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创优管理

时间:2022-10-30 09:51:55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创优管理

摘要:从质量目标、施工组织、考核机制、生产要素、技术质量、过程控制、新技术应用、协调管理、验收评定、创优申报和现场复查等多方面论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工程创优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 创优; 目标管理; 过程控制

Abstract:from the quality objective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quality, process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assessment, inspection declaration and the merit review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ow to carry out project management of merit.

【 keywords 】 building engineering; Merit; Target management; Proces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创优市场分析

1、业主、用户的需要:努力打造无质量通病工程,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各使用功能和工程观感质量是满足合同质量目标要求,让业主满意、用户放心的需要。

2、公司经济效益的需要:做到工序一次施工成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是杜绝返工、减少和避免维修,减少质量本增加、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3、公司发展后劲的需要:创建精品工程、严格履行合同质量承诺是展示公司实力、提高公司信誉度和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的需要。

二、建筑工程如何创优

(一)目标及组织措施

1、由项目经理召开全员创优动员会,明确合同质量目标,增强精品意识,强化员工自我责任感,人人都要为实现质量目标献计献策,并勤奋工作。

2、成立创优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人员精干,为“创优”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3、成立创优检查小组,严格检查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后坚持原因未查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效果未验证不放过的原则。

4、建立创优质量管理机制

首先,完善项目岗位责任制,开工之初与项目部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分解落实到作业班组,从内容到要求,从职责到奖罚都明确规定要求,以确保质量保体系有效运行。

其次,健全项目管理负责制、层层交底制、全数检查验收制、定人定岗制、评比公示制、样板引路制等制度。

再次,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就质量控制体系网络的建立、国家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过程控制等方面并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实施运行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三大阶段制定详细的措施,为过程精品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

(二)经济考核激励措施

1、开工前,通过与项目部和作业班组层层签订质量目标责任状,明确质量目标,落实责任人,并严格实施考核。

2、合同签定后,项目经理和其他项目管理人员每人交纳不同数额的质量履约保证金,并与工程竣工后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相挂钩。同时建立多劳多得机制,并认真落实,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三)生产要素管理措施

项目部应对人力资源、工程材料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并每周召开协调会,全面检查劳动力调配设备进场、材料供应等实施情况。

(四)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为创优质工程提供保证。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掌握施工难点,编制有针对性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结合工艺标准,做好技术交底;贯彻谁施工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技术责任制,从施工源头把好质量关;推行分项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层层落实技术质量责任制。

2、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可积极综合运用TQC全面质量管理法、质量目标动态控制法、质量网络管理法、特殊过程控制法、质量统计分析法、生产要素控制法、质量持续改进法等质量管理方法。同时积极应用现行国家和省市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质量管理工具,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3、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抓好QC小组攻关活动

施工过程中积极开展QC小组公关活动,采用PDCA质量循环法,通过及时收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查找原因,随时进行纠正、预防等方法,寻求质量改进途径,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五)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1、实施过程监控和持续改进

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管理、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格按图纸施工,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强化技术交底,坚持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三阶段控制原则。

2、强化检测手段,严把材料质量关和施工检验关,对工程用各种原材料制定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现场设专人收集、审核材料产品合格证,对材料质量进行验收把关,并按国家及省市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验,不合格材料坚决退场。

3、坚持“样板引路制”,以典型推动全面

给操作者进行实物交底,以此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验收标准,用小样板标准指导、推广班组大面积施工,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均达到验收规范和优质工程标准。

(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结合工程自身特点,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同时制定经济奖励办法,鼓励和组织技术骨干大胆对一些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施工做法进行实用技术创新,为工程创优奠定基础。

(七)细部处理及成品保护措施

1 、强化细部处理,苟求优中求精。创精品工程,重在科学管理和精益求精,特别是每个细小部位都要精湛。

2、严把成品保护关,为精品工程锦上添花。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制订阶段性《成品保护方案》,并在全过程中贯彻实施,使每道工序、半成品得到有效保护。

(八)施工协调管理措施

1、正确处理好创优过程中三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与甲方关系,取得其支持,为创优提供前提条件;其次处理好创优与进度间关系,科学合理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再次处理好创优与效益的关系,做到各分部、分项质量一次成优。

2、协调专业分包队伍、确保工程整体创优

与各专业分包队伍签订目标责任协议,各负其责;实施激励措施,奖优罚劣,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进度、质量、工序衍接等事宜,将创优意识贯彻到位;实施扬长展优,定期公布质量检查评比信息。

(九)做好现场安全文明管理,为创优营造良好作业环境

现场按CIS手册规范管理,并运用电脑监控技术实施现场动态管理,做到门前亮化、地面硬化绿化、标牌规范化、办公场地整洁化、生活设施标准化,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良好保障。

(十)做好工程资料和声像资料的编制工作

优质工程的创建和申报离不开齐全、完整、有效的工程资料及多媒体声像材料。施工现场应配备电脑、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等,由现场专职资料员、质检员跟随工程形象进度及时做好材料和工序报验,分部项工程隐蔽验收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确保其可追溯性。

(十一)坚持工程回访、履行保修承诺

工程交户时,向业主签发《工程质量保修书》。竣工后按合同约定安排专人定期与业主、物管部门联系,及时主动上门做好回访,保修服务工作。

三、做好创优申报和现场复查工作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做好市优、省优工程的逐级申报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整理和审核相关申报资料,符合要求后及时报送建筑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以保证优质工程一次性初审通过,为现场复查奠定基础。

1、准备好工程施工质量情况介绍材料。主要介绍工程特点、难点和亮点,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水平和质量评定结果。

2、准备现场陪同人员、交通工具、路线、会议讲评场所等,并提前联系好现场方便复查小组进入实地查验工程质量水平。

3、事先联系好使用单位、建设、设计、监理等工程建设相关方,以便复查小组能及时与其召开交流座谈,听取使用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评价意见。

4、事先准备好供查阅的工程有关内业资料,主要有立项审批资料,全部技术与质量资料,全部管理资料等。该是原件的必须提供原件。

5、准备好复查小组现场讲评用的会所,并认真听取复查意见做好相关记录。

6、由公司总工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一同做好专家汇报材料的编写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优质工程复查小组组长或其领队。

四、结语

工程创优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它涉及到到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分包商等单位部门间的通力协调配合和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的统筹组织管理,作为主要参建方之一的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创优管理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在僧多粥少的建筑现状中,施工单位企业只有不断自我规范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多创优质精品工程,才能以品牌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蒋鸿章。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应用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铝合金门窗的质量通病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