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预习 学会自学

时间:2022-10-30 04:44:45

文言文阅读是通过文言来理解文章、接收信息、体验感悟和获得美感的过程。然而,碍于文言文的阅读难度、知识容量、高考压力等多种因素,这一阅读体验过程往往都被教师越俎代庖了,学生的阅读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被迫完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披文入情,由情到理,由外到内,放松心态地独自领略文言精华,缺少了这一精神麦场的旷达与深刻。究其原因,最关键的症结在:学生没有预习,学生不会预习!那么,文言文的预习现状究竟如何呢?事实上,面对一大堆作业、考试,再加上学生不善管理时间,学生的每天课余时间,能排上预习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最严重的是,我们老师自己对预习也缺乏深入研究,对学生预习方法缺乏得力而持久的指导,因此,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预习或者预习低效;再加上教师找不到省时有效的预习反馈策略,在繁重的教学负担下,我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作为语文学习前奏曲的预习更多时候成了一句口号,基本上没有落实。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或被动预习,对课文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陌生,课上又忙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讨论”、“启发”、“训练”,有时一篇经典文言课文往往一、二课时就搞定!

面对现状,我确立了研究课题为《文言文预习方法的研究》,课题确立之初,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在教研室高明寅主任的指导下,我明确了目标1.开发早读的训练展示模式,激情早读,走好文言文教学第一步。

2、学生通过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

作者生平、性格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文字或视频资料,并在早读或课前三分钟给予展示。这对文言文的理解很有帮助,也是由难到易的桥梁,更是兴趣的来源。3、学生通过自学感知字词的读音,字形,节奏。学生在早读上通过扮演出题人,批卷人,答题人,教师等多种角色,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多种角色的转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征服欲、成就感,变枯燥的文言基础字词教学为活泼多变的人生体验。4、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以及展示实现对古人情感脉搏走向的个性化解读,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这可促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探究欲和对文本阅读的较为持久的兴趣。

目标明确,我开始寻找理论支撑,学习《新课程课标》语文教学大纲》,学习《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补编》智仁勇等《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等文献,有了理论依据,我开始行动研究。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预习,我专门设置几篇文章,在正式学习之前加强预习,通过对比,发现学生在课前对所学文言文进行预习,在课堂上的反应明显好于课前没有认真预习的,与此同时我编写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自主学习。

文言文的预习要见效果,必须保证课内安排,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我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积淀了一点指导学生课内预习文言文的经验,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开始对文言学习感兴趣,能主动预习,有不少深入的发现与见解。现就文言文预习方法研究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上新课前,教师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情境与氛围,就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习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我就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使课堂声色结合,图文并茂,更直观更形象,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重视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阅读,读要得法,才能事半功倍。文言文的诵读一般有默读、自由放声读、齐读、竞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诵读应贯穿在文言文教学的始终,有效的诵读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如在教《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三、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多学、深学,因此,我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前课代表将学生预习中不会的句子写到黑板上,课堂上我不必句句串讲,只需做适当的“点拨”。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悟性。

四、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活跃的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会与别人合作。教师不是一人唱独角戏,而是在学生自主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我就安排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确实有异议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授《雨霖铃》时,采用分层次教学,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提问,互相解答,师生互动,学生学古诗的热情高涨。

五、设计活动,培养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课本剧表演;复习文言文时进行知识竞赛;举办“文言文中华经典晨诵活动”;名句背诵接龙;举办“青春心 我的梦”朗诵会……这些具有针对性活动的举办,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接受了知识,加大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辩能力。

六、拓展延伸,提高品味

在研究过程中我把文言文教学的步骤总结概括为“诵——译——议——引”四个环节,我认为第四个环节绝不可轻视。因为有了前面三个环节的学习,还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我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自己喜欢的作者,了解他们的一生经历,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结果让我惊讶,学生整理的资料详细、全面,有的还做成了课件向同学展示。我在研究中得到启示,学生的潜力巨大,我们要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总而言之,通过研修我在理论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实践上有了明显的改进。研修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共同进步。

上一篇:以“四合一”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下一篇:试谈初中生物三维目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