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圈里的菜鸟DIY方面的达人

时间:2022-10-29 10:56:37

珠宝圈里的菜鸟DIY方面的达人

初秋的北京细雨绵绵,离“鸟巢”不远的爱家珠宝城让雨浸润着,显得更加清净。顺着扶梯刚到二层,就听到通道深处一阵爽朗的笑声。

印象中,卖玉石珠宝的地儿同图书馆、寺庙有几分相似处——静。虽然同是做买卖,但这儿既没有“动批”(动物园批发市场)的拥挤,也没有早市的喧哗。而此刻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卖场,显得有些突兀。沿着通道,走过一家家商户,玛瑙项链、翡翠镯子、水晶耳环等等,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在展厅灯光的映衬下格外晃眼。

又一阵笑声响起,让我停下了脚步。眼前这位皮肤黝黑,壮实的小伙子正和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聊着什么。看到我站在店门口,他很“低调”地跟我打了声招呼:“嘿,来了啊!是找我吧!”他的主动让我有些犯蒙,“进店里吧,我就是王世川,咱们之前通过电话……”我还没回话,那阵爽朗笑声再一次响起,瞬间打消了我和他的尴尬。

生意要从“头”做起

进店刚一落座,王世川就递过来一听可乐,说道:“咱们都是年轻人,别喝茶了,给你这个……”

我心里暗想,“都是年轻人”,你这浓密的胡子茬,怎么看都不太像啊。“我87的,今年26岁,长得有点着急了,没办法……”伴着笑声王世川调侃起自己。

王世川不仅长得“着急”,上学也挺速度的。大学念的广告专业,刚上到二年级就选择退学开始尝试做生意,问他为什么不把学念完,他的答案挺直接:“大学没意思,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那儿。”

正当同伴们还在为混个大学毕业证整日晃在教室与宿舍之间的时候,2007年,王世川从老妈那里借了两万块钱,在西单租了个1米2长的柜台,开始做起了生意。

人家常说干一件事,要从头做起,而王世川的买卖真的选择了从“头”——头绳开始。

尽管大学只念了不到两年,但王世川从广告学里还悟出了些做生意的道道。

“做广告和做买卖很像,都是要突出一个‘新’,要想别人买你的东西,就要让顾客知道你卖的货有什么不同,要和其他卖小饰品的店有区别……”王世川聊起自己的生意经侃侃而谈。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王世川所在那个商场,有一层商户都是卖头绳饰品的,要让顾客注意到自己的柜台谈何容易。商场里各店铺每天统一早上8点开店,下午7点多收摊,这都是“常规活动”。而王世川还有些“特别活动”,不定期地去“天意”“地安门”小商品市场,淘淘钥匙链、小娃娃等小挂件,回家后把它们改成头绳上的饰品。别看王世川长得五大三粗,可却有着女孩子独有的挑剔眼光,对颜色异常敏锐,总会用一些别人觉得不起眼的颜色搭配出不同的效果。“我从小就对颜色非常敏感,比如很多人都觉得红配绿不好,但我很喜欢。”王世川介绍道。

起初对做好生意没抱大希望,可凭借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个性的DIY(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搭配,让他在第一个月就做了单“大生意”。

有一天,在逛一家外贸店的时候,一个娃娃形状的钥匙扣吸引住了王世川,虽然很小很不起眼,但他觉得特别适合做项链的坠子。于是,他果断地从老板手里买了下来。回到家,自己动手把它改成了一条项链,第二天就摆到了自己柜台上。没过两天,就有位顾客花了150块钱把它买走了,“当时我觉得特别兴奋,也很有成就感,那个钥匙扣我才花了12元,经过简单修饰就赚了100多块钱……”说起那单买卖王世川言语里透着自傲。

对文玩玉器的兴趣要从串说起

由于多数商家采用的都是进什么东西,卖什么东西,而王世川的每件头饰都要自己DIY一下,所以在卖场里他的店显得很有特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把生意做了起来,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

