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30 07:22:15

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针对包括学前儿童在内的所有人,尤其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对学前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如今,学前音乐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下将对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 音乐教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96-01

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指的是幼儿在6岁进入小学之前所要进行的音乐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早在17世纪,教育家科门斯基(enius)就已经认识进行学前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1 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两个阶段

1.1 学习阶段

在国外,学前音乐教育早已形成音乐教学体系。例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学等都是比较著名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相当适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将其用于学前音乐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趋势。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能够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学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我国由于学前音乐教育经验不足,需要学习国外著名的音乐教学体系。例如,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教育;引进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帮助学前音乐教育增强合作精神;探究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学,调动幼儿身体的积极性,更好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1.2 创造阶段

学前音乐教育的创造性表现在乐器的制作上。奥尔夫音乐器材的费用是昂贵的,各地方的老师和儿童可以自己制作乐器,把身边的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把一切可以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当做奥尔夫的自制乐器。这样,在节约资金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奥尔夫教学。

从另一角度看,制作乐器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在不断地寻找与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器材相似的声音的过程中,很多特色的声音被发掘出来,并被制成乐器,其中有一部分自制乐器还被纳入国际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乐器当中。

2 当前学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音乐教育是最基本也最关键的基础准备,它具有启蒙作用。许多音乐家之所以取得成就,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基础时期的正确教育。许多音乐教育家都曾指出,音乐学习越早越好。当前社会中,注重对幼儿的学前音乐教育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由于认识和方法上的错误,致使我国当前学前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2.1 教育投资过于盲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早期教育成为一个家庭的重点。但由于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投资太过盲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时,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先天的条件,逼迫孩子选择音乐作为发展方向。如,孩子没有想弹钢琴,家长却投资买了,并逼迫孩子学习,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第二,有些家长却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进行干预,逼迫孩子选择不感兴趣的音乐专业。如,孩子想学传统民间乐器,家长却为其投资学习钢琴、电子琴,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投资过于盲目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家长要认识到,优越的条件与成材并非是成正比的。无论进行何种教育投资,都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原则。

2.2 盲目追求考试级别

考试级别是一种制度与标准,它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而设立的,以保证音乐业余教学活动有一个更好、更科学的规范。但是,由于有些家长认识上的缺乏,或者虚荣心作祟,盲目攀比,导致不能正确对待考级制度,使得考级的目的走入了误区。有些教师与家长甚至还因为刻意地追求高级别,将正常的教学进度与计划统统打破,最终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这种违背考级制度初衷的做法,失去了考级的真正意义。

2.3 部分师资水平不达标

学前音乐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想胜任这一职业,教师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音乐修养。学前音乐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看重。

一般来讲,大城市的教育较为先进,教师可以通过经常参加各地专家开办的教师培训班来提升自己。而一些教育欠发达的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师资水平普遍偏低,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但却很难与发达地区保持相当水平。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幼儿学习的是一种音乐的乐感和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所以需要的是多才多艺的老师。而当前许多师范院校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重视的是却是专业的技能培训,对学前音乐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培养出来的学前音乐教育者综合能力不高。

2.4 教学过程厚此薄彼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技术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开发智力、提高音乐素质的过程。对幼儿来说后者更为重要。而许多教师、家长单纯刻意地强调技术的提高,却对基本音乐素质的培养训练有所忽视。要知道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具有高度音乐感受性和音乐素质的人才。所以,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从学前教育就对幼儿进行全面的音乐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是提高技能技巧的保证。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音乐教育是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尚且薄弱,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完善。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国外著名的音乐教学法,提高自身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走出误区给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要重视、把握好学前教育这一孩子发展的黄金阶段,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鹏.浅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问题[J].黑龙江教育,1997(4).

[2] 林春菲.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1(8).

[3] 于洋.对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1(2).

[4] 于艳.关于学前音乐教育的一些思考[J].大众文艺,2011(7).

上一篇:抓好基层管理“龙头”,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下一篇:任务驱动与类比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操作系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