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备学生”

时间:2022-10-30 10:48:26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备学生”

在我们的教学中,提到备课,人们自然会想到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等等。对于备大纲、备教材,教师历来都很重视。其实,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因此教育的过程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心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在备课当中要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现在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下备课中该如何备学生。

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还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这是教师备课的起始点:例1如在球的体积这节课时,我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cm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10cm、高10cm的圆锥;第三组做半径为10cm、高10cm的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使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2了解学生,备学生知识起点,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在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这既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本质把握,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设疑、质疑、解疑,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建立数学概念,把学习定义、定理和规律:例2如在学生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可以让三个学生分别去画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这时学生会发生三条线为什么会是一条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有多种,为什么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在学习镶嵌时,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可以,而正五边形不可以?等等,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的设疑、不断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规律,为下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我们常说数学知识是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培训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所谓数学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因此,了解学生具有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教师制定能力目标的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课堂教学就会回到灌输知识的老路子上去。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时间才能达到的,不能期望通过几节课就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做到“渗透”而不“灌输”。

3注意生活题材,创设问题情景贴近学生的实际,设计学生的活动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想的体操”,但编排再好的体操不动拳脚也学不会。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其实质是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要求,就要创设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或从行驶的车辆上收集一些图案和图标,走进商场了解商品打折促销活动,在阳光下观察实物的投影形状等。

4研究学生的思想活动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学生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其心理活动如何,思维流程怎样,同样是全面了解学生所不能缺少的,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教学设计,才更能符何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教师要在正确的分析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5发挥学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让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不同思维水平的几个层次,并预计每个层次学生可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组织到位,便可达到巩固的目的,普通学生达到了不懂就敢问,敢发表观点,掌握各知识细节的理想状态,这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备学生,这是一个较大的话题,经验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发现和总结,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体验过程,让他们感悟到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奇妙和规律,真正实现让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