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导师制的构建

时间:2022-10-30 05:41:34

独立学院导师制的构建

近几年,独立院校在母校推行导师制卓见成效的影响下,也尝试制定了导师制管理制度,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独立学院构建导师制存在着师资紧缺、落实不力等问题。就此,本文将以独立学院本身的独特性为前提,针对独立学院的内、外在矛盾进行考量,从学院本身和学生出发,对独立学院构建导师制方法(学习层面、生活层面和思想层面)进行探讨。

独立学院导师制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众多高校以14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首创的“导师制”为学习典范,结合各高校自身特点完成了导师制的逐步建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本着对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培养原则,这些年来独立院校也逐渐效仿母校的新型培养模式进行导师制管理,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界对此依然缺乏关注,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独立学院导师制”的相关文章,结果显示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独立院校在办学定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区别于母体院校,单纯的照搬、套用必然无法施行。所以,基于独立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符合独立院校实际情况的导师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曾就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特点做过调查,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上基础差、自觉学习能力差、自律意识差的特点;生活上存在家境较好、养尊处优、自我中心性格缺陷的现状;思想上,心理耐压情况相对较差,缺乏挫折教育,思想不稳定,善于摇摆的特点。并做了题为《浅谈独立学院建立导师制的必要性》一文。本文将延续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调查并结合独立学院特殊性,从独立学院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方面探讨构建导师的具体方法,以确保独立学院导师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学习层面建立导师制的方法

根据2005中国教育年鉴的一项资料显示,“高校师生比的合理区间为1:14至1:16,生师比过高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所以,即便独立学院采用的是民办机制、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采取新的办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师生比也应在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内,因为只有充足的教师资源方可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推进。而在实际过程中,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也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推行教学改革,独立学院往往采取了灵活变通,其主要师资构成为独立学院教师、独立学院依附的母体学校的教师和外聘于社会的教师,其比例分配往往为1:1:1。这样的师资构成对完成教学来说问题不大,但从导师制角度而言,本部的教师和外聘于社会的教师一般均有各自的主业和事业,所以在时间和精力上往往表现力不从心,无法完全胜任导师制中的指导老师。因此,师资力量的相对匮乏成为了桎梏独立学院推行导师制的最大障碍。

在现状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改变的前提下,面对建立导师制的迫切需求,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该进行宏观处理、全盘把握,将独立学院的现有专业教师分流规划,进行整体调配,充分利用宏大的专业特点可以缓解师资薄弱的困难。

分流规划,即在大学科背景下进行专业的整体规划,将相通的专业、类似的学科进行整体划分。具体地说,就是安排指导老师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而是采取学科对口的方式。举个例子,如果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导师安排相对紧张,就可以从相同学科门类的专业方向比如英语专业抽调老师。笔者所在的张家界学院就将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艺术、音乐、舞蹈等类似专业进行统一管理,统称为“文法学部”。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体规划,使学生便于管理。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有专家为其主要职责进行了界定:“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选修课程、检索资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自觉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从学科统一专业教师资源中直接获取,不仅便利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同时有助于专业教师对学生知识吸收度的了解,而且跨专业不跨门类的导师安排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另一个专业的专业思维。因此,为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接受能力,独立学院的专业教师在教学方向上也可及时调整进程。试想,当同样学科门类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熟识度达到绝对高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便不存在沟通障碍,这对于教师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高效率接收学习内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根据独立学院不同专业存在师资配备不均衡的现状,分流规划的师资能够弥补专业教师分布的不均,使学生可以得到针对性的教育。

生活层面建立导师制的方法

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其社会评价在目前存在较大问题。就整体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家境成两极分化状态。调查表明,独立学院学生中来自城镇的学生超过65%,此类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其生活是养尊处优的状态。这种人在升入大学后,生活状态多表现出不适应感,进而无法良好的生活。而其余部分的学生多来自乡村,家庭负担较重,此类学生心智早熟,生活上能够独当一面。但心理分析证明,家境较差的学生心理活动多呈现低频波动,这是压抑的表现。综上两方面考虑,独立学院学生在生活上易表现出对非同龄人的排斥感,同时叛逆期较长。

