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30 06:46:34

关于大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我我国大学评价的现状,指出我国大学评价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评价主体不明确,未对大学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价,评价指标的设置不合理以及评价的数据不够准确,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大学评价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22-02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6.5%,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政府机构、社会公众迫切需要对大学的运行状况有所了解,大学评价目前成为人们了解大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尝试对目前我国的大学评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大学评价的现状

在国内,自1987年开始,已有14个单位或个人发表了30多个大学评价结果。下面从五个方面对国内大学评价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概述。

1.大学评价的组织者。我国大学评价的组织者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国家科研院所(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学评价课题组等)、大学(如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等)、政府(国家科委)、信息技术公司(莱比格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及网站(网大),其中主要以科研院所为主。这与其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专业性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密切相关的。此外,近几年以期刊、网络为代表的媒体的参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对大学评价的关注,这也为大众了解大学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和途径。

2.大学评价的内容。在我国,大学排行始于官方对大学科技实力的关注。通过对大学科技实力(或学术质量)的评估为大学排序,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排行的突出特征。1987年9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采用SCI收录论文数量为唯一指标,对我国87所重点大学进行了排序,这一首次对国内大学进行的定量排名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后来大学评价的“基调”――以大学科研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并主要选用SCI(科学引入索引)、EI(工程索引)等为数据源,以科技论文发文量和被引数量作为参考指标。随着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推出,国内的大学评价指标也逐渐扩展到国内论文发文量,学科也由过去的自然科学领域延伸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此外,在对大学科研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评价者的目光也开始投身高校的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力求从多个方面对学校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3.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与评价内容相对应的,原先评价内容较为简单,侧重于学校的科研能力,因而评价指标也较为单一,且主要以发文量和引文量为标准。随着大学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指标也随之丰富,逐步发展到多指标、多级指标,并分级赋予不同的权重,这种加权的方法已为现今国内外各类大学评价所普遍采用。与原先的单一指标相比,现行的指标体系更为完善,更具有层次性,也更能全面反映大学的科学、科研及整体实力水平。但另一方面,由于现行指标体系基本上是线性的,因而这种方式对大学评价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适用性程度也开始引起有关学者的思考。

4.大学评价的数据源。任何评价,都需要做到科学、客观、公正。这除了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得以反映之外,数据源的客观准确也是重要的保证。关于我国大学评价的数据来源,其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单一向复合发展,过去主要是选取一至两个数据源,且以SIC、EI等国外检索工具为代表;现在由于评价内容的多样化,数据源的选用呈现出复合化的趋势,一般评价单位大多选用包括国外检索工具、国内数据库及高校资料汇编等多个数据源。二是从以国外检索工具为主转向国内、国外数据库并重。国内的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开始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在大学评价的数据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大学评价的方式。从评价的方式来看,我国大学评价的结果主要是通过报纸、期刊和网站等方式来公布于众。这种多方媒体参与的方式,为公众了解大学评价提供了积极有效的途径。按的周期来看,目前国内大学评价可划分为两类:定期连续性的评价和只了一次的研究性评价。虽然这些定期连续性的排名在内容、指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它们按一定周期的常规性正是评价规范化的重要表现;而只了一次的课题研究的评价,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大学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为其它的评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我国现行大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评价要求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而目前国内的大学评价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内大学评价自从推出之后,对其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争论也主要是围绕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等要求而展开。

1.关于“谁来评”的问题。由谁来进行大学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评价主体的问题,同时又涉及到大学评价的目标定位。我国大学评价的评价主体包括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参与者。较之更早以前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高校“选择性排序”而言,目前的大学评价似乎已淡化了官方的色彩,而呈现出一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局面。评价主体多元化格局的结构和层次如何形成,也直接关系到大学评价的发展。从国外的评价经验和我国的发展需要来看,应该大力扶植和依托社会中介机构来开展大学评价活动,尽快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的科学评价体系。

2.关于不同类型大学的可比性问题。随着大学评价内容的丰富,以及评价对象(即高校)范围的扩大,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可比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大学评价课题组在1997年的《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中以“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假定为前提,引入了分类难度系数概念,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在近几次的大学评价中,虽然仍然保持有各类大学综合排名前100名的排行榜,但也开始对文、理科专业进行排名,并有按分省、单项指标等方法进行的排序。从中可以看出,分类、分学科、分专业评价的趋势正日益凸现。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综合排名有其存在的意义,人们可以由此形成一种相对宏观的不甚准确的认知,但其将会从大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中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将是分类、分学科、分专业的评价。在以广大家长和考生为最大群体的使用者眼中,这也是大学评价的目的所在。

3.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问题。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权重是大学评价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不现的评价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大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一。

两组权重比例。在大学评价课题组所的大学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由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构成,其权重比例分别为62.5%和37.49%。由原来的单一评价学校科研能力,发展到教学与科研二者并重,这无疑是对指标体系的扩展。但在权重比例上,则存在较多争议。另一组权重的争论表现在科学研究一级指标下属的两个二级指标;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较之第一组指标权重而言,这一组的争论更为突出和集中。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大学评价中,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已成为大学讨论的热点之一。

