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30 04:05:31

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实验教学是现代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实验教学,为创新型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所建设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整合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同时,还完善了实验课内容的建设,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加了跨专业和实践环节的要求,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硬、软件环境。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实验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

作者简介:崔凤(1981-),女,河南南阳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广东 广州 51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0302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2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综合性人才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优质的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可以造就其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契机,建设了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平台,不仅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而且纳入到教学资源库中为广大师生查阅和使用。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目的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初衷:一是便于各个专业的电工电子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共享、查阅所有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资源,完善和改革课程内容。二是利于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查阅到电工电子所有的实验内容等学习资料,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深入研究,拓宽视野。三是通过建设教学平台建立学生和教师沟通交流的信息渠道,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提交实验日志、实验报告,更可以在自主学习时提出问题、思想、设计,得到老师的指导,或者通过其他同学的讨论而启发思路、解决问题。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内容

电工电子课程是学校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其中的实验课程至少占整个课时的40%,部分专业还开设了1周或2周的整周实训课程。电工电子实验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变压器、电机学等多方面内容。过去的电工电子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很少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设计创新。

在设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时,应与时俱进,以综合型、设计性和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在保留电工电子实验特色的同时,改革电工电子实验内容,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更将电工电子实验向开放式模式探索。整个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可划分为实验课程平台和实验开放平台(见图1)。其中课程平台建设包括基础型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开放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硬件建设、实验室管理建设、计算机仿真室和图书馆。

电工电子实验课程平台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实验课程设计成多层次梯度式,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验学习和练习。学生通过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后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应用型、设计创新型实验。深层次的实验课程既巩固了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创新型实验主要面向学习优秀且对电工电子感兴趣的学生,可作为培养、选拔参加全国和省级各项电子技能大赛选手的一个渠道。

电工电子实验开放平台的建设是根据近年来高等学校所推广的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开放,即不再将实验的全部过程都集中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内容上,突出了实验中“创新”这一要素。实验室硬件建设和管理建设是电工电子实验开放平台的两个重要方面。实验室硬件资源是开展实验的必备条件。目前电工电子实验室采用“6S”(清理、清扫、整理、整顿、素养、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实验设备及器材,以优秀的管理意识维护和节省了硬件资源。计算机仿真室和图书馆则体现了开放平台的重要意义。当学生具备了积极主动性,想要自己设计、自己创新时,图书馆中有关电工电子及各个学科的丰富资源成为了学生查阅资料、汲取灵感和深入学习的源泉。计算机仿真室则使学生先将设计通过EWB和Protel等软件虚拟化仿真实验进行模拟、修改,避免在实际操作中走弯路、有误区。

通过课程平台和开放平台有机结合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把过去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创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

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过程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实验课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逐渐在高等院校开展起来,顺应了现代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趋势,也有利于实验技术的普及。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利用学校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设计并建立了电工电子实验网络课程。其主要模块如图2所示。

电工电子实验网络课程的建设具有以下特色:

(1)网上实验模块按照多层次的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和设计,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验,并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实验,进行设计与创新等。

(2)课程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现,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使用网络课程进行预习、学习及复习。

(3)把电工电子实验开放平台的内容融入网络课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启发自主学习的思路。

(4)把电工电子实验网络课程的资源纳入到学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中,供全校的学生、教师,甚至企业人员查看和学习。

电工电子实验网络课程成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另外,教学平台对学校相关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进行了整合优化。一是通过电工电子实验网络课程整合了学校各个专业的电工电子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网络资源等内容,作为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扩展教学资源库;二是通过实验开放平台实现电工电子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室、图书馆的空间开放与共享;三是通过鼓励各个学科的老师和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设计创新,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结语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搭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探索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实践模式,改革了实验课程和实验教学,进行了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增加了跨专业和创新实践环节的要求,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工电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雷瑞庭,宋跃,李仪,等.电工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7(10):151-152.

[2]肖看,尹仕,严国萍.创新型电工电子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79-82.

[3]王香婷,刘涛,张晓春,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112-115.

[4]卢楠,刘宪华,鲁逸人,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环境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6):73-74.

[5]李美华.改革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8):152-153.

[6]王莉.试论电工电子实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J].信息系统工程,

2011,(1):94-95.

上一篇:新能源发电专业英语课程双语教学探索 下一篇: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电气CAD课程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