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中国制造”

时间:2022-10-30 09:55:07

世界需要“中国制造”

春华秋实,2007年中国外贸再次站上了另一个万亿美元的台阶!21738亿关元的骄人业绩令世人为之瞩目,而连续6年高于20%的进出口增幅更是让全球刮目相看。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已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标签。翻开2007年中国进、出口200强的企业榜单,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这些耳熟能详的公司名称,凝结了中国外经贸市场的喜悦、汗水和泪水,他们伴随着中国外贸的成长而不断成长,成为中国外贸的新一代领航者。

2007年中国外贸出口200强企业合计出口额达328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出口增幅2.5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7%;2007年中国外贸进口200强企业合计进口额达37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进口增幅4.2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口总额的38.7%。2007年中国出口200强企业,整体实力更加强大,出口平均规模达到16.4亿美元,比2006年200强的平均出口规模扩大了3亿美元。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是我们最爱引用的词语,以全世界都能买到中国产品为傲,可是,当从沾沾自喜中走出,才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加工厂而已,只有身躯,没有头脑。在中国出口数字繁华的背后,隐痛依然存在,飞奔的速度带来了,却无法消除痼疾,也难以避免超常运转的不适反应。“中国制造”已不新鲜,也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更长远、更强劲的动力支持,中国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企业。据第十届科博会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国内企业中,99%的企业专利数为零,2/3的大中型企业无研发机构,9成企业未评估品牌价值,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新开发的技术70%是属于外缘性技术。硬邦邦的数据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值得欣慰的是,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于2007年6月13日在北京和纽约同步揭晓的2007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有12个品牌入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正在迅速成长,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46.6亿美元的出口额首次进入我国出口10强行列,联想、长城国际、中兴通讯、美的、海尔、格力、奇瑞等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也在中国出口20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位次均比上年有所提升。

面对成本、汇率、政策调整、贸易壁垒四重困境,中国制造企业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已经极为现实地摆在企业面前。制造业不是没有前途,但成长之路必须调整,中国外贸更追求在调整中高效健康和谐地奔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强调的是量的增加,而“发展”则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通过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来达到质和量的统一。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分别占据中国外贸、特别是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以上,这是近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尽管在短期内就推动中国外贸突飞猛进跃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后果是导致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实际收获的利润非常微薄。在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有146家,合计出口额达2506亿美元,占200强企业出口额的76.3%。中国收获了一大堆光彩夺目的数字,实际的利润却流入外国品牌商、销售商手中。

站在新起点上,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望成绩,来之不易;前瞻未来,任重道远。世界,已离不开“中国制造”,而中国更需要“中国创造”!

上一篇:更美好的合作 下一篇:英文摘要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