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2-10-30 07:07:49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是人们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坚定信奉和敬仰,进而建构起来的内蕴于个体精神世界深处的特定情感体验和价值诉求。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一是领导重视。切实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认识;二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理论教育;三是成立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小组,形成教、学、研互动;四是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30—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薄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因此,认真思考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意义

1 内涵

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坚定的信奉和敬仰,进而在此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建构起来的内蕴于个体精神世界深处的某种特定情感体验和价值诉求。具体可以展开为如下两个层面:一是个体精神世界建构起来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某种自觉坚定的特定情感体验。这是一种相比于别的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有区别且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特定独有的深厚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建立在一定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感知成分、感情成分以及建立在两者基础之上的意志成分就逻辑内在地包含在特定情感体验这个范畴之中了。二是个体精神世界发生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某种自觉坚定的特定价值诉求。这里面自然逻辑地预设了马克思主义是有价值性的存在,它预示了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且具备满足这种人们客观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藉此能满足人们的某种客观需要。

2 意义

首先,人们选择和信奉乃至敬仰马克思主义,把它视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形式,当然有其自身的内在依据和外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之外的因素存在。

从内在依据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具有一些重要的品质,保证了它有足够的理由被人们选择、信奉和敬仰,并在此基础上使得个体自觉建构起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诉求。其一,人民性品质。是指它的终极奋斗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马克思主义坚信人民的力量一定会随着物质生产的扩大而壮大,始终不忘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密地跟人民群众心手相连。在它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持有以“为全人类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以人为本”等语言形式所承载着的人民性理论品质与价值诉求。其二,实践性品质。它根源于物质实践,指导、服务于物质实践。实践是人民的实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崇尚劳动,视劳动为第一需要,鄙视贪图享乐等腐朽思想。人民中的绝大多数是从事粗糙的物质生产的,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这种信仰是面向世俗的物质生产实践的,是大众的。它认为,以往的哲学家至多只是解释世界,而自己的任务却是改造世界。其三,公正性品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必然内蕴对公平正义的执著与追求。它本身就是对西方资本主义非人社会种种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有力鞭挞和无情揭露之后而产生的思想理论产物。它的信念是彻底地消灭私有制,完全地消除异化劳动,最终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反对一切形式异化,进而真正实现公平正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从外在因素来看,由于生成性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发扬光大提供了客观物质性基础和主观条件。回顾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刚刚传人中国时,社会上还没有几个人知道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随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由于这位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不懈宣传和组织活动,它在众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并开始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出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性挽救以及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有这一切,都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生成的主客观依据。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立党立国所必要,成为执政为民所必需,成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个体政治人格建构所必然的导航诉求。

其次,在现实教育中出现的学生信仰迷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其一,现代西方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信仰的无原则解构,对大学生坚定自身信仰带来了消极影响和挑战。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信念信仰的过度解构,使得大学生们无所适从,经常容易感觉到孤独或者某种“无根的绝望”,甚至时常必须面对一种“站在毁灭因素边缘的完全失去信仰的心境”。其二,一切向钱看、商品和金钱拜物教的功利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偏离正确的方向。目前,正在中国社会运行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而社会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习气以及种种假丑恶现象。比如一切向钱看、商品和金钱拜物教等消极信念的破坏性影响,给大学生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至上、实践第一、劳动光荣、公平正义等理论品质直接地面对面地带来了严重冲击,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论课堂所宣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反差过大,理论显得空泛而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于是一部分学生便感性直观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没有任何实际指导价值和意义了。于是大学生们很自然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方法失去了兴趣,这就自然地构成了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敬仰乃至期待和诉求的直接障碍。其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来,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发展进一步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从而给大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有些富二代大学生凭借父辈或祖辈的艰苦奋斗,早已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往往缺乏机会去接受劳动和实践第一的教育,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根本不需要他们像前辈那样为求得自身的翻身与解放而努力奋斗,更很难去寻找精神方向的指引。于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有些人对西方个人主义的简单模仿和少数人追求奢华等享乐主义思想言行的过度泛滥,自然对其他大学生理想信念建立造成破坏性的消极影响。于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重视生产劳动的号召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呼吁,都不再相信和理解,甚至认为这是对当今社会的某种嘲讽。

