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喜欢大声喧哗

时间:2022-10-30 02:20:36

中国人为何喜欢大声喧哗

生怕别人不知道,总想弄出点动静来

巴黎圣母院的尴尬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则新闻报道让许多中国人为之愤怒:巴黎圣母院专门制作了一个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这个牌子无异于在明目张胆地说“请中国人保持安静”!记得这则新闻传到我们寝室,几个同学的民族主义情绪大爆发,怒冲冲地叫嚷:“为什么不是日文?不是德文?不是越南文?偏偏是中文?明摆着欺负我们嘛!”话题由此展开,他们粗门大嗓地讨论了半天。我那晚很困,可他们的声音太大,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好不容易等他们的声音变小,刚有了点睡意,走廊里却又回来一帮夜游族,一上楼就开始大呼小叫:“什么破电影!还奥斯卡大片呢!简直是文化垃圾!”再配之以阅兵式似的脚步声,使我相信整个X理工大学东六舍的全体学生在那一刻都被吵醒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中国人真的喜欢大声喧哗。由之联想到一个字:静。这个字挂在我们的学校、机关、图书馆、医院、银行、火车站、候机大厅、电影院甚至厕所里,只要公共场所,几乎无处不在。这些安安静静挂在那儿的静字,本质上也无异于巴黎圣母院的提示牌,同样是一种无声的呐喊:这儿太闹了!不同的是,这些静字不是法国人写的,而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由此,我想到了古代的中国人,也一定是喜欢大声喧嚷,不然古代的大堂上为什么都立着肃静牌?寺院里的山墙上也都刷着肃静字样?看来,巴黎圣母院的提示牌只是抄袭了中国人自己的做法而已。

此喧哗与贫富无关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人喧哗依旧。伴随着腰包日鼓,出境旅游者增多,中国人的喧哗声更是进一步传遍了全球。

有人是这样解读中国人的喧哗特性的:这与中国人一夜暴富的心态有关。有钱了生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总想弄出点动静来。特别是到了国外,更是把大声喧哗引人注目当成了为国争光。在商店里扯着嗓子问价,下榻宾馆后楼上楼下地找服务生,恨不得让所有外国人都知道,我也出得起国了!这种观点粗一听像那么回事,细一想却是大谬。那些外国游客比中国人有钱得多了!也没听谁非议过法国人在宾馆通宵、美国人在酒店里“五魁首、六六六”!有人就更进一步论述,说中国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以前穷狠了,穷极而富,那种富后的心态自然与别国不同,不鸣不爽!其实这话也没道理。以前中国人穷时,两人见面,不也扯着嗓子叫:“您吃了吗?”或者扯着嗓子回答:“我吃了,吃了好几个窝窝头呢!”同样是穷,可意大利人的表现就不一样。有人这样描述意大利威尼斯的破落户:人家饿着肚子在街道中间悠闲地散步,一只手背在身上,另一只手拿着牙签时不时地剔剔牙,神情镇定,举止优雅。意大利人的嗓门之大也是世界有名的,唱起歌剧来高音分贝绝对不亚于中国人的信天游,可是也没见过哪儿的“禁止喧哗”是用意大利文写的。

可见,此喧哗与贫富无关,它应该是中国人民族特性中的一种固有物。这就引出了一个矛盾的话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儒学,向来主张人谦恭庄敬的。孔子也说,君子遇事,要三缄其口。那么,饱受孔学浸染的中国人,何以落下这个让世界人民都讨厌的毛病?

喧哗背后,中国人的矛盾反思

这种矛盾在生活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我身边就有一个。我有一个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朋友,自己下海从商,资本颇丰。你如果在他的办公室和他谈古论今,他显得温文尔雅,很有儒商风度。但是,当你看见他陪客户吃饭时,又成了另一副模样。点菜时冲小姐粗声大嗓,吃饭时旁若无人地大讲黄色笑话,买单时恨不得把钱包都甩到天上。我就纳闷,问他何以有时会这样一副嘴脸,他答曰:“在什么环境说什么话,和跑江湖的人在一起,不大呼小叫的,别人会怀疑你的能力。”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论,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在中国确实存在着“喧哗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比如在小饭馆吃早餐,遇到人多时,你要是慢声细语地问:“服务员,我的面什么时候能好呀?”服务员十有八九会继续忽略你,可是如果你一进来就大喊大叫:“小姐!我的面怎么还没好啊!”那服务员肯定会把给别人的面先给你。

喧哗非君子行为,却有如此大的好处,不免令人怀疑中国人传统素养的脆弱。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但是,中国人的礼仪却有一种致命的弱点:它没有制度的保证和约束。这使得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出现了严重的双重性,一方面人们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另一方面人们在遇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时,又会本能地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喧哗习性看似一件小事,却暴露出中国人道德体系上的缺损与矛盾,我们不能说那些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者就一定是没有素质的人。问题在于,很多有素质者何以也习惯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种矛盾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我们的经济日益强大的时候,我们的民族精神会不会也随之变得成熟起来?走出国门,旁若无人的喧哗声没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好处,反而带回了别人的指责和白眼,让我们的民族陋习被世界文明的大规则小小地撞了一下腰。虽然看似不疼不痒,但其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极大的命题:许多在中国行得通的东西,到世界上还行不行得通?

改变这样一个小陋习,对中国人来讲,也许不比加入WTO意义小。

晨光摘自《天下男人》06.8期

上一篇:关键节点再次强调“生命线” 下一篇:国学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