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之职业技能鉴定

时间:2022-10-29 04:14:47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之职业技能鉴定

摘 要: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有着密切联系,文章就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及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存在问题和建议作了一个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职业技能鉴定

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产学结合,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同时, 必须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高职教育不能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变种,更不能成为“中职的发面馒头”。在高职院校中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职业技能鉴定,作一简单的论析。

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

1.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高级技工。有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46%,而我国仅为15%。在供求矛盾如此突出的今天,却一度出现名牌大学的学生被拒之门外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用人单位需要驾轻就熟的技术人员,而大多数大学生的技术能力还很欠缺。

2.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高职院校资源规划与利用的需要

在实践教学上,职业院校需要增加实验实训资金的投入,需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于设备的添置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反过来设备仪器在职业技能鉴定中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它给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就能吸引更好的生源,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除此而外,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还可以实现教考分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考试培训中心,出台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办法》,推行将学生培训、鉴定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学生必须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毕业证书后方可毕业的“多证”制度,同时也把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之中。

二、职业技能鉴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1. 职业技能鉴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高职院校有足够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前提,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造就一支既有中级以上教学系列资格,同时又有其他系列技术职称的师资队伍,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首要的难题。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就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采取了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政策方针。加大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下到企业锻炼,参加劳动及行业部门的培训考证,获取职业考评员资格。近年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与省内外135个企业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有111位教师下到工厂、医院、公司、农场等挂职锻炼,48名教师获得了主任医师、会计师、网络工程师、律师等资格,85名教师拿到了高级技师、技师及相应的考评员证书,还从企业一线聘请了69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工、技师担任兼职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创造了首要条件。

2. 职业技能鉴定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高职院校应改革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实践活动,从而达到让学生形成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2005年我院颁发《关于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意见》,同时推出56堂以行动导向为特征、以情境教学、仿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基本形式的教改实验观摩课,这也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营造了积极氛围。

3. 职业技能鉴定对实践课程建设的要求

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更新:过去一些教材知识结构陈旧,没能充分反映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特别是“双证书”融通中的实训教材尤为稀缺。如何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教材之中,使教材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紧密结合,确保教材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性和较高的新科技含量,是实践课程建设的重点。其次要对教学大纲和计划进行修订:传统教学当中,实践课占总课时的比重很少,甚至于不到总课时的20%,而修改后的实践教学时数一般会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50%,其修改原则是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掌握高新技术和传统职业技能为主。到目前为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编教材63本,校本教材43本,制定了《岳阳职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考核大纲》,调整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将各专业课程应该掌握的技能和方法编制成培养标准和考核大纲,分年度、分课程、分专业一项项达标,从而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到了实处。

4. 职业技能鉴定对实践教学场地建设的要求

具有良好条件的实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多证制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技能取证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出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注重依托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和行业部门,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政府支持下,建成了3600平方米的实习工厂、360亩的实习农场、有260个床位的二甲医院;购置了3665.7万元的仪器设备;新建、改建各类实验实训室136个;并在校外建立了一批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提供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所需场地和设备条件。

三、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 职业岗位标准有待统一

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劳动部门与行业部门都设置有同样的职业岗位,却有着不同标准要求的情况,例如电子商务师这个岗位,就有劳动部的、商务部的、IBM公司和电子商务协会的。这种情况给学院乃至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也是资源重置的一种浪费。建议由政府牵头,制定一个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规范或条例,协调劳动部门、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劳动部门作为政府的执行与管理机构,不再直接参与培训与鉴定的具体活动。

2. 职业种类有待拓宽

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会出现几个专业的学生只能考一种证书的情况。例如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等,都只能考剑桥商务英语。这样学生们的专业特点不能得到体现,实践教学的评价没有针对性。

3. 试题库开发急需完善

现在国家题库只有66个通用工种的试题,个别(职业)工种操作技能考核只有一套试题,题库资源严重不足。再者试题的内容过于狭窄,只针对某一个岗位,而针对一个岗位群的内容偏少,含金量低。随着职业资格证书范围的扩大,加快试题库开发步伐,加大试题开发力度,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4.考评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考评人员的门坎仅限于中高级职称,考评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又仅停留在熟悉考核标准上,致使部分业务能力不强的教师也能顺利进入考评队伍,给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同时考评人员的道德水准也影响着职业技能鉴定的结果。因此对考评人员建立在一个周期性的考核和淘汰机制,是提高考评人员素质、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良方。

总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更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刘传勇,刘旺兴.构建行动导向教学体系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1).

[2]单强,赵一标.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

[3]张玉梅,王波.利用高职院校资源 推进职业技能鉴定[J].辽宁高职学报,2006,8(3).

上一篇:校外住宿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及其管理 下一篇:法律文本中“的”字结构英译策略的句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