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30 05:08:03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就其生成速度与质量而言,与实际预想仍然有很大差距。人们开始思考源头性问题,也就是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问题,发现部分初中英语的教学习惯及思维模式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需要认真研究,创新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真研究对策,力求为建设创新、发展和健康的初中英语教学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与尝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教学思想规范下,实现和完成教学过程所必需的基本形式,具备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与框架,它体现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科学组合。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在1988年,才将英语列为《大纲》内容,可以说起步相对较晚,受人口基数影响,每年会有1200万左右的初中生在学习英语,可以说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潜力巨大,任重道远。从教学模式来看,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

英语对于国内需求而言,主要应用于商务领域、外交领域和技术专业领域等,初中生受理解能力、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应当把重点放在单词、语法和语感等基础性内容上,重在培养习惯。学习语言,环境是最好的教师。人具有完美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模仿和交流,可以自觉进行同化,但就英语教学模式而言,教学的“主战场”就是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大量的英语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将教师讲的知识点记在本子上,记下来,然后做好考试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2.缺乏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强调:学习是最有意义的劳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难和学习难成为一对突出的矛盾,传统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消散,我讲你听、我说你学、你念你记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模式。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完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去活跃自己的课堂氛围,力求让学生有一个舒心、开心和用心的学习环境。但部分教师改良的教学方法,反而成了学生新的负担,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实现。

3.教学的手段相对匮乏

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一刀切”现象,没有区分层次实施促进教育。教师对于完成教学任务的追求要远远高于教学效果的追求,基于学生的集中反映和新大纲要求,很多学校也大量购进了多媒体设备,力求使教学活动更上新台阶,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很多教师只是将备课教案直接Ctrl+V复制到多媒体当中,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却没有什么效果;有的进行了大量的背课,但思维没有转变,换汤不换药;有的以创新之名,舍本逐末,用大量的活动代替了实际教学,看似“众乐乐”,但收效甚微。

二、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营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上,不能闭门造车,凭想当然设计教学模式,必须要结合教学实践,才能够实现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目的。一是建立英语学环境。主要方法就是让英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在班内所有物品上标注单词,建立“英语角”,常用语的英语化等等,让学生会说、能说、敢说;二是脱离教学主场。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有时候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会让孩子们更容易印象深刻。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要大量培养教学骨干和创新人才,解决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匮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一是党委要高度重视。必须要将英语教学提高到与语文、数学同等的地位来对待,提高教学资金、教学研究和职级倾斜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走到英语教学岗位;二是加强内部生成。对于教学而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尽心的老师。要相信教师的自我完善空间,加强对英语教师的约束与评价,提高工作自豪感和自我定位能力。

3.创新应用基本手段

从量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都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突破。一是拓展教育资源。当前,初中生具备强大的计算机应用及检索能力,也就是说光靠教师大脑中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要依托网络资源,确保自己备课授课的丰满度;二是教学道具要多样化。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使用的载体也越来越多。比如多媒体投影系统、电子白板、人机交互等等,用科技力量提升教学水平。

三、结语

教学模式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教学思考和实践,反复论证,不断发展和补充,才能够实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形成合作、自主和探究的良好氛围,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子芳.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学园,2013(20)

[2]乔欣.注重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3]庄清梅.“激趣乐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实施[J].考试周刊,2009(21)

[4]熊琼红.实践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M].华中师范大学,2008(04)

上一篇:谈谈我对历史教学的几点设想 下一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