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此纲要显示了学生培养的内在需求:独立院校要培养全面型人才,就必须提供促进独立院校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生活导师。如前所述,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相对紧缺,能担任导师制中的专业教师更是有限,那如何克服呢?笔者认为,专业一致的高年级优秀学生是构建独立学院生活导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学院在社会功能、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三方面的定位,分别是融入服务型教育体系、造就应用性专业人才、坚持特色化建设道路。就服务型教育体系而言,专业统一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生活导师服务于低年级本专业学生的方式就是一种服务性教育。在作为生活导师的过程中,高年级学生充分了解了作为同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知,在与自身相比较的同时可升华出对专业知识更深层的认识,这便体现了生活处处有学问的道理,提升了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就塑造应用性专业人才而言,许多专业的适宜职业都是教师,那么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生活的指导就是一种简化的教育行为,在此行为过程中,高年级同学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心理的揣测,可摸索出一定的学生心理,这对日后就业提供了实际的经验指导。就坚持特色化建设道路而言,高年级优秀学生由于心智的成熟,可在观察的过程中正确判断学生的优势条件,并可就其优势因材施教,并及时给予鼓励,即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曹十芙所指出的“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又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克服了教育与育人的‘两张皮’现象”,由此低年级学生便会独具特色的发展自身优势。

思想方面建立导师制的方法

独立院校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属于公益性事业,具有教育性本质,其本质限制独立院校师资思想的多元化存在。独立学院教师所处的空间条件、职业圈子都要求教师具备雄厚的专业素养,然而却往往忽略了教师阅历、见闻对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潜移默化式影响,这就违背了人的思想的多元化。对于正处于完善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阶段的学生来讲,仅单将教师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导师是固化思想的片面性表现。那么,怎样才能完成独立学院学生思想上的综合性培养呢?通过综合繁杂的社会人士所具有的普遍性分析,笔者认为,例如老年大学的学生、各级团委部门的工作人员、妇联工作人员、街道办的工作者均可设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导师的合适人选。

上述人员的普遍共性在于以下几点:第一,较之教师的角色,他们与学生的交流具有平等性。前文已明确指出教师作为职业教学指导的人群,与学生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这在人的意识中会形成不平等的潜在压力。而老年大学、妇联工作人员等人员群体与学生则没有指导、被指导关系,他们切身的经历则更能震撼学生的感知。现身说教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弃除叛逆心理,同时双方的陌生感可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自身思想的缺陷、理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二,阅历丰富、见闻广泛,能给学生更妥帖地指导。教师受职业限制的问题,其接触社会的范围呈点状分布,并且教师的知识储备仅限于专业设定上,其构成单一不利于推行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学生思想教育上挑选阅历丰富、见闻宽广的社会人士充当学生导师,以求通过社会见闻影射社会,在塑造学生人格阶段起到决定性优化作用。第三,构成面广,能提供多样化的思想指导。多样化的社会角色使这些人员思维角度存在多样性特征,这便促成了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学生思想深度的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第四,与学生无利益冲突,思想交流无保留。社会成员参与学生的思想教学,一方面可以综合亲身经验进行举例说明,生动的事例可以浅显的表达出深刻道理,这对于久闻“圣贤之道”的学生而言,无疑会印象深刻,同时在无芥蒂的氛围中平等交流,这更容易吐露学生内心想法,便于及时扭转学生的偏差思想。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构建导师制越来越被推向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前沿。诚然,由于办学时间不长,独立学院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独立学院构建导师制。但面对困难,独立学院更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办学的灵动性,以“抓住导师制的灵魂,丰富导师制的形式”为指导思想,运用创造性思维构建起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区别于传统高校导师制的全新体制,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培养出更适应新型社会的全面人才。

上一篇:“要分数”异化大学师生关系 下一篇:发展教师必须强化职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