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建设工程投标风险防范探讨

时间:2022-10-30 04:03:02

国际建设工程投标风险防范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设市场承接的工程规模和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大,伴随而来的工程风险也更大。因此,加强国际建设工程投标风险防范对这些涉外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建设工程;投标;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23.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我国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建设工程招投标对我国建筑业伸出了橄榄枝,国内的建筑企业不断地进入国际建设工程市场,并加大了投入力度,所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必须面对国际建设工程中的各类风险。国际建设工程的风险对承接国际建设工程的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国际建设工程投标风险的防范。

二、国际建设工程的风险分析

1.项目所处的环境风险

1.1 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环境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战争、汇兑限制、政府违约、以及当局政局是否稳定。例如,利比亚政局动荡,虽然我们国家采取了各种强有力和强有效的行动从战局中将在该国的施工人员安全地援救回国,但我们在利比亚承接工程的施工企业因该国内战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1.2 市场和收益风险:该项目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资金付款能力。市场价格包括各种工程材料价格、租赁机械价格、劳务市场的价格等。

1.3 法律风险:主要指涉及税法、劳动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等方面带来的项目成本增加的风险。同时,必须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海关、税收、劳动力许可证等各项取费标准。

1.4 自然环境风险:如台风、火山活动时间、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存在的风险。

1.5 人文环境风险:如、公众休假日等。某些国际建设工程在招标文件里约定了该项目所使用的劳动力必须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我国某施工企业在也门承接的工程就是如此,在该国聘用的劳务人员中有部分工人在工作中途进行祷告,并且一个工作日中祷告的次数和时间不定,中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因尊重该国避免劳务纠纷不便对其行为进行制止,但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同时也造成了项目成本的增大。

对项目招标内容、合同条款以及项目自身条件的风险分析:

2.1 项目采用的合同是否为国际通用的合同示范文本,比如FIDIC合同、NEC合同、AIA合同等。合同的格式必须是投标方所熟悉的、招投标双方能达成共识的,合同条件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清楚,合同条款应该完备、不应该有单方面约束性的条款,合同的条款应该是公平公正的。

2.2 项目建设方的实力、工程款支付条款以及是否要求垫资或融资。如项目的资金来源,是自筹还是贷款或是融资;建设方在国内国际的信誉、拥有的其它项目、已有项目所采用的设备情况等。这些方面必须慎重调查和研究,影响着该项目能否正常运作乃至最终完成、项目成本等。

2.3 项目施工条件是否具备,施工图纸是否完整、详细。目前,有些国际建设工程在现场施工条件模糊、无施工详图情况下以总价包干方式进行招标,针对这种情况,投标方一定要仔细考察分析,把握原则,控制风险。一般情况下,签订固定总价合同的条件是: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工程设计图详细、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工程结构和采用的工程技术简单且风险小,投标期比较宽裕,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若工程招标图纸粗略、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投标方应严格控制风险。

3.针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审视施工企业自身承接该项目的能力及风险:如企业资质承接范围、技术力量、企业装备、质量管理水平、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及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的素质等。

三、国际建设工程投标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投标前应果断决策。从中介、公司或联营体的合作公司等多渠道获取国外工程信息后,公司决策层首先要根据工程特点、项目所在国国情、近期及长远目标等关键因素迅速决策,必要时要作可行性分析。如我公司在沙特某项目中,对前期项目跟踪不足,不清楚项目概况乃至项目付款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委托公司全权代表,待项目接近签订合同时,大局已定,很多条款自己尚不清晰,对项目合同的签订及合同的执行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

2.安排高水平的懂施工技术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从事造价工作的经营人员、对该国官方交流语言熟悉并具有外事沟通经验的人员参与投标和合同谈判工作。

3.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和认真准确地计算或复核图纸工程量。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是编制投标书的主要依据,一定要研究吃透招标文件,明确如下关键问题:

3.1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工作量的准确性是报价准确性的关键保证。

3.2工期的要求: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工期,应采用可行的技术措施予以确保,并在投标文件中展现对工期掌控的能力和保证措施。

4. 在投标文件中明确工程结算币种、汇率及付款条件等。针对分期支付工程款的合同,要明确分期付款比例和制约措施。

5.在投标书特许权协议条款中提出特许权协议必须得到项目所在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并对项目的付款义务提供担保,向该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政治保险。

6.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有争议的情况下,仲裁和判决所适用的法律以及对于违约、歧义、争端等的仲裁明确要求约定在第三国进行。

7. 在投标文件中在响应招标文件的同时应明确索赔的条件、程序和方法。

8.和其他有实力的国内施工企业组建联合体参加投标,以使风险分担。

四、对国内参加国际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施工企业的几点建议:

1.调查研究,进行充分的准备。根据国际建设市场行情针对发展中的正在建设或加大开发性建设的国家进行关注和研究,研究他们的投资方向以及政策,对可能实施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

2.在国际建设工程的投标工作中,切不能一味贪大,有时“做大”并不能达到“做强”的美好愿望,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切合实际地进行决策和确定投标价格水平,不能一味追求中标而低于企业的施工成本进行报价。

低价投标,一般有两种情形:(一)为了开拓新市场以及新领域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施工企业可考虑无利润或低价中标,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优先占有市场;(二)施工企业在工程量不饱和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本投标缓解暂时的经营性困境。

企业的生存和良性的发展来自于所承接工程的利润。若无利润可言,则企业无法进行技术装备的更新,无法高薪留住人才,企业的发展更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对垒。

3.提高投标人员自身的各项素质,特别是参加投标工作的翻译人员具有熟练精湛的外语能力是十分的必要的,在与招标方的外国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沟通时,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彰显企业的优良素质。

4.参与国际建设工程投标的人员应掌握必要的外贸知识,以利于谈判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如:在国际贸易中会经常遇到关税、远洋运输、保险、离岸价、到岸价等一些国际通用的贸易用语。最后是投标人员要了解竞争对手所在国及项目所在国的劳务政策。

五、结束语

国际建设工程招投标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各国建筑施工企业都在积极的参与。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完善自身的各项素质同时,应在国际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抓住优势,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在合理的条件和利益下承接国际建设工程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利润、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殷文婷;境外承包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初探[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07.23(4).

[2]杜日东;涉外工程国际性招投标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上一篇:探析气流组织形式对室内空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 下一篇: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