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30例观察

时间:2022-10-29 11:18:03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30例观察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糖尿病足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50-01

糖尿病足病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足列为糖尿病四大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有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我院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糖尿病足患者30例,为我院2010-2011年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1人,年龄40-60岁,平均50岁,糖尿病病程5-10年,平均8年,患者足部损伤依照Wan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的足;1级,足部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II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III级,深部感染,常影响到骨组织,并合并骨髓炎;IV级,特征为缺血性溃疡,局部的足的坏疽常合并神经病变;V级,全足坏疽)为III级,患者足部皮肤均见4-5cm破溃,表面有分泌物及臭味。

30例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均无显著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首先纠正高血糖状态,使血糖、血脂维持基本正常,对下肢病变血管的处理包括:1.避免负重2.控制感染3.处理进行性溃疡4.应用扩血管药物以缓解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改善患者血供等。治疗组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商品名:恩经复,产地: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治疗,两组观察14天后,进行治疗评定。

3 治疗评定标准

患者足部创面的分泌物及臭味消失,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为显效;分泌物及臭味减少,创面较治疗前缩小为有效;分泌物及臭味无减轻,创面无缩小为无效。

4 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创面无缩小,足部损伤处继续进展为糖尿病足IV级1例,有效7例,显效5例,无效1例。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5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神经营养因子减少、血管因素、代谢紊乱、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有关,而60%-70%为神经性足病。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并病程的延长,超过半数的患者会由神经病变的进行性恶化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而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非外伤性截肢的原因。

神经生长因子是可以减少神经变性,阻止疾病进展,刺激轴突生长以及促进神经再生。恩经复能诱导神经递质合成,蛋白磷酸化、甲基化,对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同时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长,促进血管再生,从而使糖尿病足患者能得到更好有效的治疗,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研究观察探讨神经因子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在疗效、疗程及安全性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学》.徐曼音.

[2]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袁慧娟.

[3] 《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并重》.赵志刚.

上一篇:外用马铃薯切片及喜疗妥软膏治疗多巴胺外渗 下一篇:急性胰腺炎合并梗阻性黄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