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

时间:2022-10-30 08:54:38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高职学生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其中就包括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意义深远。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道德教育

一、职业学院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院校、专业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当前对在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上有两种主要错误认识:一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高职类院校开展,而其他院校则没有必要;另一种则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内容,高校没有教育的义务。

第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边缘化”倾向。据调查,在当前不少开展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而在德育教育中,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的现象。在道德品质教育中又存在着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

第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门性、针对性,教育方法、手段单一。在不少开设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院校中,只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不能够开展针对职业特点要求的专门性讲述和分析。

第四,高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当前不少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错位。不少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对金钱过度关注,对薪金丰厚的职位趋之若鹜,而对报酬相对较低的岗位却无人问津。有些学生奉献意识弱化,过分看中工作待遇,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敬业精神。

二、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加强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立身处世和成才立业的奠基教育。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结合新时期新的职业特点,积极探寻到当前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对策,用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育形式,有效地去塑造广大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针对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高职学校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完善措施

高职学校领导不仅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关联,更重要的是它与未来社会风气的好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1.要拓宽对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的认识。新时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再是满足于讲道理、懂道理,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着力解决工作实际中言行不一致的“道德冲突”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在实践中逐步树立起由灌输式教育向知行育转变的观念,实现由封闭育人理念向开放育人、发展育人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2.要增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开放性观念。一方面要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的通融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其他各项工作的横向联系,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发挥德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德育课堂是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德育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抽象的理论灌输直接导致作用减弱。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探索实践,找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高职德育课改革应该定位在:目标是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途径上尽可能多样化。

(三)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职业道德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职学校教师的道德形象对学生具有吸引、示范和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特别是直接接触学生的科任教师、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他们好的师德师风、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四)在实习中培养职业道德习惯

高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实习教学环境,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以主人翁的忘我劳动精神满腔热情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自我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五)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要注意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加大在校园文化环境硬件建设上的投入。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文明达标”活动,强化规范管理,促进自我管理,推动校园文明环境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中,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形象化教育,充分运用校园电视、周末电影、学生之声、广播、校报、学生自办刊物等现代化的手段教育学生。学校还要通过组织科技节、职业技能比赛、学科竞赛等,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宁.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赵新燕.对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点思考[J].科技传播,2009(10) .

[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文教资料,2008(34).

上一篇: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人文主义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