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儿童为本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

时间:2022-10-29 12:02:18

浅谈以儿童为本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广大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以儿童为本。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烙印下,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而且,这种不平等关系还制约着广大幼儿教师主动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以儿童为本中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要求,为此,想谈一谈个人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在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认识,并希望和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起为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共同努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角色;儿童为本

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以儿童为本、是主体性、发展性、能动性的教育,亦是以人的素质提高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里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幼儿,还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积极、健康的成长。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教师“传授”知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学习,自己发现知识所取代,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转变为给儿童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儿童指导和支持的“导师”。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与急迫。如果教师还是一味担当“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就会抹杀幼儿认识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禁锢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剥夺幼儿自己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权利与机会。”因此,幼儿教师要以儿童为本,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合作者;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助力者。

一、以儿童为本要求幼儿教师做倾听者、观察者、合作者的角色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把教师”称为“指导员”。她说:“教师应教得少观察的多”。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就应该是细心的观察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习惯了按照设定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活动,缺乏主动地去倾听幼儿的心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更多教师只注重在家长面前、公开课、心情舒畅的情况下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原因是幼儿教师对积极提倡的“儿童为本”的幼儿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倾听”在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不仅要牢固树立“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的观念;而且,还必须要在行为上让儿童坚信教师确实是这样认识的。倾听、观察行为无疑能向孩子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倾听”意味着赋予对方以价值,对他们及他们所说的话持欢迎态度。因此,“既丰富了倾听者,有刺激了讲话者。”那么,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观察者呢?

(一)以儿童为本,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自我定位问题

幼儿教师在生活中是幼儿的妈妈;在游戏中是幼儿的伙伴;在教学活动中是幼儿的朋友,这三个具体的角色统一体现在幼儿教师身上并不矛盾。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如果把我不清角色的界限,便会在角色中串位。如:有点教师在发现问题后代孩子进行处理;有点教师则以“百科全书”的姿态出现,俨然是权威者等等。所以,角色的正确定位,显示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只有在这种平等关系中才能倾听幼儿的心声,观察到幼儿渴求知识的出发点。

(二)以儿童为本,幼儿教师要倾听观察幼儿的行为方式

教师要明白最为核心的活动应该是“倾听”,即全神贯注地关注孩子,倾听他们的言语,观察他们在各种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分析他们的心智发展,找出他们当时遇到的问题。在倾听的过程汇总,教师绝不是判定孩子行为对错与发展快慢的法官,而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去聆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即使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是孩子所运用各种学习策略的理解者与解释者。

(三)以儿童为本,幼儿教师要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在与幼儿的活动中,即使捕捉住孩子所发出来的每一个线索,破译儿童世界所独有的语码。这就要求教师时时留意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帮助他们解决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帮助不同于简单的通过教师的指导与示范纠正,或是强化幼儿的某一种学习行为,而是在幼儿未意识到自己被教导的前提下促进他们的发展。教师所做的是通过幼儿的观察帮助幼儿找到通向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点,为他们搭建一个合理的支架,学会做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合作者。

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需要成人用心和智慧去理解。在教师倾听、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后,为幼儿营造一个幼儿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善于争论与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的学习、生活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是在以儿童为本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教师的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的角色要求。

二、以儿童为本要求幼儿教师做支持者、引导者、助力者的角色

以儿童为本,要求幼儿教师还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时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然而,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习惯了按照预定的一日活动去实施教学活动,不能主动地去发现实际并采取积极引导,使幼儿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中。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呢?一下三点会给我们一些提示:

(一)以儿童为本,幼儿教师在幼儿自发生成主题时的“顺”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兴趣、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往往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会自发生成许多不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正是最能表现幼儿的需要,反映幼儿最近发展水平的。在这种由幼儿自发生成主题的情况下,教师应首先体现一个“顺”字,即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时间、场地等等,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去进行证实。因为,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

(二)以儿童为本,幼儿教师在师幼共同产生主题时的“引”

幼儿的活动常常收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主题,体现一个“引”字。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与幼儿有效地互动。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帮组他们发现新的问题,使探索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三)以儿童为本,幼儿教师在生成活动主题时的“助”

在生成性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因而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且,幼儿能力有限,又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助”幼儿一臂之力,即在适当的实际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问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教师生成的主题之所以被幼儿接纳,关键在于教师捕捉了随机教育的契机,并能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

例如:一次我带领小朋友们玩“纸船水上漂”的游戏,幼儿对自己折成的小船能在水盆里飘来飘去很感兴趣。可是,一会儿,我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在“调皮”地把积木往水盆里扔,我发现他们对玩具能在水上漂起来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充分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幼儿去找各种各样的玩具来尝试。孩子们发现玩具有的能漂起来,有的沉在水盆底。党幼儿回答各种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并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呢?”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答案。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我又提出了疑问:“我们的大轮船是什么做的?大轮船为什么会在水上漂呢?”这又激起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推动了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总之,这种探究式活动要求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这种师幼互动既要须应幼儿的探索需求,又要在不断整合、提升幼儿经验的过程中,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发展,掌握幼儿活动的脉搏,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使活动得以开展,维持,持续直至结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努力以儿童为本,以一颗爱心和一颗童心,转变角色,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上一篇:如何处理学生上课说话问题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生产作业管理课堂教学的备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