别看是“80后”,小伙儿做起买卖还是有板有眼,每天进货,卖货,平日里翻翻时尚杂志,抽时间去淘颜色有个性、形状独特的部件,晚上没事就琢磨怎么把这部件DIY成与众不同的饰品,日子过得挺充实。三年的苦苦摸索,王世川的体重从240斤降到180斤。尽管肉掉了不少,而生意却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每次淘货有几个标准,首先就是看成本,不能太高。因为是在西单卖小饰品,顾客多是女学生,肯定卖不出很高的价钱;其次要懂得选颜色,夏天要挑亮色,冬天要选一些暗色;最为主要的就是要用自己的眼光找货。”说起这些年积攒的生意经,王世川娓娓道来,自信而又从容。

尽管一直努力追求改变,可随着年岁的增长,王世川越来越觉得自己DIY的饰品不符合年轻人口味了,货也越来越难卖了,“没办法啊,创意跟不上了,做小饰品也就到头了。”王世川总结道。2012年王世川把小饰品店转租了出去,自己谋划着干点别的。

正当他一筹莫展,举棋不定的时候,朋友手里盘的手串引起了他的兴趣。“我们都是一起练摊的朋友,每天看着他盘着那串橄榄核做的手串,心里就觉得挺好玩,后来自己都没想到也对这玩意儿开始感兴趣了。”

文玩,近几年才在国内火爆起来。它指的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有些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可用可赏,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

王世川接触的第一个文玩把件是花50块钱买的美国嫁接葫芦,非常喜欢,用他的话说:“像照顾孩子一样,天天拿着它把玩。”慢慢地葫芦包了浆、上了色,越来越光亮,甚至有朋友要从他手里买下来。可后来听了一件事,他决心自己留着。

王世川说:“我这也是听圈里人介绍的,一位中年人的祖上原本有一个檀香木做的桌子,后来经过时代变迁,到了他的父亲那一代,这个桌子就剩一条腿了,可父亲仍然非常喜欢,舍不得丢弃,就把这唯一的桌子腿改成了拐杖。到了中年人这一代,家境变得落寞了,可这拐杖依旧留在身边。由于是檀香木,成色特别好,很多买主都盯上了它,想从中年人手里把它买下来,最后有人竟开出了几十万的天价来找他,可中年人却丝毫没有动心,依旧把它留在身边,每天拿出来把玩。”

这故事没有华丽动人的情节,却实实在在地搁在了王世川心里。2010年,他更加疯狂地迷上了文玩玉器,他曾经收了一个橄榄核的手串,每天用10多个小时来盘它。前不久有人出了一万多块钱要收他这手串,王世川也体会到了故事里那个中年人对拐杖爱不释手的感觉,结果也像中年人那样,婉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珠宝生意要从眼力练起

2012年年底,王世川在家人的资助下开始了新的创业路——卖珠宝玉器。从头绳饰品到珠宝玉器,别看都是卖东西给别人,着实让他吃了不少亏。

“虽然是卖珠宝玉器,但我也想卖出自己的特色,可珠宝不像小饰品,不是想DIY个造型,自己动手就能完成,所以我去广东进货的时候,就格外注意那些造型别致新颖的珠宝玉器,而这也让我吃了不少亏。”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到广东淘货,尽管去之前师傅就告诉他挑货时要多看少说话,可碰到自己看上眼的宝贝时,还是没控制住。“我当时看上一个冰种的玉白菜,虽然只是个摆件,可雕工新颖别致,我从来没见过,所以没跟师傅商量,就跟店主询上了价,花了6000多买了下来。可等我回到家里再仔细一看,才发现,玉白菜的背面有一条细细的裂纹,样子再好也是残货,只能砸自己手里了……”万般悔恨涌上心头的王世川,只能把这次教训牢牢地印在了心里。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王世川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老卖家,注重看玉器的材质,而像自己这样的“80后”首先关注的却是雕工和颜色,“干这行,搞创新、DIY之前先要练好眼力,有多深的知识经验积累,才有多广的创意发挥空间,不这样的话,想靠小聪明混饭吃,在这行挺难,早晚会把自己赔里面。”深刻地自我反省让他对卖珠宝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他慢慢地把心沉了下来。

现在,每隔两三个月他就要跑趟广州,尽管有时会空手而归,可他却越来越有自信了,因为眼力越来越独;尽管他在珠宝玉器行中还是个菜鸟,DIY的本事也没有完全展露出来,可他坚信,有个性的珠宝玉器才是今后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石凉:一块“石头”的温度 下一篇:千里之行,以勤为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