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类型研究

时间:2022-10-29 11:46:53

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类型研究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是以学生理解、参与和感悟为基础的全面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是一项有意义的生命活动。本文以学生体验方式的不同,将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划分为直观感受体验、角色扮演体验、实验操作体验及实践探究体验。针对不同的体验类型规划体验内容,丰富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使体验式教学深入中学地理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去。

关键词:地理教学;体验式教学;体验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56-02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体验,在观察、感受、操作和探究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实现能力的发展,促进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生成。前人在体验式教学的类型研究中,针对情境体验类型划分的居多,如多媒体体验,地理实验体验,地理游戏活动体验,阅读及绘制地理图表体验,生活、图像、活动、信息、案例情境的复合型体验等。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学者将其划分为:对圣人言论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对自然事物的体验、对先验和潜能的体验和对经验过程和经验结果的体验。

在中学地理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要针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特点安排教学。显性知识是指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能够通过语言或文字等进行表达的,隐性知识则相反,需要通过亲身实践,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如人际交往、生活技能、情绪感受及生活态度等[6]。隐性知识需要通过体验式教学进行传授,但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并不丰富,部分显性知识不能直接被学生接受,需要进行相关背景、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补充,某些特殊的知识点也需要转换表达方式,使学生更易接受。

因此,中学地理中的部分显性知识和全部隐性知识,需要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进行认知。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能够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按学生体验方式的不同,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类型划分,将中学地理体验式教学分为直观感受体验、角色扮演体验、实验操作体验和实践探究体验四类。每种体验方式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在实际教学问题解决中,既可独立运用,也可共同使用。

一、直观感受体验

直观感受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对文字、图片和视频的阅读和观看,了解所学知识的背景,通过对地理图表的绘制,感受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眼睛看、耳朵听中,进行学习体验。直观感受体验不仅能使教学情境更加鲜明,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进而促进情感体验。

1.语言、文字、图像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组织和感染力,是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通过数据、案例、图片、视频等,对知识点进行背景补充和原理展示,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理知识背景,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以哥伦布航海这一背景介绍“美洲”讲解的开始,在增添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新大陆”的人文背景;在学习“地球表面形态”时,加入“奇山怪庙”这一案例及相关图片展示,既使学生在文字阅读和图片观看中直观、生动地感受地表形态的多样化,又能开阔眼界,在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爱上大自然;在“自然灾害”的学习中,添加各种自然灾害受灾人数的数据介绍和视频演示。教师利用感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不仅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更使学生在观看中获得视觉冲击,促成情感表达。

2.图表体验。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信息的来源,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学生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绘制,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掌握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地理教学中的某些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或特殊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对地理图表的阅读来感受和了解,在读懂图表的基础上,通过图表的绘制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通过对地图、示意图等的反复绘制,可以从过程中了解某些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等特征,掌握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还可以在图表的绘制过程中,更清晰地描述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和分布规律,具有单纯阅读文字信息不能达到的深刻意义,是体验地理事物的重要过程。如,在对南北半球和高低压系统差异了解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气旋和反气旋”南北分布示意图的绘制,不仅可以给出绘制原理,在绘制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容,锻炼绘制和填写图表的技能。通过“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的绘制,可逐步理解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特点等。地理图表的绘制,是学生了解与学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特点的良好体验过程。

二、角色扮演体验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展开角色体验活动,不仅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更能使学生深入教学情境中,通过特定角色的体验,实现头脑记忆及心灵感知的共同形成。角色扮演体验包括情境角色扮演体验和师生角色置换体验。

1.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角色扮演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具体角色设定,通过精心准备的角色材料和精心设计的环境氛围,为教学提供情境支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语言和行为条件承担和再现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特征,培养表达交流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情境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和总结复习课中都可运用,还可以让角色扮演贯穿整节课程。实施步骤一般分为:确定实施目标和情境、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配角色任务、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总结反思角色扮演经验。组织情境角色扮演的方法有课堂辩论赛、人物充当、地理游戏等,其中角色可以由一人扮演,也可以小组共同扮演。

中学地理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内容不少,其中以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内容居多。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可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南方人和北方人,围绕“在南方生活好还是在北方生活好”进行辩论;指定学生扮演西部人民、投资专家、投资商和交通运输厅厅长等角色,召开“中国西部”开发论坛会等。在地理教学中,利用情境角色扮演进行体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增添学习兴趣,更能通过角色体验提高表达能力、认知水平及判断能力,掌握正确的行事方式,拥有正确的人生观。

2.师生角色置换体验。师生角色置换体验,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换,学生走上讲台讲课,通过学生讲、教师评,来完成整节课或某个课程环节的授课。在整节课程教学中,运用师生互换角色扮演,需要教师选取较为简单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授课内容,选择扮演学生,布置课前准备任务。教师在准备过程中,可以查看学生准备的教案或课件,进行适当指导,在课程讲解中要带动全班学生积极配合,利用课程结束后的预留时间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提出表扬,共同反思。教师还可选择课堂中表现积极或对某些知识点熟知的学生,进行临时师生角色置换讲解,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完成学习。

进行师生角色置换体验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担任学生这一角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作为一面镜子,检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准备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充当教师这一角色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作为教师的不容易,更加珍惜教师教学成果,改善师生关系,又能在课程准备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表达能力,更能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提高自信心,获得全方位的情感体验。

三、实验操作体验

实验操作体验是在课上、实验室或校外组织的,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进行学习活动体验。中学地理中,可设计校内活动体验的内容较多,如日、地、月三球系列,地图系列,地质地貌系列,气象气候系列,水文系列,生物土壤系列。地理学科中的某些实验操作,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在教室中点燃一支蜡烛,打开门窗,就可以观察空气的水平运动;通过各类岩石的观察和比较,便可对矿物进行深入了解;利用雨伞、清水和墨水,就能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和水平物体运动方向偏转等。地理教学中的经典实验包括地理坐标、热力环流、大气温室效应、太阳保温作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将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的内容,设计为简单有趣的实验操作,通过地理模型制作、实验测量、观察等操作形式开展活动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锻炼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实践探究体验

实践探究体验是指学生在学校外、家庭或社会生活中所进行的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地探究体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接受理论知识,也需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拓展创新。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开展地理实践探究体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贴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对自然和社会事物了解的基础上,感受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关性,培养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品质。

对自然事物的体验,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了解自然常识,在对大自然事物的体验中领悟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培养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如种植盆栽了解太阳辐射影响、野外采集岩石标本、本地河流基本状况(源地、流向、长度、流经区域、流域植被状况)调查等。在地理知识的讲授与学习中,人文知识与社会人文体验对学生思维观念的形成、对人对事态度、价值观等都有很大影响。开展社会人文体验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了解人文情怀,获得情感熏陶,是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例如,参观污水处理厂,调查小区内垃圾分类处理状况,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等。

上一篇:探讨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 下一篇:企业信用评级与资本结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