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班内分层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30 02:41:56

浅析新课标下班内分层的教学模式

摘 要:为了弥补传统学业评价制度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探索和研究分层教学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就笔者学校2013年新课标,结合笔者学校高职数学教学的特点,在分析了相关的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分层教学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总结了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职数学 因材施教 理论与实践

目前,高职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给高职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用材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结果,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非常必要。

一、分层教育的理论依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心理学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是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经验的清晰度和学习动机,在新的学习中起重要作用。教师对不同认真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最终好、中、差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认知特点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并选出各层次的组长。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把学生适时调换到适合的层次,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课堂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一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据此可以把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组、B组、C组。教学目标分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C层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教学内容要更为集中和单一,更贴近课本,教学容量相对小一些,难度较小。B层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追求大容量,注重课内向课外延展,突出学生学习的时效性。A层学生基础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合采用精点精练的方式,教学内容不求多而求精,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发其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B类、兼顾C类的原则,以达到班级均衡发展、整体提高的目的。

3.课堂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在安排课时的时候,教师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深、难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讲,在课后再给A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保证A层“吃得饱”、B层“吃得好”、C层“吃得了”。

4.课后教学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在测试和考核中有所反映,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教与考的脱节,导致学生积极性遭到挫伤。

评价分层还应注意:对低层次学生以表扬为主,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高层次学生可以采用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评价分层重在指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与问题,而不宜以排名次为手段。

三、分层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少部分生源能力较差,课堂听不懂,目标期望值低。二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对分层教学有畏难情绪,课堂安排不当,造成时间浪费,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此外,大环境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没有改变,只一味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分层教学实验难以推进。三是分层教学很难真正兼顾两头、促中间,在教学方法上还需不断研究。此外,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邓国光.学校分层次教学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

[2]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学数学,1997(2).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上一篇:罗恩教育理念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 下一篇:模具生产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