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活实例,精彩品德课堂

时间:2022-10-30 12:25:33

精选生活实例,精彩品德课堂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品德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构建精彩实效思想品德课堂,就需要精选生活实例,回归生活世界。巧选师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容易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其中的道理,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纯理论的枯燥说教,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墨守成规的隔代观念,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材料,都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结果往往是:要么台上唇焦口燥,台下纷纷欲睡;要么台上老师辛苦说教,台下学生忙于说笑。显然,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无效的、空洞的。实践证明,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一、巧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从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在课堂上引入我的一次在沃尔玛商场消费的生活经历,当时我买完商品结账后,收银员给我收银小票,我就顺手把小票和找回的零钱放入钱包后离去。一周后,在一次整理钱包时无意看到当时的小票,在扔掉它之前我习惯性地看了一下它的内容,结果我惊讶地发现,我当时购买的一件商品被多算一次价格,虽然,金额不大只有29多元,但感觉不好。由于是发生在老师身上的真实案例,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专注”写满脸上。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时,我没有及时往下讲,而是先后抛出几个问题:“老师这时作为消费者,沃尔玛商场有没有侵犯我的权益?”“如果有,那它侵犯我作为消费者哪些具体权益?”“面对老师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你们能给老师什么样好的建议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回到课本,好奇地寻找答案。此时,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求知欲望增强。课堂的主动权完全回到学生手中,这时“学习”不是被动“要我学”,而是变成“我要学”,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巧借生活实例,实现课堂情感互动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教育应服务于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立足生活,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讲“近、小、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新世纪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信观念、民主意识等,把“小课堂和大社会联系起来”。

选择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就能在极具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知、探究、获知,进而获得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以上案例中,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消费经验基础上,纷纷为我献计献策:有的认为,老师自己太大意,只好自认倒霉,这么久他们肯定不认账(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认为,不能就这么吃哑巴亏,要到商场去讨个说法,老师手上握有收银小票;有的认为,要到消费者协会那里寻求帮助;有的同学又质疑这种做法,认为消费者协会会受理这样小金额案子吗?……在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课堂涌现出真诚的情感互动。最后,当所有同学把目光落到我身上时,我知道他们需要老师的“评价”。我没有马上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判断和分析,而是接着把当时具体做法讲下去:老师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沃尔玛,找到它们的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之后,工作人员带着老师给她的收银小票离开约十几分钟(去电脑房查询),回来对我证实了“他们的失误”,并及时退还多收的钱。当介绍到这里时,学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老师正当的做法表示欣赏。同时,他们似乎也明白了有效维权途径。

三、巧引生活实例,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引入上面案例最后,我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你们从老师这次消费案例中,能得到什么认识?由于有了前面较深入的讨论和想法,再结合学生自身消费经验,因此他们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买东西时,要索要并保留凭证;要到信誉度高的商家购物;要练就一双慧眼,让自己成为更加成熟的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消费维权意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的讨论氛围中得到很好的提升。

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品德教学在传统观念中被定位为“说教”,学生一直对思想品德课有着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关注身边的幸福生活切身体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真正的让课堂教学转向“回归生活”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因此生活案例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非常必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立足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让课堂充盈生活的气息,才能够展示出其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结合生活实例,搞好政治备课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4(11).

[2]钟钱森.生活实例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与探究[J].福建教育,2015(0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常熟市滨江实验中学)

上一篇:新时期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讨 下一篇:浅析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