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30 03:17:27

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与发展的思考

[摘 要]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我国体育市场管理发展的现状,阐述了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把握发展方向、明确管理职责、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管理的科学化等方面思路,为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市场 管理 思考

一、我国体育市场管理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从1979年~1992年为孕育萌生阶段;从1992年~1996年为形成发展阶段;1996年以后至今,我国体育市场逐步向优化结构的方向发展。回顾体育市场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体育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党的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家体育总局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充满生机、自我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步步深入的改革,开始以产业的观念,从市场的角度研究解决体育经营和体育事业发展问题。

2.体育市场是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体育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也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需求为体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随着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职业化,体育市场更加丰富多彩。全国各地体育经营场所近年来有增无减,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市2000年经营体育场所已超过5000家,营业额超过6亿元。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目前北京市奥运特许商品店已超过2000个。

3.体育市场随着体育社会化产业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结构的优化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体育市场逐步由过去的零星、单一、主次不清向层次分明、全面发展推进。目前,基本框架已清晰,就是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技术培训咨询市场、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市场等,已发展为体育市场的主体。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广告、体育旅游等作为相关市场也在持续发展中。

二、当前体育市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市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一,管理水平也有差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体育市场的发展在地域间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最快,其次是中南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各省内地市间也有较大差别,大城市、中心城市发展很快。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在力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前一个时期的调查,全国尚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省市没有建立体育市场管理机构,近三分之一的省市没有建立体育市场管理方面的立法,管理权限尚未完全明确,部分地区没有对此项工作予以足够重视,或者仅仅停留在文件上而无具体措施。这其中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有体育部门市场观念淡薄,管理滞后的因素。

2.管理关系尚待进一步理顺。主要问题是在一些项目的业务管理方面,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管理权限未完全理顺。据统计,在全国已建立体育市场管理机构的20个省市中,虽然有17个省市颁布了体育市场管理规定,但对于众多体育产业组织来讲,不仅体育管理部门层层把关,而且工商、税务部门也层层审批。这种多方面审批、手续繁琐、机构重叠的做法严重阻碍了体育产业部门的发展。

3.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虽然大多数省市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法规或政府规章,但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仍需要通过高层次立法予以明确。如管理权限的明确划分,执法程序的完善和统一,法律责任的确定等。另一个问题是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可以说,制定标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但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在进行尝试外,很多地区的管理停留在简单审查许可阶段,未实现积极的行业管理。

4.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产业一方面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另一方面又是经营者,因此即需要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人才,又需要熟悉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但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了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且具有高学历的体育管理人员很少.这些人中有的只熟悉运动过程,而对经营知识知之甚少,很难想象一批没有高学历、没有经营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能经营出高效率、高产出的体育产业实体组织。

三、推进我国体育市场管理发展的思路

1.正确把握体育市场的发展方向。体育市场管理工作是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首要任务,提倡坚持科学的、健康的体育经营活动。

2.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切实担负起体育部门对体育市场的培育管理任务。同时应以积极的姿态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协同政府、工商、公安等部门做好体育市场管理工作。

3.促进体育产业的规模发展.在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鼓励体育产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引导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体育产业经验管理,增强体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出体育用品名牌。

4.加强组织保障,注重队伍建设。对现有体育产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与体育经济相关的专业。加强对体育经济现状和未来预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骆秉全 樊心刚:对我国体育市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1,(4)

上一篇:多元结合――国企改革之路 下一篇: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侵犯问题现状及制度根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