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时间:2022-10-30 12:22:48

例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际,讨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字】信息技术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强,则国强。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必要的信息素养。新课程标准把形成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总目标,基本要求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表达,具备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个人自律能力,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这方面工作对应的教学目标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信息技术属于技术领域课程,其内容比较偏重技能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在教育教学内容中渗透

德育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适得其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注重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渗透,比如在学习EXCEL 时,给学生介绍了表格的输入、修改、美化、数据排序、数据的筛选、数据统计图表的制作后,设计《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届夏季奥运会的比赛成绩,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同时感受中国健儿团结拼搏的精神,感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瞩目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再如,当今独生子女比较自私,不懂感恩,不懂回报,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在flas制作的课程中,增加了一张节日贺卡的制作,让学生来制作一张感谢父母和老师的新年贺卡,在保证有基本的技术要求的同时,要求学生书写一段感谢养育和教育之恩的父母和老师的话。这样,在教学内容中就不知不觉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得到滋养。

二、在学习的成功中体验

信息技术教学大多都会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但如果不注重分析学生,致使学生在面对任务时不知从何动手,或完成的不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受到打击。所以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设计的任务要具有一定坡度,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如在《PowerPoint 中动画效果的设置》一课中,可先设计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蝴蝶飞入的动画效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再将任务深入,要求完成梯形辅助线移动的动态效果。这样,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一次次成功的推动下,也有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信心。

三、在良好学习习惯中培养

“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放弃“以教为主”,让学生“以学为主”,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自主,这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flas制作时,如何制作一个夜晚月亮升起落下的动画,放手让同学们去做,发现学生会用增加关键帧的方式和使用“引导线”图层的方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这个动画效果。这样使学生在已解决的问题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使学生产生较大的成功感受,而这种成功感受,又会更进一步地转换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勤学、会学,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发展智能,学会学习。

四、在日常的应用中加强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不全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应用中得到加强和提升。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应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体会到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工具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在经后的工作生活中自觉的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如学生在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后,设计《精美门票 浓浓乡情》一课,要求以身边家乡的美景为依托,结合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张主题突出、美观适用的门票,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体验自身的价值,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同学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熟悉Word及图像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发展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努力保护大自然,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总之,所谓学无定方,教无定法。教育要有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有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不仅要教书,更重要注重育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程改革理念,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个人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使得社会文明在个人身上得以传承,要指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开放的胸怀,具有现代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听说训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