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欣赏再创造的主体因素

时间:2022-10-30 03:49:45

浅谈文学欣赏再创造的主体因素

摘要: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思维活动和以想象与联想为重要手段的艺术再创造活动,文学欣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欣赏者文学欣赏再创造能力的高低。本文试图从欣赏主体的角度。探讨影响文学欣赏再创造的因素,为提高文学欣赏质量提供粗浅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学欣赏 再创造 主体因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唤起读者愉悦的审美机制。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即欣赏客体)在读者(即欣赏主体)方面引起的一种思维活动,是读者运用思维器官,依靠想象和联想,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的特殊审美活动。

文学欣赏,相对于造型、表演及其他综合性艺术的欣赏,既不是感官刺激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欣赏者通过语言媒介,利用想象与联想,依靠自己的内在素养,结合阅读时的情境。去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最终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达到文学欣赏的最佳境界。这一过程。就是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比如:欣赏元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三个“鼎足对”中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如果消极、被动地去感知,这不过是一堆毫无雕饰的名词而已;如若积极、主动地去想象、联想的话,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个意象,再把这一连串意象置入“夕阳西下”的时空背景下,最终又组合成一幅渗透着天涯孤客羁旅愁思之情的秋景图:“断肠人”目含企盼,心怀凄凉,面容憔悴,周身疲惫,在这岁之暮、日之暮,独自信马流落天涯……作者早年热衷功名,一生并未得志,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凄凉之感,通过这一再现的形象传递给了欣赏者。并引发其强烈的共鸣。欣赏者对作品中人物、景物及意蕴的把握,全靠在对全文28个字所传递出的信息的理解、感悟,联想和想像基础上的欣赏再创造。

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是达到文学欣赏最佳境界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客观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因此,欣赏主体再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欣赏的质量和效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的文学欣赏再创造能力同其他许多方面的能力一样,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主要就欣赏主体后天的非确定因素简析如下:

一、欣赏主体一定的人生阅历和艺术思维能力是进行文学欣赏再创造的关键因素

欣赏文学作品,对文学形象进行再创造,必须对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相当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要能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要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和分析理解力。

1 必要的人生经验。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文学欣赏中的想象和联想,是以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小时候欣赏大人们讲的童话故事、儿歌,全靠那时的一点直接生活经验。长大后随着阅读作品内容、艺术的渐趋复杂,对欣赏者人生阅历和相应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文学欣赏再创造离不开必要的人生经验,因为文学和经验都由人生而来,怎样看人生。就怎样看文学。一般说来,生长在北方的人,更能体味“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壮丽景色;久居南方的人,则易领略“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的秀美风光。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对人生有相同的感受或相同的见解,千山万水也如比邻而居,否则,咫尺之遥也成天涯陌路。人生是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通道。以人生说文学,如平湖荡舟。无所不通;脱离了人生谈文学,就会越谈越玄。

2 欣赏者的文化素养。文学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简单与复杂,浅露与深邃,单义与多义,明确与朦胧之分。欣赏主体文化知识的多少,规范着欣赏的范围与深度。一个人文化艺术修养越深厚,思想认识水平越高,他在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活动中也就越得心应手,其文学欣赏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就越强。许多优秀的世界名著,至今只能在我国“文化密集区”流行,而不能远播农村,主要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再如我国古代的诗、词、曲。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可由于同样的原因,它们也不能为世界广泛接受。即使是本国读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最多也只能得其皮毛,很难使欣赏递上层楼,成为真正的赏心乐事。总之,对于某种以特殊文化为依托的文学作品,你掌握了有关知识,它才会对你产生魅力:你不能突破知识的局限,横在你面前的,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欣赏主体良好的处境和健康的心境是文学欣赏再创造的重要保障

文学欣赏所处的环境,影响着主体的心境,最终影响文学欣赏再创造的效果,处境不同,效果则异。良好的心境是进入最佳欣赏状态的前提与基础。

1 欣赏主体的处境。欣赏主体阅读作品时的处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所处的环境与时令,属文学欣赏主体的外部条件。文学欣赏要求主体保持注意的稳定,尤其是长篇巨著。人物众多,场面纷繁,情节复杂,矛盾交错,加之形象意蕴的丰富性与不确定性,主体在欣赏过程中如不发挥注意的作用,是很难对作品有较完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的。即使欣赏四句短诗,也要凝神静气,反复地吟咏、玩味、推敲,才能由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最终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情感氛围、人生哲理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虽说注意是靠人的意志、毅力来维持,但表现在视觉与听觉上的外界刺激,也会干扰和影响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的人更容易使注意力分散与转移。因此,欣赏主体必须对欣赏环境作出合适的选择。另外,气候、时间对注意力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异常的天气现象会导致人的注意力分散:欣赏时间过于零碎分散,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时间过长,人的精力下降,注意力的质量也会大减。所以,要想达到文学欣赏的最佳境界,还要对欣赏时间作科学合理的安排。

2 欣赏者阅读作品时的心境。文学欣赏的心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心情、心态。人的注意力,尽管受外部条件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却是人的心理素质。文学欣赏中主体要充分发挥心理功能的作用,获得较佳的审美效果,还须具有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心态。

心情指主体某段时间的情感状态。人有杂念,难于凝神:七情过度,难于集思。甚至,恶劣的心情还会使人失去文学欣赏的欲望。另外,由于情感总是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求有关,主观色彩极浓,加之处于动态之中,因此,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或作品中同一人物、事件。产生不同的爱与憎、褒与贬,肯定与否定都与主体的心情有关。所以。文学欣赏主体应保持不浮不躁的良好心情,即所谓闲情逸致,与欣赏客体作到交流感应,以获得较佳的审美效果。

文学欣赏的心态,主要指文学欣赏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尽管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突出的莫过于审美与功利的关系,倘若二者失衡,要么混淆艺术与真实的界限,主体就会以实用态度取代审美态度。要么主体就会完全处于“静观”状态,不能从文学欣赏中受到熏陶感染,失去审美与社会效果。清代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贾人女明艳工诗,以嗜(红楼梦>致成瘵疾。当绵慑时,父母以是书贻祸,取投诸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烧杀我宝玉!’遂死。杭州人传以为笑。”这种悲剧在文学欣赏史上不乏其例。究其原因,就是欣赏主体缺乏健康的心态,没有处理好审美与功利的关系,混淆了艺术与真实的界限,用实用态度取代审美态度。文学欣赏。由于既有审美功能又有社会功能。主体在获取审美享受的同时还要净化自己,从作品中获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文学欣赏的健康心态,主要是处理好审美态度中审美与功利的正确关系,使二者不要失衡,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但又不能离得太远。文学欣赏主体既要能够进入作品,真实细腻地感受人物的悲喜忧愁,与人物一道去品味生活的甘甜酸苦,但他又可随时摆脱作品中的人物,拉开距离进行审美观照,“不即不离”,这才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最佳心态。

总之,文学欣赏再创造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和审美活动。能否达到文学欣赏的最佳境界,是文学欣赏再创造过程中主体内在和外在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文学欣赏的质量。达到最佳审美与社会效果,欣赏主体除应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文化艺术修养等前提条件之外。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对欣赏处境、心境的选择调整,使之与欣赏客体作到交流感应。亦极为重要,不容忽视。了解这一点,对于作品的创作者和作品的欣赏者都很重要。只有理清关系,把握规律,才能充分发挥文学欣赏再创造的作用,保证文学作品应有的社会意义。

张晓磊、杨晓波、孙丽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试谈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儿童阅读材料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