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享受惬意的音乐课堂

时间:2022-10-29 03:16:46

和孩子一起享受惬意的音乐课堂

摘 要: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使音乐课堂充满情感,让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和语言性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生命心理的发展。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因此,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做到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让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作品一样,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使音乐课堂充满情感,让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一、精练、准确的教学语言

音乐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一般学科的特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真正体现音乐课的价值,就应紧扣教学内容及音乐本身,从激发学生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音乐的海洋,都应做到准确精练、富有逻辑,充分展示音乐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例如,一年级的唱歌课《动物的歌》,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像当家人,一早催人起’,小朋友们能猜出来它是什么吗?”生:“公鸡!”师:“那公鸡是怎么唱歌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歌》。”谜语导入,干净利落,直接进入到歌曲教学之中。

语言是重要的,但音乐课毕竟不是语文课,要真正体现音乐课的价值,音乐教师不要把语言的重心放在描述音乐的内容和形象上,更不可用语言代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教师要切实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或演唱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对音乐作品从自己的情感体验中加以自由想象,把童年的欢乐和忧愁融入对音乐的想象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力求做到教学语言简洁、明确,出现的时间恰到好处。

二、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

低年级的学生是一群天真的孩子,所以,对于低龄层次的学生来说,运用儿童化、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教学更容易接近学生,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自己的语言充满童趣,自己就必须有童真、童趣、童心,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如,学唱歌曲《小叶子》,其中牵涉一年四季的内容。学生都知道一年分为春、夏、秋、冬。我在备课时就想,怎么可以更接近学生的思维和富有童趣呢?我想到人们在平时都爱把春天称为“春姑娘”,那夏、秋、冬怎样称呼比较好呢?直接介绍未免有点干巴巴的。我想到夏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就把它称为“夏娃娃”,秋风吹过就像姐姐的手抚摸着我们,就称秋天为“秋姐姐”,冬天万物冬眠,就把它称为“冬宝宝”。这样一来,学生都能心领神会,并且乐于接受。看到学生因为新奇的称谓而露出的笑脸,我大受启发,又把四季称为“四季宝宝”。在我的语言带领下,和着美妙的音乐,学生扮演的动物、植物及各种角色都那么活灵活现。看来真应了那句名言:不是我们没有童心,是我们没有发现和发掘自己的童心!

三、韵律优美的教学语言

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完美结合,才富有了它迷人的艺术魅力,而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又何尝不是如此。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意图,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如,在组织教学时,教师用平稳的语调、自如的语气,亲切而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带入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之中,为即将开始的教学创造审美化的情境;在讲授教学重、难点时,教师放慢节奏,加强语气,给学生理解、吸收的空间;对于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不断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使其产生新的审美渴望。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上一篇:在比例教学中实施自能学习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