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兴趣激发

时间:2022-10-14 03:20:43

聋哑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兴趣激发

【关键词】聋哑学生 语文 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09-01

聋哑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依靠手语来进行的。随着聋哑人逐步融入到社会中,单靠手语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与社会群体沟通交流的需要,因而对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显得极为重要,用语言文字与其他人沟通和交流成了聋哑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条件。此外,聋哑学校开设了多门课程,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学在聋哑学校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必须注重激发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为他们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一、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聋哑学生因受其身体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阴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对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他们,通过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深入了解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扫除心理阴霾,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学习。聋哑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学习的信心。这种心理问题主要是源于他们本身的生理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聋哑学生们发现了自己与常人的区别,懂得了自己的身体存在缺陷,产生了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不愿意或者不敢与别人交往,对陌生的环境反应特别敏感,还有经常紧张、不安等。由于有了这种自卑心理,他们就会把自己心理封闭起来,认为自己学不好而不愿学习。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仇视心理,讨厌学习。由于生理缺陷给生活带来的不便,聋哑学生们会对别人产生一种仇视心理,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主要表现为看问题片面、极端,而且还有比较强的破坏欲和攻击心理。他们带着这种仇视心理,就不愿意学习甚至讨厌学习。三是无法适应社会,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大多数聋哑学生而言,他们没有机会像同龄的正常儿童一样去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这就导致他们在早期无法与社会进行更多的接触。长此以往,他们会对学校、对教师由之前的向往转为漠视,甚至是恐惧,也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教师应对症下药,尽量走进聋哑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在充分了解他们心理的情况下,想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聋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基于以上心理问题,我们知道激发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后如何生存、如何立足的问题。激发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无论哪一门课程,要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有用,聋哑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对此,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些情境,帮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例如,让聋哑学生懂得依靠手语来与别人交流,可是别人不懂手语,怎么办呢?可见,如步入社会,单靠手语在社会上立足是很难的。教师就趁势引导聋哑学生们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与别人沟通交流(面对实在不懂手语的人,可以用文字与之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聋哑学生都是依靠视觉来观察事物,且非常敏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表现出的是鼓励、赞赏的态度,学生们就会觉得轻松愉快,从而乐于学习;而如果教师表现出厌恶、不耐烦等神态,则会加重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此外,如果教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再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比如生病了看望他们,有困难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更能促进师生感情交流,让学生由喜欢教师到喜欢学习。

最后,开展有趣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实部分聋哑学生有一定的讲话能力,但是话语能力尚低,所以教师应该在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开展一些有益的语文活动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例如“我来做你来说(写)”,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学生解说动作或用文字来表述。这样的游戏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学生们会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又促进了他们思维及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责编 黄鸿业)

上一篇:浅谈民族寄宿制小学学校管理 下一篇:多渠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