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运用

时间:2022-10-30 03:47:09

浅谈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运用

摘 要: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的必要环节。把握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精心设计好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教会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方法、给予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是教师运用好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使数学教学活动科学有效,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强大动力?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数学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运用等主体活动去参与数学、亲近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课堂教学实践是主渠道,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养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特点

为了让处于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设计方案中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如,可对学生说:“在你们桌上放着几袋小方块,你可以用小方块设计;如果你觉得不用小方块,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这样,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忙碌的景象:有的学生用小方块搭、拼;有的拿着笔在纸上画示意图;还有的学生将它分解成三个整数相乘的形式再设计……如此教学,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实践活动是鲜活、生动的,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

如果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时,学生在经历了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存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印象,那么这种教学实践活动就没有达到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的目的。让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知识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仅智慧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可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而学习内容的开发利用也有所不同,且由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是独立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评,从而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精心设计课程,调动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如果不给学生创造思考问题的空间,只能适得其反。比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时,要让学生明白:“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具备的特点,正方形也具备,而正方形具备的特点,长方形却没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而长方形不能说成正方形。通过三种图形比较,平行四边形具备的特点,长方形有,正方形也有;而长方形、正方形共有的特点,平行四边形却没有,所以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反过来说,平行四边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那就错了。通过比较,弄清概念间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牢固掌握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错了,或者不知怎样答题,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后再作答。

三、教会活动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编排上从“双基”目标发展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四基”目标;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分量,加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时,为了建立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概念,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再用直尺量出课桌长、课本长、课本厚等。通过直观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观察、实际测量活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使一些抽象的计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感知,从而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建立起长度的表象后,再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然后通过说说相邻两个长度单位(如米与分米)的进率和任意两个长度单位(如米与毫米)的进率,进而帮助其弄清长度的进率,最后让学生填空。这样教师在教学时给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创设操作机会,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如,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时,设计“我们长高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操作工具,在操作测量和记录每个学生身高中,抽象出统计思想;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具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会修理家中或班里损坏的课桌椅等。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课标的集中体现。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更应强调人人参与、互相启发,鼓励自我表现,自我发挥。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避免仅仅是几个优生表演的场面,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表演过程中为了照顾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准备适合其特长的题目,要求他们表演。这样尽管胆怯,但有这么多人的呵护、鼓励,他也一定会大显身手的。当他的表演受到大家的掌声鼓励时,他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

总之,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改变了静态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给了数学实践活动一种勃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施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运用,培养创新人才,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会得到更多、更新的体会与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白云完全小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教师数学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小议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