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的精神生命舒展开来

时间:2022-10-30 06:24:13

让儿童的精神生命舒展开来

“童心教育”的探索是从重新审视儿童开始的。

在很多成人的眼中,儿童是成年人的预备,儿童的成长过程只是为了将来作准备。言下之意,人们可以以未来的名义去牺牲当下的童年价值。

李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6到12岁的儿童阶段不单单是为未来作准备,当下也具有独立的个体价值。我们不能忽略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不断成熟的个体,也有需要尊重、引导的独特价值。”

那么,儿童的独特价值到底是什么?

“儿童的纯真、质朴,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独特、鲜明的个性,这些能够延续到未来发展的‘童心’就是儿童独特价值的体现。”李强认为。

既然选择了坚守这些儿童教育常识,就必须回答另一个问题:保卫童年、守护童心,教育究竟还能做些什么?

说实话,这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采访中,李强多次提到童心教育是个“梦”。梦和现实是有距离的,要实现这个梦,学校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当下儿童成长的环境并不理想。李强说,“过去我们的童年还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现在的孩子受关注程度太高了。”

现实环境更反衬出学校教育的紧迫。

“童心教育”就是要为儿童成长营造一种相对自然的“生态”,让“他们的精神生命能够舒展”。

李强有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孩子的德育负担过轻”。“过轻”是指经历和体验太少。“有负担、付出,内心才会有体验,孩子的行为举止就不会是被强迫的。”

在武汉小学,这种“经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让100个孩子成为优秀是容易的,能让2600个孩子都拥有重要的人生经历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是童心教育所追求的理想。”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学校的竞技运动会变成了趣味运动会。体育组老师们发挥想象开发了许多趣味项目。运动会的场面甚为壮观,14亩校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有爬的,有滚的,热烈而沸腾。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也是要求个个都不掉队。有的孩子胆小,对李强说:“校长,我从来没上过台。”李强鼓励他,只要能站到台上去,有这个经历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他们还尝试把德育活动进行课程化、序列化,提出了“色彩德育”的设想。“德育内容也是有色彩的。色彩德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孩子们个性的色彩。同时也要将孩子一生中必备的主色调,比如公民意识、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融入到生命中。”副校长陈晓文说。

在李强看来,“经历”的重要一环还有课堂。

“我讲你听的办法是不够的,必须让孩子亲自感悟,亲自做,集体、整体经历。”

武汉小学的课堂让孩子经历了真实的智慧生长过程,“它不盲目地追求结果的整齐划一,而是强调教学中那份智慧生长、平等交流、理性思辨的‘经历’过程”……

回过头看,“童心教育”带给武汉小学很多变化,从理解儿童的视角、发现儿童的眼光,到教学方式的改变,德育途径的丰富,等等。然而李强认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师心态的变化。

“原来是怕问题和不足被大家发现,想得很可怕,很担心是个灾难,现在不怕了,因为问题指向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教育者如果能把问题当作财富的话,心态就会变。

有了这种心态,学校才能诞生平实、朴素的文化。

老师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了这种文化:“我在这里很重要”,“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我永远有受到表扬的权利”。

这是敞开心扉融入团队的大气和思想境界。

李强明白,办这样的学校,压力是巨大的,因为这所以城市命名的小学寄托了武汉人对教育的追求。

然而,有了对“童心教育”理想的追逐,有了“期待宽容,永不放弃”的心态,“学校每天都有一点小变化和进步,就像流淌的小溪一样,不断跨越……”

上一篇:守护童心 第24期 下一篇:教师成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