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活动设计 提高阅读效率

时间:2022-10-30 01:53:43

优化活动设计 提高阅读效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提高英语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将阅读教学分为阅读前的意义铺垫、阅读中的意义建构、阅读后的意义升华三阶段,并且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目的与要求,优化活动设计,提高阅读效率。阅读前采用“扫除文字障碍,猜测故事情节,提问激发探究欲望”等策略为学生的认知作铺垫;阅读中从“综合理解型与寻找细节型”两个方面设计具体活动追求有效的意义建构;阅读后运用“复述、角色扮演、书面表达”等策略注重意义升华。

关键词: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铺垫;建构;升华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13-02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习者的阅读技能、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为重点。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改变以往为阅读而阅读,始终围绕着语法知识和课文内容转的狭隘的阅读教学观,而应采用一种全方位“大阅读”的教学观,它包括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贯穿整个阅读过程。为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读前、读中和读后的三个阶段,对如何设计合理的活动任务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一、Pre-reading

Pre-reading阶段的策略实施:读前活动应尽可能简洁高效,针对性要强,时间基本上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一般可采用以下一些形式:

1.扫除生词障碍,阅读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生词(组)、难词(组)(其中有一部分是拼写形式熟悉,但对其在文章定的意义却很陌生),这些词和词组往往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形成障碍。因此,在读前活动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排除可能影响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采用如下一些形式:Match the words in the box with their meanings;Find words in the conversation which mean the following;Find the words or phrases in the passage which mean these things.

2.提问激发探究欲望,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以语文出版社《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 6的ReadingA“The Great Wall”为例,在阅读前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Great Wall?”让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说出一些相关的句子或短语,如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wonders;a symbol of China’s ancient civilization等,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又能给他们提供阅读文本的理由,激发他们在阅读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愿望。

3.讨论猜测故事情节,让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标题、插图展开讨论,推测阅读材料中可能有哪些人物、哪些事件等,从而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语文出版社《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 2 FoodFor Thought这篇文章为例,文中有一幅很生动的插图:一位爸爸正耐心地和一位手拿铁锤的小男孩说话,爸爸说:“You have done well,my son,but look at the holes in the fence...”男孩的表情有些茫然。围绕这幅插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对故事情节作出了很多猜测,激发了他们继续深入阅读的兴趣。以上所有这些热身活动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二、While-reading

While-reading阶段的策略实施:读中环节的活动设计应层次清晰,逐步推进,一般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可分为两个步骤进行,也就是说可以设计两大类型的活动。

1.综合理解型(for further comprehension)。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搞清各段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一些重点词句等。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形式:Find the key words or topic sentence:要求学生找出文章某一部分或段落的关键词或主题句,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Check the true sentences:根据文章内容提取一些信息,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判断这些信息是否与文章内容相符;Put the sentences or paragraphs in correct order: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或各段落的大意,打乱顺序,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排序。例如,语文出版社《中职英语第二册》Unit7 ReadingA是一篇关于蓝色牛仔裤起源的阅读材料,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整篇文章后,给下列四个句子按时间排序:All people who worked outdoors –wore jeans.Jeans became fashionable. Jeans became very,very tight.“Blue”jeans in various style and a rainbow of colors are still very much in fashion.学生只要找到对应的时间状语:in the early days,in the nineteen fifties and sixties,in the seventies,today就可以做出来。此项活动锻炼了学生提取信息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查找细节型(focus on details)。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识别文章的重要事实和细节,如相关人物、时间、地点、数量等。包括回答问题:让学生细读文章,教师就文章细节提出问题,学生口头或书面作答;也可以要求学生就阅读材料的某一部分提出问题,其他学生作答;推测生词词义:训练学生的词义推测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上下文语境,二是利用构词法知识;明确指代对象: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某一代词的指代对象,这种练习在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填空练习:教师可以将阅读材料某一部分的所有同一词性的词汇,或者本节课的重要词汇或结构挖空,让学生做缺词填空练习。

三、Post-reading

Post-reading阶段的策略实施:这是输出阶段,教师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做好启发、引导工作,通过独立思考、分享合作等多种途径来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读后活动的设计原则是输出一定要依托阅读材料,起到巩固阅读理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拓展与运用。读后活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复述(Retell):教师可以结合读前预测的信息、读中梳理的重点词汇或结构,给出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等逻辑线索,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防止背诵。该活动可以全班学生一起做,也可以分小组做。

2.角色扮演(Role play):以双人或小组形式开展,教师为参加者分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按各自的身份展现该话题的实际应用。通过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留下深刻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书面表达(Writing):就文章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该活动最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因为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思维碰撞,会更加灵活地使用语言,同伴间也可以互相纠错。

总而言之,阅读是读者结合语篇信息及自身背景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阅读不应只是为了学习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优化活动设计,侧重培养学生总结和提取文本大意、预测和推断、获取具体信息等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篇:统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