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技术的国际比较

时间:2022-10-30 06:36:12

粮食流通技术的国际比较

摘 要:本文通过选取加拿大、美国这两个国家,对其粮食流通技术现状与中国进行比较,其中粮食流通技术的国际比较可以从粮食流通体系、粮食运输体系、粮食储藏体系、粮食销售体系和粮食的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考虑,并取得有益于我国粮食流通技术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流通技术;国际比较;政策建议

一、引言

对于粮食流通技术的衡量,国内有很多标准其中唐为民把粮食流通技术分为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粮食流通体制、合理的粮食运输体系、严格的粮食质量保证措施、配套的粮食储藏设施和高效的粮食销售体系。借此本文把粮食流通技术的衡量标准分为粮食流通体系、粮食运输体系、粮食储藏体系、粮食销售体系和粮食的质量保证措施等,同时找到有益于我国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粮食流通比较分析

1.各主要发达国家粮食流通体系的不同

在粮食流通体系的比较中,各个国家都是采用自由竞争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粮食流通模式,但是在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力度又相应的呈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同时都重视对粮食流通的市场化经营。对于加拿大在机构安排和管理职能设置方面基本上采取的是单一职能的全程跟踪和专门负责制,因此在粮食管理方面分工合理科学,既做到了每个环节都有专门机构来协调管理,同时也做到了每个专项事务管理的一致性。美国采用的粮食流通体系是自由竞争与政府调控结合的流通模式。美国的粮食流通市场是由农场主、农商联合体和政府的商品信贷公司等组成。

2.各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运输体系的不同

对于粮食运输体系来讲,各国都极其重视粮食的运输里程和运输方式多元化,争取减少运输成本,但在具体国情中又采用不同的运输模式。加拿大从东西部距离约为5000km,铁路总长度约为10万km,铁路人均长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内河航运也较发达,航运距离为3200km以上,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十分便捷。粮食流通除部分成品粮外,原粮均为散装流通,形成合理的流通和运输体系。运输方式国内主要有散装火车专用车厢、集装箱、散粮运输汽车;出口粮主要采用散粮专用船和集装箱远洋运输。美国粮食运输体系可以说十分发达和通畅。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粮食储备设施, 由四通八达公路、铁路和水运网络相连接。粮食既可用卡车、火车或驳船由粮食储备地运至面粉厂、食品加工厂和饲料加工厂,还可通过位于北美五大湖、大西洋海岸、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海岸的港口转运至世界各地。

3.各主要发达国家粮食销售体系的不同

在销售方面,由于同属于发达国家,拥有极其完善的市场体系,从产供销各个环节都衔接紧密,几乎可以说没有缝隙。加拿大的粮食销售体系形成于20世纪初,有2个显著特点:第一是CWB及其委任出口商是西部小麦和大麦出口的唯一销售商。第二,联营是CWB销售又一特点,它使农户的收入不受粮食交售时间的影响。全加有四个联营系统,即小麦联营、杜伦小麦联营、饲料大麦联营和专用大麦联营。联营的收入超过初始收入,农户将得到最终收入;达不到最低限,由政府补足差额。

三、中国粮食流通技术的现状比较分析

1.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大体上经历了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粮食自由购销阶段;第二阶段是1953-1978年统购统销阶段;第三阶段是1978-1984年允许多渠道经营和集市贸易,即统购统销体制松动阶段;第四阶段是1984-1993年粮食购销“双轨制”阶段(即合同定购与价格双轨时期);第五阶段是1993年粮食收购“双轨制”,销售放开阶段;第六阶段是1994-1997年回归价格“双轨制”阶段;第七阶段是1998年至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阶段。

2.粮食流通体制的特征

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的体制特征是:初步形成了以国有粮食流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粮食流通体制。我国的粮食商品率不高,大约只有30%,在这部分的商品粮中,国有粮食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三,其他如农垦企业、生产企业等经营着四分之一左右的粮食。粮食购销价格实行“市场化”。粮食管理与宏观调控,实行两级负责、分级管理和调控的体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政策,严格收购制度,禁止私人粮食经营者和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粮食。实行顺价销售的政策。

四、政策建议

通过对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有两点建议供参考:

1.通过信息化建设,推进粮食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内形成粮食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大市场,全面融入世界粮食市场,就贸易而言不是单纯的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而是形成国内外贸相结合局面,形成真正意义的大市场、大流通,粮食市场化步伐才能大大加快。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2.国有粮食流通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的主体,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加快流通领域信息化。第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主辅分离,有发展潜力的流通企业进行重组,形成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参考文献:

[1]唐为民.加拿大的粮食流通技术[J].四川粮油科技,2003(03).

[2]刘颖.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比较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8(01).

[3]逄艳波,王锋.美、日、欧粮食物流体系比较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3(05).

[4]立军.国外粮食的物流走向及我国的应对举措[J]粮食储藏,2010.

[5]朱丽莉,王怀明,李光泗.我国粮食流通产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优化[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

作者简介:李园(1988- ),男,湖南衡阳人,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上一篇:成功捷径,唯有付出 下一篇:基于社会需求视角探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