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客教育将培养交响人才

时间:2022-10-30 12:11:36

中国创客教育将培养交响人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 管仲

芬兰、以色列及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目的都是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主要以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学上重体验(做中学),轻考试,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来培养学生。而中国创客教育c世界先进教育理念高度一致,创客教育与世界零距离。

在《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一书中将中国创客教育作了很好的诠释。该书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提出了未来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探索和反复研究的方向,以聚集更大范围的行业资源,促进创客教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新的突破口。同时在总结2012到2016年中国创客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和活动等不同维度,将故事、事实与观点相结合,丰富展现了在教育快速发展和迭代过程中的中国创客教育。

自从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客运动在国内迅速兴起,渐渐地将创客推进教育领域。教育领域中关于创客教育的讨论和实践,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从创客教育现状来看,目前大多数地区、学校开展创客教育比较积极,但全国范围内分布比较零散,大多分布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形成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为纽带的创客空间。如今,很多学校都建立各自的创客空间和创客实验室,并购置创客教育相关设备与产品。创客的种类目前还存在局限,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信息技术和科技领域。创客教育刚刚兴起,关于创客教育的分享交流基本在各种会议和创新大赛中进行,个别教师、学生等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交流教学经验、学习过程和内容,缺少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意识。虽然创客有关学术论文越来越多,但涉及具体的创意、作品、技术、学习方法的分享比较少,总体上,创客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为什么要开展创客教育?

英国作家西蒙・詹金斯在《卫报》专栏文章中写道:“我们知道的是,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对他们来说,民主活力很重要。在我看来,中国教育和俄罗斯教育一样,擅长制造机器人。”这里面提到的“机器人”不言而喻。他所说的我们难以驳辩,但值得我们反思。国内绝大多数学校依旧追求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而非培育创造力素养;专注标准化人才,而非个性化人才。中国从历史至今,始终奉行应试教育,以成绩论才能,培养出大批“考试大神”机器人。这被国内外创新人士所诟病。欲摆脱“中式教育”的桎梏,中国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创客教育与打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紧密相连,亦关系到中国青少年能否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教育界有识之士认为创客教育将是引领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又一个切入点,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明确选择。

创客教育的精髓是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融合了科学研究、技术制作、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1. 创客时代扬长你的特长

创客时代的到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性格差别、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每个学生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现状是,目前学校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是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存在着高分则能力强,低分则无能的偏见。这种偏见不仅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也使得个别学生的特长被埋没。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在教育中,不少老师就像故事里的船夫一样片面地断定学生。但就像甘戊所说的:“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各自的爱好特长,所以,学生就必须各尽其长,才能各得其所。

大家都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上没有人完美无缺,也没有人一无是处。有些学生不善于考试,不代表这个学生就不行。就像现在的人们总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上大学才是正确的谋生之路。但是我想,不上大学真的生存不下去吗?事实证明并不是如此。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他依然成为现代互联网的一代枭雄。或许又有人质疑,又不是人人都可以像比尔盖茨一样。确实,不是人人都是“比尔・盖茨”,但人人都可以像比尔・盖茨一样有自己的长处。

在《动物运动会》的故事中,动物举办运动会,大象举重拿了第一名,青蛙游泳拿了第一名,猴子爬树拿了第一名......如果比赛项目中按青蛙举重,猴子游泳、大象爬树来进行,结果我们都很清楚,它们必败无疑,因为各自参加的项目都不是它们的特长。但是大多学校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忽视了学生正如这些动物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些学生喜文、有些学生喜理,有些学生喜静、有些学生喜动,若是学校强制不同学生发展同一类科目,某些学生的长处势必会被压制。新时代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应当推行扬长教育,全面培养特长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最早提出扬长教育的育人观点。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特长。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特长,我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况且现在所处的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有了更大的需求。

创新是现在最热的词语之一,扬长是创新的前提,扬长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个性教育和新教育的核心。学生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己之长的学生发展教育策略有利于学生个体优势的发挥。学生的特长因人而异,各有千秋。学校必须用辩证思维来看待学生的特点,每个人只有发挥特长才能实现有效创新。

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从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发展个性。所以,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长处,而不是逼着学生做他所不擅长的事情,真正做到扬长教育,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扬长教育的思想,中国赫赫有名的古代思想家孔子已经提过――“长善而救其失”,其言外之意则是扬长避短,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教育不仅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教育改革。如今创客传播得越来越广,也为不少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机遇。有不少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创客教育中取得惊人的成绩。总的说来,扬长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要求,更是创客时代的呼唤,创客教育以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让其长处可以野蛮生长。

2. 树立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信念、理解等,引导人认识世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决定了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与价值取向。价值观可以使人“一飞冲天”,也可以使人陷入“万丈深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走正确的路、明确方向、取得成果的前提。

3. 独立思考

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学而不思则惘”足以说明思考的重要性。曾经看到一个故事:

一天深夜,一个物理学家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物理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说:“老师,我在做实验。”又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谁知物理学家却勃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间用来思考?”

