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探索

时间:2022-05-10 10:51:00

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探索

摘要:房地产企业是一个开发周期长,资金密集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做好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以房地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资金管理展开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资金管理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目前房地产资金管理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加强房地产资金管理提出了具体对策,为提高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周期长,占用资金多,资金周转期长,整个资金链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不当很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局。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是一个全周期的管理过程,本文主要从项目投资———开发———销售———交付整个生命周期来探讨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资金管理基本理论

本文所说的资金是指货币资金,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一方面由于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企业持有资金就要付出代价,其持有资金的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和短缺成本,因此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合理确定资金持有量,使资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同时,尽量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收益率。

二、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项目投资阶段面临的问题。项目投资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要进行效益测算来决定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收益等,需要做项目可行性报告来分析判断地块的取舍。浙江省拿地政策中一般规定土地获取之后一个月之内付清土地款,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按期筹措好这笔资金。随着房住不炒为主基调的地产调控政策的趋严,各金融机构从融资渠道、资金流向等各方面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企业;各银监机构加大了房地产融资的监管及审查力度,一般限制开发商进行前端融资来支付土地价款,由此一来,特别是中小房企资金链断链的情况时有发生。四大国有银行只对销售前50强房企或者上市房企进行开发贷款准入;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流动性低,为降低经营风险,在核准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时候受到的限制条件更多,这就加大了房地产企业拿地阶段融资的困难。(二)项目开发至预售阶段面临的问题。对于项目开发至预售阶段,浙江省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的相关条件之一是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该投入资金也需要房地产企业自行解决。另外根据浙江省资金监管协议,房地产企业必须签订资金监管协议并提供监管账号才能办理预售许可证,房地产预售资金只能用于支付监管项目开发建设,资金账户中预售资金不低于监管项目工程预算清册总额的130%,只有达到竣工备案,才能撤销监管户,并且各地区建设局每年不定期对监管账户从监管银行、房产公司工程类合同备案、监理单位实际工程进度等方面出发调查监管资金的合规性。项目开盘前需集中支付土地款和前期费用,资金需求量占总投资50%,数额巨大,房企面临的资金压力极大。(三)项目销售阶段存在的问题。销售阶段是项目经营性现金流回正的关键期,如何有序推盘,销售后如何实现快速回笼资金是销售阶段的重点。目前在销售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房企收取销售款后未使用在本项目开发建设中,用套取工程款的方式转移至其他项目或者用于扩大再生产、再投资,使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受到影响,造成工程进度滞后,影响交房工期。(四)项目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周期长,受市场调控影响大,一些高地价拿地房企因为产品、市场、配套、学区的影响导致市场对该地区的产品接受度低,严重地则形成烂尾楼、楼空空等现象,影响整个项目的现金流回正,大大占用了企业资金的盘活。前期通过分期付款,零首付等方式吸引客户购房,但近两年受国内、国际环境影响,市场出现了疲软消费,那些分期付款、零首付的业主后期没有持续的现金流支付购房尾款,导致银行保证人房企来追诉按揭款,不得不通过拍卖来保全房企及银行的利益,在此过程中,房企不可避免的遭受一定的损失。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控项目全周期资金。增加全面预算体系建设,从事前、事中、事后去管控整个项目的收入、成本、费用,从全周期去管理企业的动态利润,正确预测公司的现金流情况,保证企业现金流健康有序,并且通过建立全面预算体系,把目标分解到年和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按月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企业管理要定期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为了使企业获得最优经济效益,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金的过程中都要制定好资金计划和措施。