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CT指导下软通道介入颅脑血肿引流术后护理

时间:2022-10-29 04:44:40

临床CT指导下软通道介入颅脑血肿引流术后护理

本文对47例微创介入颅内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43~86岁,平均64.5岁。其中自发脑出血2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3例,颅脑手术后颅内引流3例。入院昏迷25例,清醒22例。既往有高血压史36例,血压140/70mmHg~210/115mmHg。经头颅CT确诊出血部位:基底节脑出血11例,脑叶出血5例,脑室型出血5例。血肿破入脑室11例。有明显外伤史18例,外伤史不明确5例。血肿量<30ml26例,>30ml11例,脑疝形成2例,继发出血6例,死亡5例。以上手术3例在手术室进行,其余均在CT引导下进行。

手术方法:根据CT显示的血肿,选择血肿最大的断层,即为穿刺平面,患者取平卧位,准确将CT信息在头皮上标识出来,常规消毒皮肤,局部浸润麻醉,根据穿刺点、应用凹槽手锥钝性刺破头皮颅骨三棱手锥锥透颅骨外板,插入引流导管送入血肿腔的远端,缓慢旋转拔出导引钢针,将引流导管末端接注射器缓慢回抽数毫升或数十毫升陈旧性血液,达到缓解颅内压的目的。固定引流管,缝合头皮,将引流管接三通阀,连接颅压调节瓶、引流袋。

术前护理

清醒患者入院后护士应主动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及护士,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做好心理护理,介绍微创手术的特点,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让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昏迷患者入院后,应密严观察病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做好抢救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患者窒息,烦躁不安者加以约束带或床挡保护,以防坠床摔伤。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定时翻身、叩背、吸痰,绝对卧床休息,24~48小时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头部抬高15°~30°,减轻脑水肿,以防止再度出血,保持静脉补液通畅,各项护理操作的时间要集中,避免对患者多次刺激。

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如插管、翻身、吸痰、导尿),动作要轻柔,以免患者因疼痛不适而挣扎导致再出血,避免情绪激动和突然用力。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药。

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减少陪客和探视。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调控血压,剃头备皮,备好手术物品(颅脑引流器、利多卡因、尿激酶、注射器等)。

术前或术后停用或减量应用脱水利尿剂(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因为手术通过受压的脑组织的膨胀复原过程挤压液化的血肿,血肿清除与脑组织复位同步进行,加快液化后出血的排空。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并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烦躁患者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旁边加护栏,病室温度18~23℃,湿度50%~60%,保持空气新鲜、安静、整洁,限制探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生命体征常随病情变化而变化,病情恶化则表现为快而不规则呼吸,如呼吸急促、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等,均说明呼吸中枢受到严重损害。随着血肿的增大,颅内压继续升高,脉搏缓慢有力,呼吸快而不规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预防脑疝形成:严密观察瞳孔及神志的变化,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固定,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常需进行紧急抢救,患者术后意识障碍加重或由清醒转为昏睡或昏迷,多由继发出血或引流不畅而形成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而引起,需CT确诊后根据病情行血肿清除术等。

妥善固定头部引流管,正确把握引流管最高点的位置,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若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应及时冲洗,冲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逆行感染。注意防止引流管脱出,或被意识不清患者拽出[1]。

液化、引流护理:悬挂引流器的滴壶于患者的床头,使滴壶的末端高出外耳孔10~20cm,低位悬挂集液袋,将尿激酶2万~10万U溶于3ml NS中,用5ml注射器抽取尿激酶溶液3ml,注入血肿腔内,关闭三通阀2~4小时后打开,引流,1~2次/日。因尿激酶能使血块中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溶解血肿,达到解除或缓解高颅压的目的。

保持头部敷料清洁干燥,预防颅内感染:因为引流管注入有液化剂,穿刺口敷料会有大量血性液体渗出,及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患者恐惧,如血性液体滲出较多时应及时更换。

防止肺部感染,对于昏迷、禁食、危重患者每天应进行口腔护理2~3次,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昏迷患者禁忌漱口。患者长期卧床,痰液坠积在肺部不易咳出,所以肺部感染最常见,给予定时翻身,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一般每1~2小时翻身,叩背1次,刺激其咳嗽,痰多时给予吸痰。每次吸痰<15秒。两次间隔时间2~3分钟,以防患者缺氧。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做超声雾化治疗,保持痰液稀释,利于痰液排出。

预防褥疮:做到“五勤一高”。“五勤”即勤翻身、勤整理、勤按摩、勤擦洗、勤更换。“一高”即高营养。每1~2小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如有尿湿,及时更换被服,及时清理排泄物。危重患者还可用气垫床,避免发生褥疮。

高热护理:术后患者多数有高热症状。体温可达39.5℃,首选是物理降温,如在头部及大动脉处用冰袋冷敷(冰袋用毛巾包住,定时更换位置,以免冻伤)。或用乙醇擦浴。乙醇擦浴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以免出现休克症状。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体温1次,做好记录。

出院指导:出院时嘱患者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日常保持适量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教会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爱平,张维那.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与健康教育.护理研究,2003,16(2):145.

上一篇:助产士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下一篇: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