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时间:2022-10-30 10:59:35

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氮磷化合物所造成的水质富营养化与水体污染等问题情况愈发严重,基于此,在处理污水的进程当中不仅需将COD进行去除,同时需实现脱氮除磷,该项工作实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进而要求相关污水处理系统必须兼具多元化处理功能。在此,文章将针对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同步脱氮除磷的优化实现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内循环SBR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

前言

通常而言,立足污水成分分析,若其中不涵盖有大量降解难度大的有机物质,在去除COD时相对较为容易,然而,去除氮磷的进程却稍显复杂,一般跟硝化及反硝化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还会涉及到微生物吸磷与释磷等多个进程,开展各个过程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加之针对基质类型以及微生物组成、所处环境条件提出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譬如说,反硝化聚磷菌属于异养菌且其拥有十分快速生长速度,硝化菌则属于异养菌且其繁殖生长速度相对趋缓,由此可见,二者对应的生长环境条件显然是不同的,存在较大差异,若合理运用传统意义上的污水处理方式,在相同反应器中普遍较难获得良好而同步脱氮除磷成效。所以,在此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低温低氮低COD)为例展开探究,尽可能在同个工艺系统所涉及的各个进程中全面结合其各自所需适合反应条件,旨在实现良好脱氮除磷成效的有效获取。纵观可知,不管是运用传统意义上的除磷方式,还是进行先进除磷工艺研究,在其实际的反应进程当中均进行厌氧段的合理设立,在厌氧段,聚磷菌能够针对聚磷实施有效水解,并通过磷酸盐模式将其在水中完成释放,与此同时,实现能量获得,可把污水中容易进行降解的挥发性脂肪酸合成PHB当做是后续好氧段实际所需能源物质。立足传统研究实践可知,厌氧段为生物磷难以或缺的重要阶段,基于此就内循环SBR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实验研究展开简要介绍,通过内循环SBR反应器应用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所涉及的脱氮除磷进程实施,进水完成之后没有经过厌氧段便直接曝气,依然可获较佳除磷成效。

1 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1.1 污水水质

进水运用的是合成废水,葡萄糖为主要所采用的碳源,氨氮则主要运用的是氯化铵,基于磷酸二氢钾针对水中溶解性磷酸盐实施模拟,同时加入碳酸氢钠就具体PH值实施合理调节,力求将PH值控制与7到8范围之内,其对应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进水成分表

1.2 实验装置

内循环SBR反应器通常选择使用有机玻璃进行有效制作,其一般是由内桶以及外桶共同组成的。其中,内桶的底部是处于相连状态的,其对应直径是八厘米,外桶实际直径是十五厘米,高度是七十厘米,总体积能够达到十二升。于反应器内部位置实现桶曝气,在内桶跟外桶之间污水能够完成循环流动,具体参考如下实验装置图(图1)。

1.3 运行方式

纵观实验具体运行进程,通常合理选用瞬时进水~曝气四个小时~沉淀半个小时~瞬时出水~静置一个小时的厢房方式,在此没有进行厌氧段的合理设立,基于鼓风是好氧曝气,在开始曝气的时候,DO浓度值能够达到6mg・L-1。所使用的接种活性污泥来源于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在最初阶段时,反应器中涉及的接种活性污泥浓度能够达到约3000mg・L-1,基于上述手段应实现驯化培养,约在七个天之后,污泥外观整体呈现出黄褐色这种颜色,同时能够获取相对较为良好的活性成效及沉淀效果,第十五天是开始实施试运行工作。

1.4 分析方式

具体地,运用重络酸钾法针对COD展开分析;运用钠式试剂光度法就NH4+-N实施分析;采用分二磺酸光度法针对NO3+-N进行分析;基于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分析TP;通过: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细化分析NO2--N。

1.5 结果讨论

基于内循环型SBR反应器的合理运用,使得城市生活污水一体化脱氮除磷得以全面实现,若曝气时间达到四个小时,开始曝气是DO浓度能够达到6mg・L-1,且PH值控制在7到8范围内时,反应器在去除COD以及TIN、TP以及 进程当中均可获良好成效。进水中的COD浓度能够从170~260mg・L-1降至出水中的4~48mg・L-1;进水中TP浓度能够从8~20mg・L-1降至出水中的0~1.4mg・L-1;进水中-N浓度能够从20~30mg・L-1降至到出水中的0~2.0mg・L-1。相对应的,去除COD的效率能够达到约89.7%±6.5%,去除TIN的效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去除TP的效率大概是95.6%±4.4%,N-N实现转化的对应转化率是97.4%±3.6%。纵观整个反应进程,未历经厌氧释磷便直接进行曝气,依然能够获得相对较为良好的除磷成效,磷的实际变化状态是在升高之后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对比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成果,存在不同之处,其成因尚待深入探究,涵盖有多种可能性,有可能是本次研究中实施驯化的聚磷菌相对特别,其所需释磷厌氧环境较为宽松,处于开始曝气三十分钟低溶解环境中时,细胞内聚磷可被有效水解,基于对废水中容易进行降解的有机物的合理运用,完成PHB合理,做到磷的部分释放;同时又可能是本次研究中进行驯化的活性污泥中存在跟常规聚磷菌有着一定差异的其他类型菌种的存在,导致对应除磷方式有别于传统除磷理论。温度处于五摄氏度至三十摄氏度范围内,开始曝气时,DO浓度为5至8mg・L-1,且PH值处于7至8范围内产生一系列变化的时候,在本研究中,除磷效果似乎未受较大影响。

2 结束语

综上,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进程当中,优化运用内循环型SBR反应器能够获得良好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成效。此工艺技术颇具较强工业化应用价值,现如今仍需进行详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力求为技术普及推广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文杰.组合填料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鲍林林,李刚强,李冬,等.内循环式SBR一体化脱氮反应器的启动[A].环境与健康――从科研到政策国际论坛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C].2013.

[3]桂丽娟,彭永臻,彭赵旭.厌氧/好氧交替下SBR的短程硝化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09).

[4]郭文姬,冯贵颖,陆磊,等.乙酸对缺氧/SBR反应系统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07).

上一篇:浅谈怎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下一篇:浅谈九黄机场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