物理学家的发怒是因为他的学生没有思考意识,只会机械性地实验。学会思考,才会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他思考“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是向上?”最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震惊世界。只要你勤于思考,或许下一个“牛顿”就是你。

4. 创新

《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一书提到:“将来,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的。”没有创新的世界如同一潭死水。培养创客人才,创新能力显得非常有必要。

5. 沟通与协作

沟通能力是人的社交能力,而这一能力将贯穿人的一生。在团队协作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将不能形成团队,将会是一盘散沙,而创客学习是以项目式学习开展的,一个良好的团队沟通是最重要的,具备良好沟通的协作将会让学习变得更有趣,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单打独斗的创客不是好创客,互相切磋,相互协作的创客更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个人再强不如一个团队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是创客教育的使命,未来的竞争是团队的竞争而不是个人的竞争。

6. 动手与分享

将创意变成实物。创客主张亲自动手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鼓励学生动手,完成自己的创意,体验失败,勇于试错,动手越勤,想法也将会越多,越多想越能创新,越创新越喜欢研究,越研究越快乐,真正实现在动手中创新,实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研,做中乐。

创客是一群热爱分享的人。鼓励学生将好的想法及成果分享出去,也许你实现不了,说不定其他人可以帮你实现想法,说不定你的点子将能为别人苦思冥想的项目得到解决。在分享的过程中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其实就是一次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提高的一次学习过程。

7. 玩中学

创客教育是基于学生兴趣,一般是边做边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也许会放弃。以玩的方式来开展课程,以一种“玩”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这过程就会变得有趣。做一个会玩的学生比什么都重要,而创客本身就是“好玩”的。

8. 跨学科

创客教育将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学习不局限于某一学科,而是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不是为了跨学科而去跨学科,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跨学科,学生要懂得融会贯通,知识迁移。让跨学科变得自然得体,从项目中学习更多知识。

9. 运用信息技术

现在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爆炸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当今时代不会运用信息技术的人被看成是新世纪文盲。创客活动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信息技术让知识全球分享,很多高端学术论文,学习资源、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有网络的地方用一条网线就可通向世界的资源库。

10. 运用数字加工工具

大规模数字加工工具的普及,3D打印技术、CNC微型机床、数字激光切割机、数字开源软硬件等等数字化加工工具,如同把工厂搬回家,搬到学校,搬到客厅,搬到桌面,让创意可以快速实现,让人人制造变成可能。

11. 自助学习,自我教育

自己获得的知识,自己解决的问题,由于自己付出了努力与转化,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

没有什么能比满足孩子兴趣更有吸引力,兴趣是多变的,如何把握兴趣点,就是从玩中学,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习得,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数字化工具,真正实现自助学习,从兴趣出发,发现自身的优势,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赫伯特・斯宾塞曾说过:如果说你们给他躯体是给了他第一生命,那么培养他的自我教育能力则是给他的第二个生命。

如果学生在某个点上有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实现自助学习与自我教育,作为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一些能完成一些项目所需的知识储备及应用工具,获得短期的成功,让兴趣可以持续下去。

12.奏响交响人才的乐章

创客的能力培养当然不止这些,创客能力素养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好的素养永远都不嫌多。要明白“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跨界,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无论是文化企业、科技行业、建筑装修行业、餐饮、智能硬件等领域都充斥着跨界融合,总是别出心裁,跨界创新已经成为常态。现在,跨界代表了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其实在工业设计中尤为突出,跨界对于一个作品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给作品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跨界文化与跨学科学习一脉相承,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时下,创客时代来临,我们要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能思辨,好奇心十足,可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来实现自助学习,在学习中不脱离实践,主动寻求合作解决问题并乐于分享的学生。这一类学生便是创客时代急需的交响人才,交响人才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独具创造性,综合突出的属性。创客教育的开展将培养交响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创客教育研究中心)

上一篇:一位深耕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者 下一篇:暗夜里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