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及其考核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2-10-30 09:50:42

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及其考核体系的建立

摘 要:根据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结合煤矿生产的特点,介绍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的建立的几个步骤。

关键词: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

所谓弹性标准成本,就煤矿而言,是指在某一煤田开采区域(矿务局或矿业集团)选择具有典型地质、生产、装备、技术等条件的正常生产的矿井,运用科学的测定手段,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的各生产过程的单位工作量成本;以此为标准,以生产、地质、装备、技术等经济技术条件为变量建立成本计算模型,测算出各个条件变量不同变化值对单位工作量成本影响的比率,来换算出不同矿井、不同条件的单位产品成本。弹性标准成本除具有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尺度性和目标性外,增加了对各种生产条件的“适应性”这一特点。

根据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结合煤矿生产的特点,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的建立,大致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建立健全区队成本核算体系

煤矿的区队成本核算,不仅是测定和建立弹性标准成本的需要,而且是归集煤炭产品中各生产过程成本核算的基础核算单位,也是运用弹性标准成本进行差额对比和分析的基本单位。根据目前区队核算的状况,一方面要选好配齐区队成本核算员,并要保证成为专职人员(有的单位让成本核算员从事办事员、记工员、领料员等工作)。另一方面,要把区队成本核算纳入矿井会计核算,真正形成三级核算体系,设计能够正确、全面反映各生产过程成本的专门报表,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和及时性。

二、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管理制度

因弹性标准成本的核算资料是以各生产过程的工作量和各种消耗的原始记录为基础的,所以,要在各个生产过程对水、风、电、油、气等安装测量仪表、对重量、体积、长度、数量等计量以及质量化验,都要设置专人或专门机构进行计量和化验,健全企业的计量管理制度。同时,要针对各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多联式原始记录表格、传递程序和汇总方法,以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在消耗量测定后,决定弹性成本的另一决定因素是“标准价格”。就一个企业来讲,也就是结合市场采购供应价格的内部计划价格,它包括企业的材料、燃料、动力等价格和企业内部的劳务供应价格。内部价格一经制定,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防止内部计价混乱,以免影响弹性成本最终价差分析的正确性。

四、组建测定小组,加强测定领导

要选矿井计划、技术、生产、财务、工资、供应、计量、化验等业务部门的骨干人员,组成测定小组,进行选择性测定。为保证测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领导(总经理、矿长)要亲自挂帅,做协调工作。要定期进行测定工作的总结、交流,提高工作质量。

五、弹性标准成本计算模型的建立

弹性标准成本模型应以煤矿的生产过程为对象建立,即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巷道修复、设备装修、通风、排水、提升等。如对掘井工作面的测定,要有以下基本条件变量:巷道性质(岩、煤或半煤岩);岩煤硬度系数;断面规格;巷道坡度;掘进方式(综掘、炮掘、光爆等);支护方式(混凝土,木、U型钢支架等);各种材料用量;人员配备;机械化程度;劳动组织形式等。有条件的单位,输入电子计算机,建立弹性标准成本数据库和系统模型,将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六、弹性标准成本计算模型的测定方法

计量模型建立后,主要工作就是组织选点测定。测定工作是一项繁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根据确定的每一生产过程的成本计算模型,要求在测算出常用变量组合模型的单位成本的基础上,测量出不同的各个变量组合模型的单位成本。其计算方法一般有:写实式,即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统计和调查了解,如生产环境、人员配备、劳动组织形式、支护方式、工时利用情况等;测量式,即对生产过程应用一定的仪器进行计量,如对水、电、油、气、风等进行跟班抄表,对工作面长、宽、高、坡度等跟班计量;化验式,如对煤岩硬度系数、工作面煤质等的化验;计算式,即根据班组及车间核算资料,剔除人为因素(如已领未用的材料、补发其它月份工资等)后的实际消耗情况;查阅分析式,对个别当前不具备测定的生产条件、大型材料及专用设备的消耗等,也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测定,但要注意可比性。

七、弹性标准成本各条件变量系数的确定

弹性标准成本的适用性就在于弹性,能否“弹”得准,关键在于各个条件变量修正系数的确定。在上述各生产过程、各种条件变化组合模型大量测定的基础上,对所获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归类分析,找出各生产过程计算模型中各条件变量对其单位成本的影响系数。如在掘进工作面确定某种支护方式对掘进成本的影响系数,作为该条件变量对掘进成本的修正系数。这样,根据各生产过程的基本成本计算模型和各条件变量的修正系数进行整理汇编,形成弹性标准成本核算手册初稿。

八、弹性标准成本的检验和修订

测定的标准成本,通过在各矿井的不同地区、不同地质生产条件下的验证,对脱离实际的要进行修订。通过反复验证和修订,最后形成弹性标准成本考核手册。

九、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的运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两方面:第一,编制主要生产过程标准成本预算。即根据各种生产、技术、地质、装备条件的变量系数编制出工作面或某生产环节的成本预算,作为对车间、班组的考核指标或费用控制指标。如果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大的条件变化,可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根据该条件变量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追加或追减)成本预算。第二,作为制订矿井主要经营指标的依据。在制订某一时期矿井经营指标时,可根据该矿井的主要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测定出矿井的弹性标准成本,进而确定矿井的主要经营指标。

十、弹性标准成本的分析与考核

弹性成本的主要分析方法仍为价差分析和量差分析。通过分析来反映企业实际成本与弹性标准成本相对比的升降因素,有多少是价格因素影响的,有多少是生产条件影响的,有多少是管理工作影响的。从而找出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正确评价煤矿的成本管理素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上一篇:发挥特色,为读者服务 下一篇:论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