再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培养目标实现和大学生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思想保障。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高校德育目标的整体实现还是大学生个体政治人格的发展完善都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根本思想保障。

其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着我国的教育方针,决定了高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最高培养目标,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它的根本思想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德育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它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性引导、规范、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思想保障。

其二,大学生个体政治人格完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重要思想保障。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但凡思想上要求上进者,主观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都会有一个巨大的主体性诉求,他们迫切需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因为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们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现实和各种风险考验面前认清方向,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自身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

1 领导重视,切实提高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认识

首先,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切实把这项教育作为立校之本,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一是必须从生存需要论的思想高度认识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接受和信仰确立与人们生存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生存需要论的思想高度认识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极端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消除后现代西方思潮的消极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确立信仰对于其自身的生存需要的意义。当前尤其要自觉消除后现代思潮中已十分流行并且事实上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关于“解构一切”的原则和立场,因为在它的影响下,有的大学生时常感到了莫名的精神空虚,陷入了信仰的无根状态。

二是要教育大学生进一步认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大学生生存需要以及自身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过去“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才使得我们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是一种在当时意义上从生存需要论的思想高度所阐发的德育话语。今天的时代虽然不同,但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身份定位而论,对他们更应当提出和落实这样的思想要求。

2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切实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高校扎根的重要前提条件。所谓进行切实有效的理论教育,就是指教师要在课堂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真真切切领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和意义,让大学生们明确知晓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把过程与效果结合起来、坚决不搞花架子的原则,扎实细致而又有计划地围绕初定的信仰教育的目标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因赶进度而囫囵吞枣,使学生没有真正领悟就跳过,也不要因为迎接督导或考评而刻意迎合。

之所以需要课内切实有效地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触多年,但由于多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却是:现在有的大学生没看几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没看几本非马克思主义的书,就轻率地鄙夷和冷淡马克思主义,这恰恰是理论幼稚的表现;还有相当多数的大学生非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够,甚至还谈“马”色变,说不清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什么,更别奢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了。

因此,严格要求青年大学生在课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须要继续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传统主渠道来切实有效地加强,以使他们尽快达到理论上的成熟,进而实现由理论上的成熟到理想信念的建立的飞跃。

3 成立课外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小组,形成教、学、研互动

高校可以在课外组织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小组,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课外鼓励师生以扎实研读原著为抓手,做的就是可以称之为“源”的层面的工作。之所以提出研读原著的问题,一是因为研读原著遵循了追根溯源的致思理路,可以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厚重感;二是因为课内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可能有部分青年学子们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和思想体系依然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可尝试从历史分析方法的视角出发,鼓励师生有选择地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原著,并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事实上,研读原著并从中吸取营养,这是一种增加知识、确立信仰的重要方法。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人采取这种方法。恩格斯曾经教导:“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U4126,即研读原著。也曾告诫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在以研读原著为重要抓手的基础上,要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高校扎根,师生之间还必须努力建立严谨有效的教、学、研反馈互动机制。就是说,要提倡师生之间通过民主对话与真诚讨论进行沟通,共同围绕源自于原著或者现实方面的问题,最好是能够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独立思考、共同探究和彼此促进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进而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真诚信奉和敬仰、情感认同和价值诉求。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影视教育、学术报告、研读交流、问题研讨、热点分析等多种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研互动。

4 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与表率作用

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教师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态度和具体做法,对高校德育中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否扎根、扎根的程度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必须首先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自觉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切实反对任何忽视或者淡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固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思想和行为,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并产生良好信仰示范作用的前提。

相关职能部门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德育中扎根问题上同样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一点过去往往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事实上,它们是大学生接受课内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后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实验基地,是对德育课堂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容的直接检验场所。当前,社会上少数党员干部、、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也或多或少地渗透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这些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倘若职能部门不讲马克思主义,不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方法为师生服务,而是高高在上,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那就难免令大学生们不会相信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真正代表人民的,于是他们也就不会去信仰马克思主义了。

因此,教师及相关职能部门务必在坚定信仰层面切实发挥示范与表率作用,并与其他具体策略合力并举,唯其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高校才能真正实现并取得预期效果。

上一篇:国旗下演讲的高中生 下一篇: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