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包装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30 05:59:23

浅谈绿色包装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使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正在逐步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使用绿色简易包装”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分析绿色包装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包装在物流活动中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52.13[文献标识码]B

一、 绿色包装的重要性

我国的包装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并具有相当的规模。然而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环境问题。据报道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年产量在1600万吨左右,与此同时每年还在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我国倡导要大力发展绿色包装,这不仅符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的加强解决了包装工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也为其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开发廉价的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绿色包装已经在不少国家成为包装行业标准。有资料表明截至2001年的12月,我国的绿色包装企业已经接近1000家,行业总投资超过80亿元,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

在现代物流中包装的合理运用促进了物流体系的完善,构造了和谐节约型商品流通社会,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包装提出了以减量化为核心的更高更新的要求。提供绿色包装,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绿色物流中包含绿色包装的内容,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包装不但为绿色物流服务,而且还具有其他人文意义。如产品包装不仅仅要满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高效、便捷和不易损坏等要求,而且还要达到美观、实用和节省材料的要求。而且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上人们需求的变化,促使物流和包装理念在相互融合中不断更新并逐步形成了一种理性发展的趋势。发展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快速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被我国定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物流企业发展绿色包装的意义

首先可以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绿色包装会节省材料、合理利用材料、可回收再生产,对于包装废弃物突出不产生再次污染,包装材料方面尽可能做到采用天然材质或者是再生资源,这些要求在减少污染,优化生存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加快包装的绿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自进入WTO,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就要有ISO14000这个通行证,符合这个标准才可行。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化。再次,实施绿色包装可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绿色包装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因而出口时不会因这个受到进口国的限制,这样就节约了出口产品成本,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尽量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最后,绿色包装策略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包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绿色包装实质上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措施。发展绿色包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包装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包装工业三十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包装技术、包装设备应用程度、包装设计模式及观念方面等。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包装组织都在积极地向国际环保组织要求的方向努力,如新的环保包装ISO14000等标准和法规的出台。相比之下,我国环保包装还比较滞后,环保包装材料国产化生产能力还很低,在绿色包装设计方面还很落后,如绿色包装设计。我国研究环保包装的工作应着重于环保包装的实际应用。

1.个人消费观念滞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绿色消费起步较晚,部分人对绿色包装还不了解,简单地认为使用易降解的材料就是绿色包装了,而不管其生产过程是否有造成污染,也不管包装材料是否能再利用。同时一些人的生态意识也不强,认为绿色包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

2.包装技术发展较滞后。绿色包装的成本较一般包装的成本要高,企业因其发展规模的限制没有能力投入很多的资金发展绿色包装,因而导致该行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

3.包装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包装工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包装的材料和制品都没有达到规模化的生产要求,而且我国的包装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产业的集中程度又较低,不利于包装工业的发展。

4.绿色包装法规不健全。世界各国在维护本国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下纷纷制定出一系列强制性的包装法规,来规范管理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以法促进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包装的绿色意识教育和立法教育。

此外,人们在选购商品时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包装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关心是否有“绿色包装”的标志。目前一些发达国家迫于资源危机和防治污染的双重压力,都在开展绿色包装,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包装材料再回收利用已形成产业体系,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自1979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专项法和一些资源法,一些环保法明文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管理条款,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环保工作的开展,也督促了绿色包装材料及其设计的创新。目前迫切出台中国的《绿色包装法》,对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保障等方面进行法律规范。

四、改善绿色物流的包装对策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与一般的物流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的多元化,一般的物流以经济利益为其根本追求目标,而导致了与环境利益之间的矛盾。然绿色物流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作为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了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环境保护的概念贯穿于绿色物流的全过程,环境保护也是评价物流系统是否有效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1.加强绿色包装意识;2.第二推行绿色包装设计;3.第三采用新型包装材料;4.加强物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5.第五要实施绿色标志。

五、实现绿色包装的途径

1.包装设计理念的绿色化。其设计强调人的健康及环境的和谐,这就要求包装材质合理化、功能人性化和理念生态化。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持续的运用一体化、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战略,从而达到优化利用资源和能源并最小化对环境产生污染,向市场提供最具竞争力的绿色包装产品,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及人类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目标。

2.包装功能延伸化。指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主要表现在防腐、防菌、防氧化、防湿、防臭、耐热、耐火、耐酸、耐油、耐水、防水、保鲜、消音等方面。对于企业来讲,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包装材料无害化。要采用环保协调性材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而且在包装的生产、使用及回收再利用中合理地利用资源。目前,在包装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组合方法以共混为主,它的首选基材是淀粉和纤维素等。因而考虑包装材料的绿色性,既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人类生活的实际战略,也是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化。其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品结构自身的完整性、产品主体的可替换性及产品功能的系统性。

5.包装设计元素的人性化。强调和宣传环保有关的信息,从包装的视觉,提高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知度,以加快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

6.参与的公众化。绿色包装不仅仅是包装设计本身的革命,也是包装材料的革命,更是有关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革命。绿色包装既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包装业发展的后劲,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常琼.绿色物流[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5.

[2]郭彦峰.对绿色包装的几点思考[J].印刷世界,2005(2):36-37.

[3]张绍华. 绿色包装包装工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 J] . 中国包装, 2001(1).

[4]夏光.环境污染的经济本质[N].中国环境报,1988-11-24.

[5]夏光.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J].北京:科技导报,1988(3).省略

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学院经济管理系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析我国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