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 第70期

时间:2022-10-29 11:54:35

原生态 第70期

【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全体队员,要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将每个少年儿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将其主体潜能发挥出来。而少先队工作好坏可以说是一个学校课改好坏的关键。但是现在学校在新课程下,对于教育是开展了新课程,但是少先队工作其实只是纸上谈兵,不能落实到实处。少先队活动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被逐步边缘化,且有被“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取代的倾向。笔者将撷择中队活动观摩、反思、探讨、创新中的点滴,作一浅略交流。

【关键词】原生态 中队活动 探讨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全体队员,要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将每个少年儿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将其主体潜能发挥出来。而少先队工作好坏可以说是一个学校课改好坏的关键。但是现在学校在新课程下,对于教育是开展了新课程,但是少先队工作其实只是纸上谈兵,不能落实到实处。班队活动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活动设置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却被逐步边缘化,且有被“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取代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队活动课的时间得不到保障;二是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少先队辅导员的业务培训,辅导员专业技能急需提升;三是传统队活动理念根深蒂固,对新时期少先队活动的模式概念模糊。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的施行,全面明确了少先队工作理念和目标、分年级工作内容、辅导员工作职责,其中各年级少先队的工作任务、教育内容、需关注的问题等作了具体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是当前开展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基本纲领。

为全面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进一步推进学校少先队工作,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中队活动的新形式、新途径,各地各类学校也开展了一些中队观摩活动,以此来彰显活动展示、观摩、研讨和评比等多项功能。

作为一名十多年教龄的辅导员,有幸参加各校组织的观摩活动,观摩了不少中队活动课,在感叹课堂的气氛活跃、形式活泼、队员多才多艺之余,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套标准的少先队中队仪式后,中队辅导员例行表态“活动按原计划进行”,接下来是队员完全按既定的程序自主活动,辅导员完全退到了后台,直到活动结束后才对活动的意义、队员们的表现作个简要总结。一节课中,辅导员的存在完全是一种摆设.整个课堂则是既定的模式,充满了演戏的味道。诚然,少先队活动是队员的自主活动,那么活动中辅导员是否因为队员的自主而放弃自我,变成形式主义的傀儡了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中队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作出反思。

一、困惑探讨

(一)中队活动还要不要队会仪式?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指出: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规范使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队礼、呼号、誓词、鼓号音乐、队服、队干部标志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标记,按规范举行少先队大队和中队的队会、入队仪式、少先队检阅式、升旗仪式、列队仪式、离队仪式等。本着一切从效果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个人认为:带有鲜明组织教育特色的中队活动必须要有完整而规范的活动仪式,其他常规活动,可以不用。

(二)中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队员的亲身经历,与此同时,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载体,少先队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队员喜闻乐见,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率先组织少年儿童在人文、自然等领域开展探究性活动。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使得少先队已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队员是少先队活动的主人,自己的活动自己搞,多年来已经在队员心中烙上深深的印痕,并自觉地付诸实践。如果把班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队员活动的自主性。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也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机遇,更为少先队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抓手和载体,少先队教育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实现课程化、制度化和期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少先队作为独立的教育组织,少先队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一方面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更要坚守自身组织教育、组织建设等任务,具体表现在中队活动中就是要强化队性,体现组织育人的不可替代性。

(三)中队活动要不要准备?

中队活动要准备,但应该倡导的这样一种准备不是教师写串联词,队员排节目。而是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辅导员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学习相应的理论,进行队员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求的分析,在“读”队员和主题以及开发队员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队员的实际起点和发展可能确定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

(四)中队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要不要介入?

中队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肯定要介入,这无须置疑,需要探讨的是辅导员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什么时候,以怎样一种方式介入。传统做法中活动开始时的“接受你的报告并祝活动圆满成功”和结束时的“下面欢迎辅导员讲话”则过于程式化。个人认为根据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辅导员既可以主持人身份主持活动,也可以一个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参加活动。一般说来,从低到高,辅导眼员在活动中的介入可以由扶——半扶半放——放,到了高年级需要尽可能为队员提供多样舞台,包括活动主持人。

(五)如何评价一个活动的好与坏?

个人认为首先是 “原生态”,因为原生态才有效,因为原生态才精彩:

1.真实的选题:主题决定了活动的价值,促进队员成长体验系列活动真实的选题应该追求教育的长效性,着眼于队员的终身发展,而不能仅仅关注暂时的某些需要。选题要从研究队员入手,了解时代、社会对队员发展的期望,深入具体地分析各种队员信息。当然,活动的主题选择也需赋予时代的内涵。

2.真实的角色:促进队员成长体验系列活动是由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辅导员更多在于幕后的支持、鼓励和指导,循循善诱,热忱帮助,充分关注每一位队员,共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共同体”。队员群体则更多地要走到前台,自主地参与队活动的全程,主动地感受、思考、推进活动的进行,并能自觉地做出反思与重建。

3.真实的过程:促进队员成长体验系列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辅导员要努力吸引所有的队员参与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过程中还不能拘泥于预设,要较好地捕捉活动中生成的新资源,使个人的资源成为大家的资源。

4.真实的评价:促进队员成长体验系列活动的真实,又恰恰需要在充满情真意切的表扬与批评之中得以体现,需要辅导员在尊重队员,且又高于队员的点评中得以体现。这里所说的评价既包括队员个体和群体的评价,又包括辅导员对队员的评价。

5.真实的体验:对于队员而言,生命历程中的生动、有趣、令人振奋的活动,不仅在当时会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而且还可能成为其成长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促进变化的契机。促进队员成长体验系列活动如果建立在队员真实的感受与发展基础上,一定会触动队员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活动、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方向探索

队员们需要原生态的中队活动,辅导员们需要简约的中队活动,中队活动呼唤辅导员全面深入地、直接有效地参与。唯有如此,形式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中队活动才会真正走到我们身边来。为此,笔者归纳出了中队活动课的五大关键词。

(一)题目小:即将大的要求细化为若干子目标,将活动系列化,一堂课着力解决1—2个问题。

(二)准备前: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围绕课堂目标,由队员在课前独立或分小组进行实践体验,从而获得真实感受,最终在课堂上予以呈现。

(三)过程真:坚决摈弃传统表演式课堂模式,坚持化繁为简、坚持贴近队员、坚持贴近生活,始终围绕“形式服务内容”这一原则,使课堂呈现出清新、自然、真实的效果。

(四)互动多:将课堂还给队员,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的队员寻找到岗位、扮演好角色。

(五)体验深:这是检验课堂效果的最重要标准。队员们通过这一堂课是否获得了体验、是否明白了道理、是否形成了品质,这些是队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少先队工作是具有感召力的事业,组织少先队精品活动是挑战性很强的工作。队组织的生机在于改革,队活动的生命在于创造,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广大辅导员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挥洒我们的热情,付出我们的真情,使少先队活动这块教育阵地在新课程背景下熠熠生辉吧。

最后以一首诗歌结束本文: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搜寻;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我希望给队员一个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后记

参考文献:

1.《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

2.《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经验新编》主编:唐云增

3.《开发少先队活动资源》“一己”的博客

上一篇: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鲜活的时事,多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