做好资金计划,提高资金计划的准确性,通过计划和实际付款对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分级授权,超资金计划审批须加强审核把关等,把握资金使用运行的动态。(二)项目投资拿地阶段开展多样化融资方式。在前期投地阶段,应全面细致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从地块项目市场接受度、人口、交通、学区、配套等方面入手,从供、产、销等各个环节做好项目地价买入最高价、销售定价等,切实做好整盘测算。提高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多方合作,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提高企业信用等级,争取获得银行的开发贷款,有条件的可以申请借壳上市。房地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融资方式,项目前段可以采用银行开发贷款、股东合作、信托方式;项目销售阶段,可以采取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ABS、供应链融资、商票等;项目交房阶段,可采用自己的物业公司,可以转让物业收益权等融资模式来提高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针对银行禁止对四证不全,开发商或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此时,一方面房地产公司要加大前期投入,争取早日拿到四证,同时为了拿到相对充裕的贷款做准备,在资源投向上,按照大银行更注重风险,小银行更关心收益的不同偏好,有区别的投出融资资源,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房地产开发进行融资有助于降低公司对自由资金的需求,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公司的财务杠杆。(三)项目开工至预售阶段资金管理措施。项目开发前规划好工程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尽量分期办理,建设局根据工程施工许可证来办理房企监管账户个数,通过分期开发建设,跟银行沟通开通多个监管账户,分批分阶段使用资金来提高监管资金使用。针对资金账户中累计商品房预售资金不低于监管项目工程预算清册总额的130%,可通过降低工程预算造价清册,从而降低监管资金总额;对一些没有产权证的车位、储藏室等收款不划入监管账户等措施来盘活可用资金。(四)项目销售阶段推盘政策及按揭银行沟通。该阶段是销售资金回笼的关键期,也是项目经营性现金流归正的时期,开盘销售如何决定快速回笼资金。大型房企一般采用3、6、9模式进行快周转开发,即3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9个月实现资金回正,从而为销售资金的回笼奠定基础;对于开盘前的销售策略的制定,开盘前客户如何导入才能确保开盘大卖是保证销售资金回笼的基础,降低销售资金回笼风险主要靠产品的去化和销售回笼来实现,产品卖不好影响产品周转。在卖好产品的同时也要关注按揭回笼情况,对于销售按揭款,要掌握各个银行的放款动态,结合市场上同类产品按揭结顶时间及按揭总量,适度分散按揭总量争取早日放款。一般一套住宅的首付款占房款的30-40%,按揭回款占房款的60%-70%,采用按揭回笼的模式,在开盘前期与各银行进行摸底沟通,充分了解各行的按揭政策、按揭额度等相关信息,并且根据前期与各银行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然后根据上述相关信息,分配各银行可以消化的实际按揭量,进行分配所需按揭的额度,并且与银行沟通后期所接的按揭量,与本次分配的审批速度、按揭款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销售资金尽早回笼;为加快按揭回笼,首先在源头上加快按揭协议的签署,协调合作银行现场办公,在业主签署商品房合同的同时,要求提供完整的按揭资料,加快工程形象进度,尽快达到按揭审批条件,由于公积金放款相对较慢,引导客户办理公转商。浙江省四大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对房屋的按揭政策是房屋结顶后才能放款,根据银行贷款政策及客户消费心理,针对首付比例分档设定优惠方案,鼓励业主提高首付比例等来快速回笼资金。(五)项目交房阶段资金管理对策。竣工阶段也代表项目的收尾,房地产企业项目整盘清算包括土地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清算,此阶段应梳理项目各项成本费用,尤其是工程成本占整个项目成本的80%,督促成本部进行工程合同结算,在结算的同时督促对方及时提供成本发票及时入账。通过对土地增值税的筹划来降低应交土地增值税,从而增加项目利润,实现资金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商业用房的按揭回笼及问题客户尾款,项目竣工验收即将交付,此时商用房按揭也达到放款条件,由于商用房的投资属性,业主在办理按揭时经常不配合,但在竣工验收阶段必须集中处理类似的遗留问题,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提高业主的积极性。针对问题客户尾款,定期梳理客户信用情况,及时催收客户应收款,与此同时,随着自持物业产权办理完毕,利用自持物业产权办理,成立物业公司,获得二次融资机会。

四、结语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之大,本文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对每个阶段房地产企业资金需求引发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从建立全面预算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监管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银行按揭沟通、降低销售风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避免企业陷入资金危机,为房地产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冉.关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探讨[J].商讯,2020(15):96+98.

[2]濮玉明.当前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91.

[3]王珂.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管控策略[J].商讯,2020(02):174-175.

作者:张玲玲 单位:台州申联置业有限公司

上一篇:学分银行战略定位与服务布局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审计整改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