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如何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时间:2022-10-29 09:55:21

指导学生如何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揭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内涵,为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素材

教过语文的老师都知道,写作文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学生都非常害怕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学生脑子里没有足够的素材。要解决这一难题,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具体方法有: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仪、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做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做好了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实地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农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农村,可一写有关农村的作文时,却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事物观察不够仔细。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到农村去参观游览,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农村的一草一木,逐个了解农村各种农具的名称、特点。回来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写出内容具体,描写逼真的好文章。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素材。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素材仓库,必定会写出既丰富又有新意的作文。

4.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素材。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素材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庆节期间,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带领学生去外面参观、游览。他们有的去北京、有的去上海,有的去公园,有的去湖边,还有的去爬山。回来后,他们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抢着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争先恐后地介绍外地的风土人情、名胜景观。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三、灵活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它固然有着许多的优点,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但长期如此,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学生很难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训练方法多种化,使之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我在平日的教学中,力求做到灵活训练,时常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寒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假期中的见闻、感受、参加的活动、新人趣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就算是统一命题作文,我也力求做到命题新颖,富有情趣,面广量小,适合学生的口味,迎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同时命多道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备的作文材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式命题、范围式命题、示意式命题、图像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苗桥镇曹楼小学)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精选案例 激发共鸣