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在管理中找问题

时间:2022-10-30 06:35:09

提高仔猪成活率在管理中找问题

摘要:仔猪成活率是反映猪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仔猪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仔猪:提高仔猪抗病力

新生的仔猪由于各项生理性机能如主动免疫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分泌不足消化机能弱、神经系统发育沿未成熟和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包括热、冷、惊吓等应激干扰。常常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为此,针对仔猪和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在不同的时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有效降低仔猪死亡率,显著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1 妊娠母猪的饲养

1.1 妊娠母猪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母猪。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一是保证肥猪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健壮的初生仔猪;二是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良好的膘情;三是保证妊娠母猪的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营养储备;四是保证初生青年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1.2 妊娠母猪的营养。根据肥猪的发育变化,将妊娠分为2个阶段,前期正是胎盘形成时期,需要的营养虽不多,但各种营养要平衡,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还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妊娠后期发育很快,必须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这样不但能够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用的营养,提高个体出生重,而且也能满足母体自身的营养需要,保持一定的膘情,储备一定的能量,为分娩后泌乳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妊娠母猪的管理。妊娠舍的最适温度是16―22度,湿度60%―75%,妊娠母猪需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的工作,控制猪舍的湿度和温度,加强环境卫生。整个妊娠阶段应减少应激,防流保胎,避免空怀比例升高和产仔数减少,猪舍要安静,避免因受伤,惊吓、骚动的刺激,引起母猪的应激反映,从而影响胚胎的存活。母猪在哺乳期要完成哺乳仔猪和产后恢复,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双重任务,任务更大。当哺乳母猪代养成仔猪数超过自身代养的最大限度时,或者当母猪采食量下降,乳汁质量下降或分泌不足,便会运用体内储备的脂肪来转化乳汁哺乳仔猪,当仔猪食入脂肪乳,会引起仔猪消化性腹泻,因为脂肪乳中含有长链饱和脂肪酸,仔猪不能消化吸收,而引起脂肪性腹泻。如果母猪过度动用体储代养仔猪,也会导致本身体重流失过大,体质下降,从而影响断奶后正常。

所以要保证母猪饲料的营养全面,尤其是对代养仔猪多的母猪和体质弱的母猪,要适当提高采食量,来保持和调整母猪适当的膘情。

1.4 妊娠母猪的免疫。母猪妊娠期间,必须做好影响仔猪存活率的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如仔猪红痢、白痢、黄痢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的免疫。

2 哺乳仔猪的饲养

2.1 仔猪出生重与仔猪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关系,仔猪出生时的健康和体重直接关系到产房和保育舍的成活率。要提高新生仔猪的出生重和活力,必须根据妊娠期母猪自身的营养需求和不同的胎儿发育特点,抓好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和适宜的采食量。如果妊娠前期母猪过肥,造成后期采食量低,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容易造成出生重小,在哺乳期也会出现无乳,厌食,便秘现象;若母猪在妊娠期过瘦,导致产后虚弱严重,甚至虚脱,恢复困难,导致抵抗力下降,易感疾病,也不利于仔猪的健康。所以要严格控制好膘情,加强妊娠期限间的饲养管理,这与仔猪的成活率是有一定关系的。

2.2 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影响仔猪存亡与生长的第一关键。仔猪出生后,没有先天性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靠母源抗体来获得免疫力。吃不到初乳,便很难成活,即使能够活,也会影响其以后的生长,或者成为僵猪。

2.3 及时补铁,补硒,加强补料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果得不到补充,新生仔猪一般于7日龄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食欲减退,并继发轻度腹泻,仔猪生长迅速,每天需铁量7-11mg。由于母猪的泌乳量分娩3周后下降,母乳不能满足仔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如不及时给仔猪补料,容易造成仔猪增重缓慢,患病死亡,补料时间应在产后5-7d开始,及早补料可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减少断奶时的应激。

2.4 温度的控制,无论是对母猪也好,还是仔猪也好都是最关键的,可能影响母猪的采食量及新陈代谢机能,出现无乳,少乳,及乳汁差等,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和成活率。冬季在保温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空气的新鲜度,

2.5 预防疾病。仔猪抵抗力薄弱,甚至没有免疫力,常易继发其他疾病。威胁仔猪死亡的常见疾病多为腹泻,导致脱水死亡。仔猪的腹泻可用长效土霉素或得米先进行早期预防,增强自身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同时要搞好圈舍内的环境卫生。另外要加强人员素质,减少人为性质的死亡:除疾病正常死亡外应杜绝冻死,挤死,踩死,压死,咬死,饿死等不必要的意外死亡现象出现。要及时驱虫、洗胃、健胃在仔猪适应新环境后就进行。

3 断奶仔猪的管理

断奶仔猪是指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是仔猪出生后遭受的第二次大的应激,应根据断乳仔猪肠道结构功能的变化,确定适宜的断奶日龄,完善营养,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性,保证仔猪的健康与增重,从而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仔猪断奶后由乳猪料转为保育前期饲料,需要5-7天过渡期,避免饲料性应激引起的腹泻,同时也避免断奶换样的双重应激。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等添加剂,来调节肠道环境,来优化吸收效果。

上一篇: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下一篇:温室大棚茄子病害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