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掀起学习的新革命

时间:2022-10-30 07:57:17

移动学习掀起学习的新革命

今天,当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平板电脑或一台笔记本电脑时,只要存有学习资源,无论你是在步行、泡吧、乘坐私家车、公交、地铁、出租车,乘坐火车、轮船、飞机,还是躺在床上、猫在沙发上、坐在马桶上,只要你愿意学习,你都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为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然而,就在几年前,我们的学习仍深受时空的巨大限制。一般而言,传统的学习往往要么在学校里进行,要么在家里或是在公共图书馆里。可是,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价格越来越便宜、拥有的人群越来越多,加之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化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让我们的学习不必再受时空的限制。

学习革命来袭

对于许多忙碌的上班族来说,上下班的路途中、出差的旅程中、购物排队结账的等待中,以及其他可以忙里偷闲的时间,都是进行移动学习的好时候。比如,某位销售经理说:“在手机上学习成为我每天上下班途中的必修课。看看新闻,看看单位群里的一些通知、动态等,下载些英语给自己充电……”这样的移动学习让他在漫长而拥挤的地铁时间变得充实起来。在今天这个时代,像他这样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新的学习革命。

那么,何谓移动学习?简而言之,移动学习是指一种在手持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相较于电子化学习和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更加强调学习者通过电子移动设备、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学习所使用的手持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能够在一个不固定的地点――移动的环境中――实现学习。也就是说,只要有移动设备在手,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亦即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

著名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Sun)的电子化学习专家迈克尔・温格尔(Michael Wenger)认为,移动学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因为在传统学习中,印刷课本同样能够很好地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因此可以说,课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支持移动学习的工具,而移动学习也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尽管如此,但我们仍然认为,现在我们所说的移动学习有别于一般的学习:主要指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相对不确定的学习环境下,利用各种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

从实现方式上来看,移动学习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技术。这种学习的实现工具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这些设备从特征上具有三大特性:可携带性,即设备形状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无线性,即设备无需连线;移动性,指使用者在移动中也可以很好地使用。目前支持移动学习的设备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混合设备(混合了移动电话的语音功能和平板电脑的数据处理功能)。

移动学习在电子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手持计算技术设备,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因此我们说,新兴的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它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今天,移动学习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印证了信息时代的“学无止境”。

挑战传统学习

当即时通讯(IM)、社会性网络服务(SNS)、视频通信(VC)等工具纷纷移植到手机上之后,移动学习就成了传统学校教育的一大挑战者。比如,当学生突然冒出一个新问题时,他不仅可以立刻通过手机向老师请教,还能在微博上把自己的认识与同学即时分享;如果他正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还可以用3G视频电话让对方看到自己画的椭圆形或圆锥形。

时下,手机报是许多人都非常青睐的学习资源。著名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在线部门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开发了适合不同人群的英语手机报,吸引了几百万用户。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称,这表明用手机来进行学习充电的方法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他分析,“未来用手持设备在关键的时刻学习知识可能会变成中国孩子的一个习惯。”新东方在线副总经理赵勇2009年就说,手机报现在是他们移动学习战略的起步,未来一定不止于一个手机报――“我们在构建移动资源站点,会把更丰富的互动性内容、测试、点评、视频、文字、音频内容全部放在互联网上。”

当嗅觉灵敏的新东方在商业领域展开移动学习的探索之时,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将移动学习引入传统的教育体系里。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移动学习网,主要基于手机应用提供校园网络课程的下载与浏览;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和厦门软件学院共建了厦门软件学院3G校园网……中国的移动学习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教育的面貌,一步步走向产业的成熟。

移动学习对学校教育带来了几乎可谓颠覆性的挑战。在新加坡,高中生可以在公交车上拿出手机,飞快地按动键盘,创作抒情诗。作为写作练习的作业,她把这首短诗发送给她的老师。老师收到班上许多学生的短信诗歌,他把写得好的挑出来加上自己的评语,用短信群发给他的全体学生。这位老师认为,短信诗歌写作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吸引年轻人,而且方便简单,只要灵感闪现,在路上也可以写作。这种另类的教学方式颇受学生们的欢迎。

据此可以想象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可以在地铁里用手机短信与老师交换一篇新作的看法,可以在校园的长椅上登录无线网络查阅课本的相关资料,可以在春游的路途中收看电信运营商为你提供的彩信学习节目:“掌上学业”“移动课堂”。一所随时随地随身的学校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

促进普及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新兴的移动学习很感兴趣,专门举行了关注手机对普及教育的作用“移动学习周”(Mobile Learning Week)活动。来自各国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以及诺基亚、爱立信、英特尔、微软等业内主要公司的代表共聚一堂,深入讨论了利用移动设备为教育服务的现状、潜力、前景和挑战。

继把2011年12月12日至16日定为首届“移动学习周”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把2013年2月18日至22日定为第二届“移动学习周”。来自世界各国的200多名各界代表汇聚在法国首都巴黎,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深入讨论了在“书本缺乏但是移动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促进教育在性别等问题上的平等化,增加妇女儿童的学习机会。

今年的“移动学习周”分享了移动学习创新方法和展示移动学习教学工具以及他们如何帮助实现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EFA)的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今年“移动学习周”的重头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出台了一套《移动学习政策指导意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移动学习的前景十分美好。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移动服务平台的使用人群在不断增加。到2012年年底,全世界70亿人中有60亿人在使用手机,包括许多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们。这种使用广泛、便于携带而且成本不断降低的设备在普及教育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随着购买手机费用的降低,移动服务正逐渐深入到缺乏学校、书本和电脑的最贫穷地区。手机的使用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增加教育机会、保证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事实上,巴基斯坦、蒙古、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家开展的试点项目已经证明,移动电话在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提高妇女和女童的识字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校的管理及教师间的沟通等方面,确实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基斯坦乡村地区推行的“移动识字项目”,使用手机充实针对女性青少年的面对面识字课程,取得的成果很惊人――引进移动学习服务后,识字课结业时取得A成绩的女生比例从28%猛增到60%。

不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助理总干事詹尼斯・卡尔柯林斯(Janis Karklins)表示,尽管潜力巨大,移动技术还是尚未能对教育目的起到应有的作用。他说:“我们不能继续装作还活在前数字时代,这种做法很可能会使得学校变得不能贴近现实。在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许多甚至大部分年轻人的口袋里都放有一个功能强大、方便携带的移动电脑。现在的问题不是学校和教育体制是否会适应并接受移动技术,而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

卡尔柯林斯希望大家共同探讨移动技术如何拓展大众学习的机会。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会长安妮・鲍沃特(Anne Bouverot)表示,她相信移动学习已经准备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她明确说:“我们对迈入新的阶段充满信心,我们能在全世界推行大规模的、政府支持的、成功的移动教育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国家都缺乏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利用移动电话促进教育目标,许多国家甚至禁止在学校中使用移动电话。作为负责全民教育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他们今后将就信息和通信技术如何推动全民教育进程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总裁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

曾断言:“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次浪潮是电子化学习。”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断言中的电子化学习现在应该改成移动学习。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根(Desmond Keegan)2000年在庆祝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举行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术报告会”上所作的题为《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的学术报告中,预言移动学习代表着学习的未来。这些都足见移动学习将是革命性的下一代学习模式。

总而言之,面对移动学习的汹涌来袭,我们有必要尽早顺应这股浪潮,并尽早做好相关准备。(来源:《光明日报》,2013-10-05)

上一篇: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 下一篇:枳生长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