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10:36:52

加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思考

【摘要】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城商行业务不断丰富和复杂化,经营风险逐步加大,这些都对城商行的内部审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城商行部内审计为研究对象,对城商行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旨在为加强城商行内部控制建设,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内部审计 城商行 职能作用

随着城商行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审计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管理者和外部监管者所重视,在管理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但由于审计管理体制、范围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加强城商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城商行风险管理,把好最后一道风险防线,确保城商行经营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弱化城商行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主要原因

内部审计是城商行内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商行管理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在促进城商行健康发展、强化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防范经济案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前城商行内部审计运作情况来看,其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权威性不高

独立性和权威性城商行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工作原则之一,也是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展开的基本前提。审计部门作为银行的内部机构而存在,审计人员的任免和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均掌握在管理层手中,这种审计管理体制,不能对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削弱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内部审计职能存在局限性,审计范围仅限于事后审计

城商行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的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在查错防弊,局限于合规错弊的审计,如检查会计凭证、报表等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业务操作是否合法合规等进行合规审计,面对商业银行业务日益创新,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内容却变化缓慢,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自律、提高效益和防范风险的内在需要。

(三)内部审计手段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业务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特别是网上商业银行服务推出以来,客户借助网络就能办理账户查询、打印对账单、购物、电子转账业务等。银行业务方式的上述变化使得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发生了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形成了新的挑战。与国际大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方法手段明显落后,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即通过查凭证、翻账簿、看报表取得审计资料,工作效率低,发现问题滞后,对问题的定性主观性强,影响审计质量。

(四)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复合型人才

目前,城商行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法律知识,业务知识面较窄,加上日常工作相当繁忙,同时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专业能力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任务要求的需要。大部分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会计、信贷等岗位调入,专业比较单一,其中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更少,不能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因此,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已经成为城商行目前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五)内部审计效能不高,审计效果不明显

许多城商行内审工作中只注重对问题的发现,而忽视了对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续审计检查,导致了违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内审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更好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内审的效能就大打折扣。部分城商行的内审人员抹不开情面,对审计过程发现问题的表述避重就轻,对违规人员处罚力度较轻,使相关责任人员对发现问题不重视,经常出现履查履犯的现象,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作用

现代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核心是强调审计的增值作用,职责是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做好管理层的参谋和助手。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城商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是城商行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健全内部审计体制,提高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

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源源不断地向银行管理层和银行监管人提供内部控制系统运行质量方面的信息。建立独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内部审计完全垂直设立,变内审人员与本行利益相联系为相脱离,即内审人员提拔、任用、晋级、生活福利均纳入总行管理,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总行管理层应切实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积极支持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解决内部审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的同时,加大审计处罚的执行力,加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独立的环境。

(二)完善内部审计目标,扩大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部门应为城商行的中心工作开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一是应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积极开展控制评审和风险控制审计,将内部审计的重心从事后审计转为事前、事中审计,把内部审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加强管理服务的职能。同时把已经发现和发生的问题作为审计监督部门持续监督的重点。二是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从全局出发,更新审计理念,以风险为导向找出风险高的地方,确定重点的审计领域,做到以点概面,提升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这样就抓住审计热点,提高审计质量就有了基础。三是城商行的内部审计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防范新业务操作风险,寻找风险防范和业务创新的黄金分割点,以确保城商行平稳健康发展。

(三)优化内部审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城商行所有业务已经实现了电脑化、网络化,实现了银行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手工操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城商行的发展要求,城商行内部审计电子信息化在必行。与此同时,应当探讨非现场审计方法,大力推行非现场审计,使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有机结合,控制审计时间,节约审计成绩,提升审计效率,以适应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的环境下业务发展的需要。其中,非现场审计是与现场审计相对的概念,它充分利用综合业务、经营决策、财务管理、信贷管理等系统,对被审计对象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连续不断地归集和分析,作出必要的风险评估与评价,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四)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单一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已经无法胜任当前审计工作的要求。这要求城商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是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通晓财会知识、信贷知识、审计理论,还必须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后续教育、业务培训、行政和技术双通道的考核激励等措施来提高内部审计整体队伍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培训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提供适应城商行不断发展的需要。

(五)规范审计流程,提升内审效能

城商行通过制定内审章程确定内审地位,规范审计操作流程,建立科学的审计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建立审计发现问题台账,对发现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明确相关责任人员及发生问题的原因,向管理层提出针对性可行的参考建议。内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对发现问题的后续跟踪,在台账上建立问题整改记录,使发现问题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提高内审人员的责任感,在内审工作中要保持独立、客观、公正,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加大对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加重对“履查履犯”人员的责任追究,保持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提升内审工作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孟军.服务是银行内部审计重要职能[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1(11).

[2]季炜.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J].企业导报.2011(13).

[3]常京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

[4]鞠成岩,金山.对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08(5).

[5]宫兴国,薛君.关于内部审计风险及控制的几点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01).

[6]徐秀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2-173.

[7]徐元玲.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理论及程序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35-36.

上一篇:更新教学理念 构建美术快乐课堂 下一篇:架起心灵金桥 与学生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