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教育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30 12:12:18

谈语言教育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278-01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最重要的工具,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关键。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听、说、读、理解,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用恰当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同时能更好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学问,是每个幼儿园老师都需要研究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经过几年语言教学总结出"兴趣才是幼儿语言入门的关键,也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对于语言表达产生兴趣,才能积极思考、探索,继而产生强烈参与的愿望,让语言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但是,经过听课我们发现,许多老师的教案设计枯燥单一,整节课下来孩子们正襟危坐,没有任何趣味可谈;教学重点基本都偏向于识字、模仿和阅读,完全忽略幼儿们渴望表达的愿望。对于在语言教育中激发儿童表达的兴趣,笔者有如下几点想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对于幼儿园的五六岁的孩子,对周围一切都感到新鲜,他们天真、好奇,但又感觉陌生,怎样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变“厌烦学”为“愿意学”,变“苦学”为“乐学”。创设情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寻找新知识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为了有效地诱引孩子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掘孩子蕴藏的学习潜力,从而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在《聪明的小白兔》活动中,自己模仿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动画乐翻天栏目中的做法,利用大量的时间,裁裁剪剪,自制教具,让书中呆板的插图活动起来,让鲜艳的图片在黑板上活跃自如,粘粘贴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始终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习的效果也提高了。

2.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客人来了"使孩子知道妈妈不在家时,客人来了,小朋友要像主人一样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一杯茶,说:"阿姨,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会说:"阿姨再见。"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3.有效引导早期阅读,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美国已经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全美各州强力推行。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平时,多开展故事比赛,表演游戏,让幼儿在阅读中学到的故事、诗歌等展现给大家,既巩固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又发展了幼儿表现力,增强自信心。另外,通过“小喇叭”“小小新闻角”等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另外,要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提供大量的幼儿阅读的材料,只有持之以恒,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4.把语言教育渗透各科教学

语言教育不仅是语言课教师的责任,而且是各科教师的责任。在各科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把语言教育渗透到各科领域的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4.1游戏。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心骨,不论是课堂游戏还是户外游戏都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要求幼儿不仅要动起来,而且要进行交流,了解游戏环节及游戏的目的所在,达到游戏的结果,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分配角色是关键,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要反复强调角色名称,然后请每个幼儿说说自己在该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任务是什么?如在唱歌比赛中扮小白兔的幼儿的任务是当裁判员等。

4.2艺术。幼儿语言的发展应渗透在音美教学活动之中。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听《春天来了》这首歌,幼儿就会说:"我感到天气变暖了,柳树发芽了,田野变绿了,山里的野花开了,蜜蜂蝴蝶飞来飞去。"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并说说绘画中自己采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像什么?比如:螺旋线像什么?幼儿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像妈妈的头发,像攀登架,像螺丝,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思维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能力。

5.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纲要》也强调“幼儿的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综上所述,结合《纲要》的精神,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语言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同时将语言教育与其它领域教育有机的融合,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全方位的发展,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聋校内涵发展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