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价改革的冷思考

时间:2022-07-09 04:02:48

关于评价改革的冷思考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广大实验工作者的努力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评价改革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除了满腔热情外,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理性、冷静地对评价改革进行必要的思考。

思考之一:张扬个性就是不要纪律吗?

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随意讲话或者做小动作;一位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没几个在认真倾听;做作业时,个别同学信手涂鸦;开展小组合作时,个别学生趁机捣乱……面对这些令人担忧和困扰的现象,教师无可奈何,有的说:“我们追求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课堂上乱一点是正常的。”有的说:“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新课程倡导的全新理念,有得必有失,所以其他方面就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在评价改革中,只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的倾向是否意味着评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长此以往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其实,对那些经过长期实践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实效的评价方法我们不能随便抛弃,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国内外一些好的评价理念、方法应大胆拿来,为我所用;我们还应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有创新、有特色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改革中,我们呼唤科学的扬弃和务实的精神,“扬”使我们脚踏更为坚实的大地,“弃”使我们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思考之二:新课程拒绝指正性、否定性评价?

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新世纪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给予成功的激励,也不能忽视培养其面临挫折时的坚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然而,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教师们的工作比过去显得小心谨慎了,尤其是在公开性的教学或对学生有文字性的评价中,教师几乎不敢触及一个“不”字,唯恐因此扼杀了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在课堂上,无论学生说得有无道理,教师都不置可否或保持中立态度。常常听到老师们给予学生含糊的肯定:“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或“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样的评价会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模糊和理解上的偏差,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教育上的短见,是教育功用上的舍本求末。

学生处于成长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老师应多激励,少指责。传统的评价在这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在工作中应引以为戒。但教师过度的激励性评价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经不起批评和挫折,必然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难以承受来自现实的压力,遭受更大的心理痛苦。不适当的赏识,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糖衣炮弹”,是健全人格塑造过程中的“温柔杀手”。

因此,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中,不能忽视指正性、否定性评价的作用。当然,指正性、否定性的评价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为前提,要谨慎而巧妙地使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指正性评价时,事先最好能给学生心理准备,批评时也要讲究艺术,事后还要进行谈心。这样,即使当时学生不理解,一段时间后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思考之三:评价改革可以一蹴而就吗?

评价改革对整个课改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有关部门到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评价改革工作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走向多元,评价过程日益灵活,评价的发展得以凸显,这些良好的势头着实让人欢欣鼓舞。然而,作为历次基础教育改革难点之一的评价改革,在这次课改中真的会如此轻易就被突破?是以往的长期积淀使本次评价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还是我们对困难估计不足或者视而不见?

评价改革迫在眉睫,但越急我们就越要认真而务实。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和轰动效应,盲目、简单地推行一两种评价方法,看似轰轰烈烈、风光无限,其实有违本次课改的初衷。比如,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成长档案袋”评价法一改以往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弊端,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这一评价的工作量较大,在操作中若把握不当就会让教师负担过重,学生也觉得无聊而厌烦,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容易流于形式,使评价有表面化、功利化和潮流化倾向。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其认知水平、思维过程、情感态度等呈现出巨大的个性差异,因此评价的开展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一刀切。学校应根据实际,鼓励各年级、各班开展富有特色和实效的评价方法。

当然,在评价改革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对新课程的评价热进行科学、理性的冷思考并非要抹杀评价改革取得的成绩,而是为了使评价改革工作不急功近利,在冷静的思考中不断调整、校正,从而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上一篇:高校《风险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下一篇:现在的学生难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