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30 04:48:58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美术教学观念,研究美术学习中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出来,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必须进行认真思考与探讨。

一、准确理解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有关概念

美术教学创新是指教师不断更新美术教学观念,树立使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表现,有执著追求的创新精神。在美术学习中创新能力是运用不同于他人方法的能力、独特的美术创作构思和绘制新颖作品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构思独立绘制美术作品、美术设计以及非模仿的各种工艺品,欣赏并能发表独立见解的美术能力都是美术创造能力。

二、在创新教育中,美术教学及教师的作用

美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中学美术教学从教学内容、方法、组织、材料、学习的思维特点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教师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也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去考虑,这样对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能有所预见。

三、研究美术学习中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提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多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教师应多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对他们提出合适的预期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中学阶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创作活动,有时为兴趣所致,突发奇想,但瞬时即变,其作品的创作完成需要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

四、创新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实施

美术教学必须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重点在于开其心窍,授其基本方法,使其看到美的成果。

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合在探索、讨论、活动和实际操作中进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讨论研究、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鼓励质疑、善于启迪、热情帮助和耐心辅导,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跃与创造才能的发挥。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出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作者单位 新疆农五师82团学校)

上一篇:对中学足球队教学训练特点的初探 下一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英语课堂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