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力度,根据村落建筑、文化等特色内容积极开发旅游资源,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传统村落同化现象,与此同时要做好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对村落进行逐步的规划和设计,在修复原有村落秩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化的使用功能,充分发挥村落功能区域的实际作用,同时还需要在空间布局、规模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促使整体村落具有形式统一性和样式多样性特点。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落文化的连接与展示,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传统村落文化属性,加强村落中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整合,并利用文化展示来积极引进第三产业,在实现传统村落经济结构和功能转型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传统村落的经济水平,进一步增强地区文化自信[2]。

3.2调整村落格局,做好空间保护

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其在实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受到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样的情况,“顺应自然”成为传统村落的主导思想,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地形环境的影响,传统村落的格局主要表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形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村落整体的布局趋势还是趋向于往资源密集、地势平坦的区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生活便利的现实需求。综合来看,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满足更多民众发展需求以及便利生活的现实要求。所以,在规划村落的过程中,要求重点考量相应村落在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可以在老村外部设置新的村落,且保证新的村落依附于老村落肌理的延伸,在此基础上,还要避免出现新旧村落相互干扰的现象。在优化及调整村落格局的过程中,还要着重剔除老村落中存在的陋习、老化肌理,例如,以院子为单位搭建畜牧棚、开辟菜地等,以此达到增强村落发展品质的效果。在调整村落格局、剔除落后肌理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强调对村落街巷空间的有效保护。实践中,需要结合村落的现实情况,提炼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禁止行为清单,具体包括:禁止破坏村落整体风貌格局;破坏村庄历史环境要素(如历史文化空间、传统街巷、风水塘、古井、古塔、石阶、铺地、古树名木、古驿道等)的建设行为;禁止大规模的商业开发活动等。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村落街巷展开修复与完善,着重恢复村落中道路界面遭受破坏的地段、功能不集中的地段,剔除不适合在村落街巷中设置的功能。另外,要在村庄规划基础上明确村落内各类用地功能分区,促进生产区、生活区、旅游区的逐步分离,减少相互干扰,为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方便条件。

3.3优化人居环境,建筑更新改造

在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还要体现出对人居环境的完善与优化。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计的建设,切实满足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村落内的村民创造现代化生活条件。具体而言,要求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纳入对村落内外交通联系、环境卫生、给排水、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优化方案,推动人居环境的升级[3]。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落实对传统建筑安全性、居住舒适度方面的增强,在保护具备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古村落的基础上,落实高度合理可行的开发利用。同时,要保证该新村落中的住宅建筑与老村落保持一致,在主要建筑元素方面充分展现出对传统村落建筑风格的延伸,突显出区域内传统村落的建筑特色。

4结语

在有机更新理念下,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保护传统文化,推进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要明确规划设计目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晋峰.有机更新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9):143-144.

[2]李京泽.渭南市大寨村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发展方案设计[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3]刘英,韦静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桂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究[J].现代园艺,2018,41(8):227-229.

作者:张健 单位:保山学院

上一篇:海油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 下一篇:污水处理PPP项目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