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个条件

时间:2022-10-29 04:24:11

论高中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个条件

摘 要: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有诸多因素,但没有任何一位成功者不是通过实现通过自我管理获得成功的。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作者深刻感悟到抓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管理,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中教育 自我教育 条件

什么叫做自我管理?《学〈论语〉做好员工》一书的作者陈立军是这样定义的: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目标、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

自我管理的意义是什么?每一个有丰富潜能的人就像一辆豪华车,只要找到打开它的钥匙,它的优越性能就会发挥出来。自我管理就是这把钥匙。自我管理能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奋斗的目标,更有效地发挥和实现自身最大价值。

一、背景

1.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普及高中教育是一条途径,很多有条件的地区已在尝试。

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初中生有了继续发展和文化素质提高的机会。但是出现生源质量堪忧、班额增大、教育管理跟不上等问题。

2.每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生,接受许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的还经历强制教育。还有一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自我教育。它是人成长的内因,在其他教育等同的条件下,自我教育的成效彰显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它的实现取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

二、案例

(1)《扬子晚报》曾登载某大巴车上7名学生集体不让座,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身旁,一些中学生跟帖赞赏的事。

(2)一些高中生沉溺网络游戏,浪费学习时间。

……

诸如此类的个人行为,表明一些高中生品德修养差,缺乏奋斗目标,自控能力低,自身行为影响自身发展。

东方名家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收拾自己。

三、自我管理需要的条件

1.战胜自己是自我管理的前提

《老子》有语:“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说明了战胜自己更是强者的观点。

谁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答案是自己。宋学家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三年前,我从自身经历悟出了足以让我终生奉行的两句话:“征服别人非英雄,战胜自己乃强者。”而今,我才知诸子百家对此早有论述,深深佩服先哲的智慧。

什么是战胜自己呢?

如果一个赌徒能戒赌,就是战胜自己,如果巴顿将军能管住自己胡言乱语的嘴,巴顿就战胜了自己;如果一个沉溺网络游戏的学生不再迷恋,他就战胜了自己。

战胜自己就是克服自身的弱点、不足和偏见。人们想到的常常是如何战胜对手,而战胜自己往往被忽视。自胜,需要勇气,需要毅力。

2.了解自己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吕氏春秋·先亡》中有言:“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意思是说:“想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想要评价他人必须先正确评价自己,想要了解他人必须先了解自己。”了解就是“自知”,而“自知”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知什么?知长处和缺陷。一个人了解了自己,才能设计好自己的未来,才能根据目标制订管理自己的方案。

3.毅力是自我管理的保障

什么是毅力?毅力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为了求知“尝趋百里外”,“穷冬列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就是毅力;一个高中生,为了实现人生梦想,坚决完成设定的任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为,就是毅力;郭沫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就是毅力。

为什么要培养毅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同样,高中生在实现自己大学梦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学习上的许多困难。这些困难的克服没有毅力是不行的。没有毅力,自我管理只能是句空话。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特征虽具有自我管理的因素,但必须具有上述条件。

参考文献:

[1]古代散文名句赏析.三秦出版社.

[2]陈立军.学《论语》做好员工.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人口学概论》教学法探析 下一篇: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