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司故居研究

时间:2022-10-30 10:09:41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司故居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以土司故居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青海土族民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塑造了本民族文化建筑性格的特征和传统手法,体现了民族技艺和独具特色的乡土建筑文化。

【关键词】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司故居;建筑形制

【 abstract 】 this paper mainly to toast former resid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u dwellings in qinghai's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tyle, and shap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embody national skills and uniqu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ulture.

【 key words 】 mutu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Former toast; Architectural form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地区。青海东部地区的土族民居主要集中于此。当今传统土族民居已经所剩无几,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该算是互助故土园里的一座传统民居。

土司故居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围院墙东西长22米,南北宽20.9米、正房高7米,占地面积478平方米。建筑方向坐北朝南,西南角突起一座两层阁楼,用于放置杂物。整体院落呈三合院形式,无倒座。房屋以一层为主,正房为二层建筑。

一.土司故居的门楼

青海传统民居单体门的形制主要分为屋宇式、墙垣门、柱廊式三种。柱廊式门楼不同于屋宇式门楼依靠房屋做门,也不同于墙垣式门楼随墙而建,柱廊式门楼一般自成一座。门楼特点高大、宽敞,凸显主人身份。屋顶结构用两根、四根或六根支撑,下面形成一通道,在中间开门,因此分为二柱式、四柱式或个别六柱式等。

土司四合院柱廊式宅门开在宅院南部。门楼的形式为土木结构(木构架外包夯土),采用坡屋顶形式,由砖制成正脊、垂脊。大门宽2.2米,4.1米,门扉前后至檐下各1.4米,进深很大,结构采用六柱三檩式,装饰华丽,规格高,反映出主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土司民居门楼屋顶至前檐的装饰配件是(从上到下):草泥夯土、望板、椽、飞檐椽、檐檩、额枋、平板枋、罩面枋、雀替。宅门木雕雕工精细,“花草”丰富程度超过一般民居大门。木雕内容多为“凤凰展翅”之类取吉祥之意,还有植物、鸟、牡丹以及搭配一些几何线条,一曲一直、一刚一柔惟妙惟肖。土司门楼集多种雕刻手法于一体,它是一座极具地域文化的传统门楼,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二.土司故居的空间组织形式

由图可以看出,土司故居分为三个大部分:即门楼、庭院、正房三部分。它是汉族建筑与青海传统民居的结合物,并遵守了中国传统建筑礼制 “居中为尊”、“中轴对称”的制度。

1.院落正门

土司正门位于整个内院的南偏西,府大门向西,较好地避免了风沙和视线对内院中家庭活动的直接干扰,并针对外土内木、外粗内精的建筑形式而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达到了放一收一放的空间效果。大门向外要正对神山、母树等物为吉祥,忌讳正对墙角、空物,若无吉祥物,则要立照壁,以为屏蔽。因此,大门常与其所在墙面成一角度开设,这是土族传统民俗在其民居中的又一反映。

正门采用的柱廊门形式,两角起翘。整个大门全部用夯土而成,顶部盖夯土,檐口用青砖模仿木结构。整个大门形式上符合传统三合院大门型制的做法,严格的遵守了中国传统建筑礼制制度。

2.庭院

进门后穿过一处角房进入内院,庭院是家庭中的公共活动中心,是土司故居各个房屋、各个空间进行交流和联系的联结体。土司故居内庭院的特色主要表在在其宗教色彩上:庭院正中有可用于拴牲口转槽,亦称之为嘛呢台,是家庭生活和宗教两用的设施,直径近2米,高近1米,圆石垒成;圆台正中竖有高达数米的“达日加克”(嘛呢旗杆),上挂嘛呢旗(经幡);台上还可设煨桑炉,其中终日香烟缭绕,它与设于正房二层中的佛室一起构成土族家庭内部的标志升与村庄中众多的宗教设施相呼应。

3.正房

正房位于院落北侧,它是整个土司中采用建筑形式最高的建筑,东西厢房次之。正房厢房通过耳房相连接。

东西厢房面阔为四开间,采用六架卷棚硬山顶的建筑形式。东西厢房基本对称,平面采用了副阶周匝形式,一明两暗接一间辅助用房。西厢房四间分别为堂屋、卧室、其他两开间布置厨房、酒窖,东厢房为两卧室配一间堂屋,另一开间作为库房使用。结构开间12.5米,进深3.5米,柱廊进深1.5米,门窗分别采用板门、格子支摘窗。额枋、雀替雕刻有花、鸟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

西厢房西南角升起一间房间,做成一个双坡顶房间作为库房。青海地区降水少,民居多数为平顶,并且自古流传青海三大怪的“房上能赛跑”说法。所以土司民居也是如此,进入它的角楼需要架设爬梯从庭院上去。角楼的存在即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又使得整体院落高低错落,造型别致 。

正房东西两侧连接厢房的两间耳房,采用土坯平顶的建筑形式,曾经作为库房、佣人房。建筑高度低于厢房。耳房退后1.5米,显示出主人的地位,表现出“居中为尊”这种中国传统建筑礼制。

正房是核心部分――主体建筑,布置在宅院轴线上,采用了六架梁卷棚硬山顶的建筑形式,平面采用了副阶周匝形式。开间15米,进深3.5米,柱廊进深1.5米,一二层层高为3.3米。地面采用方砖作为地面铺装。正房内部一般分隔为五间:堂屋居中;左侧是家庭中长辈的卧室和款待宾客的地方,右侧是卧室;西侧布置楼梯,二楼正中堂屋是佛室,供家人日常膜拜之用,两侧为两间卧室。正房的正立面是在檐下作成檐廊的形式,形成一个半开敞的、遮风挡雨、充满日照的家庭活动空间。门窗采用板门、格子支摘窗。额枋、雀替雕刻有花、鸟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木雕刻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刻手法和内容与厢房大体相似。

三.土司故居的室内设施

“炕”是我国北方传统民居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土司民居也不例外,它不仅是供人们休憩的地方,还是家人聚会、款待来客、妇女作活、幼童玩耍的重要场所。土族人家的炕主要有木板炕和塌泥炕两种。土司民居采用木板炕,炕头砌筑一个储物柜,利用炕和被墙的剩余空间砌筑而成,它不仅能贮放物品,还增强了木构架的稳定性,井对房屋的保暖起到了一定作用。

室内个房间采用木隔板分隔,隔断也雕刻了“麒麟送子”、花、鸟等饰物。二层正房设有佛室,放置佛像、供案等宗教设施,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土司故居的建筑装饰

土族故居装修的重点是房屋的木构部分,即梁、檐、门、窗等。土族民居的门、窗、楼外廊挡板、檐口底部以柱身雕刻着美丽图案纹路,图案巧妙而严谨、绚丽而朴素,用流畅的木制线条构成弧形,频率感很强。

土司故居的建筑装饰以木雕为主。木雕多出现在大门、窗扇、图案有牡丹、鸟、“凤凰展翅”、“二龙戏珠”、“喜鹊弹梅”、“麒麟送子”、“寿山福海”、“牡丹富贵”、“暗八仙”等,充满浓郁的文化。土族人家室内常以牡丹图案进行装饰。他们把牡丹看作是月亮的女儿、吉祥的象征,故有“土族人家满眼是牡丹”之说。

土司内外墙均以草泥抹光是土族民居的又一重要特色。它既给人以坚实、整洁的美感,又减弱了水、风对墙体的侵蚀。在大门所在的外墙面上还用白卵石镶嵌以示吉祥。

【参考文献】

[1]梁琦•青海少数民族民居与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王军•西北民居[M]•西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造价控制 下一篇:桥梁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