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时间:2022-10-30 02:34: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性经济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曾经作为国家经济率先发展的沿海地区由于出口导向型模式受阻,逐渐增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以及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因素,增长速度开始减慢。而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中部六省的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分析,首先选取三个主成分,并通过加权计算其综合得分,得出排名。然后对各个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和评价。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累积贡献率 综合评价

一、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区域性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需要,中国需要新的能够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区域。中部地区有着各方面的发展优势。本文从主成分分析的角度出发,用中部各省的经济数据来探讨影响各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各省的经济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中部六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四、评价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

1、表3中主成分y的均值为0,y=0表示了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有着它独特的资源、地缘和人文环境。汽车工业也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湖北省建筑业综合实力位也居中部第一。安徽省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发展,其与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也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河南和湖南的经济整体发展不错,但是由于投资不充分,不能很好地利用外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江西和山西在中部地区排名比较靠后,江西省不能很好的通过刺激内需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由主成分方程的系数可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是影响各省区经济发展的几个相对重要的因素,这也说明了随着东部沿海城市向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中部地区更多地靠增加投资,通过出口拉动和增加内需协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3、从表3可看出,第三主成分与总排名差别比较大。表明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三个主成分的综合影响。同时这种排名上的差别也说明中部六省在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多方面发展状况普遍不均衡。

综上所述中部六省经济总体发展良好,各省政府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努力改善民生,提高农民收入。扶持中小企业,吸引投资,政府引导,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在出口形势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多增加国内市场需求。走出一条适应中国现行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柏年,吴礼斌.MATLAB数据分析方法[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

[2]孔令刚.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以合肥为例[C].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文集,2008年.

[3]王志江:主成分分析法在地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

上一篇:浅谈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下一篇:从“限购令”看我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