从1999年开始,国内高校出现在合并潮流,如果再仅只是通过数量指标来进行评估的话,无疑将会造成“规模与水平相等同”的情况,即大规模将意味着高水平,数量越大,质量越高。很明显,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部分学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将部分指标采用人均值的办法,以相对指标代替绝对指标,这也是国外的大学评价经常采用的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数量型的数据较之质量型的数据易于获取,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重定量、轻定性”的问题。评价应是质与量评测相结合的过程,偏向任何一方,厚此薄彼都是不可取的。

关于学术声誉指标。如果将国内与国外的大学评价作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学术声誉的评价是二者较为明显的差别。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所进行的大学评价,都将学术声誉列为一级指标,并占据相当的比重。而我国大学评价,到目前为止除了网大网站以外,基本上都没有此项指标,而网大网站也是仿照沿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指标体系。国外对于学术声誉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学术声誉的认同和良好的评价环境的形成。在他们看来,这种相对模糊的概念,或许更本质、更准确地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地位和影响。而在我国,首先对于学术声誉的作用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知,此外也缺乏对学术声誉调查这种“人为主观”色彩更浓的指标进行评价的环境。

4.关于评价的数据准确性问题。除了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外,评价所采用的数据也直接影响着大学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国内目前的大学评价使用的是较为权威、客观且准确性较高的数据库中为数据,对于各高校自报的指标数据基本上不予采用。但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一是数据库数据滞后和不全的问题;二是学校和学科的数据如何细分的问题;三是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问题。

三、关于大学评价的几点看法

根据上述关于我国大学评价问题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在大学工作的经历,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明确大学评价的目的及主体。要讨论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由那些评价主体来进行大学评价工作,首先要明确大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大学评价不外两个目的,一是为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及投资服务,一是为大学招生社会大众了解大学运行状况服务。从这两个目的出发,笔者认为大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应该适度,至少应是政府官方评价为主,社会评价为辅。该观点基于以下理由:一是大学评价的功利性。无论是从高等教育管理角度,还是为高校招生服务角度,大学评价都对高校有太强的利益相关性。如果完全由社会评价机构来运作,则很难保证高校能克服自身的利益冲动,很难杜绝高校与评价机构的私下交易,从而难以保证大学评价的公正性。二是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如果由官方机构来组织大学评价,则数据来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根本不是问题;而由社会机构组织大学评价,其数据来源只能由公开发表或的数据来提供,而这此数据来源并不是根据大学评价目的来准备来组织的,自然与大学评价的模型难以适应,从而造成数据来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所以笔者认为考虑到大学评价目前对高校自身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应由政府专门机构或委托相关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大学评价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大学评价的目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组织数据来源,并定期有针对性地评价结果。

2.确立分类、分学科、分专业评价的评价原则。大学评价的可比性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确立分类、分学科、分专业评价的大学评价原则。众所周知,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很大,但各个学科内部又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所以解决大学评价可比性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确立分类、分学科、分专业的大学评价原则。这一评价原则也有利于引导社会克服“规模等于高水平”的误区。当然分类、分学科、分专业的大学评价要注意分散的度的问题,不能过于分散,增强理解的难度和操作的复杂性。

3.两组权重指标的设置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权重设置,根据分类评价的原则,不同类型院校的权重设置应体现差异。如研究型大学应以科学研究为主,科学研究的权重可参考科研院所的科研评价来设置;而普通本科教育院校、专科教育院校则以人才培养为主。我国目前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四类,在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可依据四类大学划分来设置评价权重,至少也应以教学型和研究型两类来设置权重,而不是所有高校都采用同一权重。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权重问题,在分学科进行评价的前提下,则这一问题根本不存在。

4.学术声誉指标问题。我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相当重视科学研究,但是又完全抛开学术声誉这一国际通用的重要指标是相当荒谬的,也是大学评价主要由社会评价机构来进行评价的必然结果。学术声誉评价需要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社会评价机构缺乏进行这种评价的学术严肃性和资源的可获取性。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评价应由官方机构来专门组织进行,学术声誉评价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保证学术声誉评价的公正客观。

5.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问题。无论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何先进科学,都必须有全面准确的数据作支持才有意义。现有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么是强调指标体系如何科学,但没有数据做支撑,其科学性没有实践检验自然值得怀疑;要么是指标体系根据现有数据削足适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缺乏依据。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把大学评价问题作为一个系统问题来考虑,这一系统问题不仅涉及到指标体系的设置问题,更涉及到这一指标体系所涉及数据的可获取性问题;准确全面的数据不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所以不论是官方组织的大学评价,还是社会机构组织的大学评价,都不应只局限于根据现有数据来建立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而应侧重于自身所从事大学评价的目的,主动建立自己的大学评价数据获取体系。这种数据的获取不仅包括被动的获取,如收集整理社会公开的各种数据,还要有意识的组织相关调查调研活动,主动获取大学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在与大学的互动和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最终确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获得广西教育厅教育科学项目“基于NSSE方法的广西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研究”(2011C0025)支持。13977383645]

参考文献:

1.邱均平,张蕊.我国大学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

2.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综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8)

3.沈玉顺.排行:真相与假象.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4)

4.童康.大学排名研究,已知与未知.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4)

5.李越,叶赋桂.透视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2(2)

(作者简介:李光,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管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 广西桂林 541000)

(责编:贾伟)

上一篇:广东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本运营... 下一篇:从财政风险矩阵看公办高校债务风险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